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红“喜喜”

发布时间:2009-09-06 00:00来源:系统 浏览量:字体【  
    淮北农村说男女结婚是“办喜事”,兴剪红“磬’字。新郎新娘把红“静’贴到窗棂上、门上、墙上、拖拉机或小汽车一L,甚至连家俱、床沿都得贴上红“营’。
    人们为什么在结婚大喜大庆的日子要贴红“静’字,而不贴一个红“喜”字呢?
    淮北民问传说,宋朝宰相王安石在二十三岁那年进京赶考,夜宿马家镇。镇上有个马员外是位考状元屡试不第的举人,肚子里很有墨水,喜欢赋诗作对。这天晚上,马员外家大门头上挂着一只走马灯,一些人围在走马灯前,边看边议论什么。王安石也走过去,原来大家都在议论走马灯上的一副只有上联的对子,上面写到:“走马灯,走马灯,灯息马停步”。王安石看罢自言白语道:“这下联好对”,说着便离开了。马员外的管家听到王安石的话,马上跑去后屋禀告老爷,马员外高兴地出来相见,王安石已走远。
    王安石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地到了京城,进了考场。试卷拿到手,只见他是稍做思索,便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第一个交卷。主考官看了王安石的试卷,当即夸赞他学识广博,才思敏捷。这位考官接着手指大厅前一面飞虎旗,出了一个对子的上联:“飞虎旗,飞虎旗,旗卷虎藏身”,要王安石对答。王安石脑子里一琢磨,便借用马员外的上联来对主考官的下联。回答说:“走马灯,走马灯,灯息马停步”。主考官连声叫绝,对王安石的才华更是赞叹不已。
    王安石考试结束便动身返回故里,途中又是经过马家镇。他想到走马灯上的对联助他一臂之力,便又来到马员外家。马员外是个爱才惜才的人,听说前几天那个说下联好对的青年人又来了,便忙来迎接他。只见王安石衣帽整洁,眉清目秀,气质非凡,一表人才。王安石连忙向马员外躬身施礼:“马员外,一向可好,小生这厢有礼了。今日得暇特来应对您的上联,望您不吝赐教!”接着他便吟出了“飞虎旗,飞虎旗,旗卷虎藏身”。马员外见王安石对的既对仗又工整,不禁喜出望外,佩服不已。他索性把王安石请到家中,设宴款待。席间这一老一少是谈笑风生,推心置腹,说古论今,赋诗作对,真可谓是酒逢知己,话儿投机。觥筹交错,已过三巡,不知怎么的,马员外对眼前的这个书生爱意倍生,怎么看怎么顺眼,觉之才华横溢,前途无量。于是,酒酣耳热之际,他便叫女儿出来拜见王安石。马小姐应声走出闺房,上前施礼。她显得是稳重端庄,落落大方,教养有素。王安石这个作起诗文来洒洒脱脱,做起文章洋洋干言的才子,此刻在佳人面前却是显得有些腼腆局促,一时竟找不出言词,只是躬身微笑。这时候只听得马员外说:“老夫曾有言在先,谁能对出下联,我就将长女许配给他。王公子,不知你意下如何?”佳人配才子,王安石心里十分高兴,深感员外美意,连忙揖身施礼:“多谢员外提挈!多谢员外玉成!”    ’
    择定吉日,举行婚礼。j老老少少,忙里忙外;府上府下,喜气洋洋。婚礼井然有序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正当一对新人被拥入洞房时,忽闻喜子敲锣打鼓地来报:“府上王讳安石大人及第,高中状元是也。恭喜!恭喜!”娶妻及第,双喜临门,王安石喜不胜喜,挥毫泼就一个斗大的“静’字,贴在门上,表示自己是喜上加喜。自此,淮北地区结婚人家都要贴“留’字。日久天长,结婚时兴贴红“营’字的风俗流传全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政务微信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信

  • 政务微博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