当前位置:首页 > 五河动态 > 部门动态

我县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治污

发布时间:2021-09-16 14:58来源:五河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字体【  

近年来,我县立足民生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一体化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城乡治污能力水平,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系统协调、安全高效、节能低碳的城乡污水和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格局。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以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各项投入,进一步提升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今年以来,先后投资2.58亿元建设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建日处理规模2万m³/d污水处理厂一座及配套污水管网22.3km,计划12月底通水运行;投资2000万元,实施彩虹大道(彩虹桥-北大沟)、沱河路(青年路-国防路)、沱河路(漴河东路-规划三路)雨污管网建设工程,新建、改建雨污管网6公里,计划10月份全面完成;投资120万元,实施国防路玉带桥、四季阳光小区2处智慧截流井工程,目前均已完工,生活污水流入玉带河、北大沟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投资4亿元,全面完成全县12个乡镇镇区和83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内容,铺设污水管网总长1200公里,日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14万吨,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大力推进系统工程。为进一步摸清底数,查清排水口、检查井以及雨污错混接点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今年计划投资650万元,对县城108公里雨污管网进行全面排查,计划9月底完成招标,10月初开展工作。以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完成比例指标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18年以来,投资3000万元,完成青年路等5条路段7公里改造,有效防止污水流入水体。2018年6月,县住建局委托第三方对城区内龙河、玉带河、北大沟3个水体进行了水质检测评估,评估结果为水体均无黑臭。以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为目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有序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近年来,陆续建成淮河休闲、龙湖儿童游乐、老县委遗址、沱湖湿地和民歌广场等14个公园广场,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93.7万平方米。以控制面源污染为抓手,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全域覆盖。2017年8月公开招标引进劲旅公司,项目总价3.7亿元,服务期10年,年均投入3700万元。2021年1-8月累计清运生活垃圾4.7万吨,平均日清运约193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三是强力推进监督考核。坚持建管并重,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的同时,重点加强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综合考核管理机制。制定《五河县城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 PPP 项目绩效考核方案》,考核了项目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是否满足合同要求,为支付相关服务费提供科学依据,对出水水质每日监测,对配套管网工程,每季度考核一次;签定《五河县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合同》,明确了运营期绩效考核评分细则,确保了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夯实了建后运营管护基础。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采用镇村打分和主管部门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考核结果与政府付费直接挂钩。今年以来,县住建局开展农村垃圾治理考核20次,发现问题90个,当场责令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依据考核办法,累计扣款3.8万余元。(县住建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政务微信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信

  • 政务微博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