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428.5686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692564人,辖14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17个村(居)。 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五河境内就有了人类文明的痕迹,在双忠庙镇西尤村出土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另有多处石器时代遗址,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严小姐墓古韵犹存。民歌《摘石榴》获南宁国际民歌节金奖,以其为代表的五河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顺河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街;严氏墓2013年晋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详细】
五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文明的痕迹。 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五河县分属徐州、青州及鲁、宋、吴、楚国等地。 秦汉以来虹县或立或并、割属不一,五河始终属虹县地(古虹县治所设在五河境内,直至唐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迁出)。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正式建置“五河县”。 元初五河县属淮安路之临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属淮南路泗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临濠府,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改属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改属凤阳府。 清初属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五河改属泗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 【详细】
五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江苏省泗洪县,面积1428.5686平方公里,人口70万。全县辖12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分别是:城关镇、新集镇、小溪镇、双忠庙镇、小圩镇、东刘集镇、头铺镇、大新镇、武桥镇、朱顶镇、浍南镇、申集镇、沱湖乡、临北回族乡。县政府驻城关镇,距蚌埠市区55千米。 【详细】
民生保障更有质感。全年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44.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90%。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0项暖民心行动及50项民生实事完成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1、4.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9%,养老保险人均缴费标准三县第一。“救急难”基金实现村居全覆盖,救助人数和资金均全市第一。建成五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入选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 文旅事业不断发展。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县。中共五河历史展览馆、县文化馆新馆建成投用,县图书馆被文旅部评为一级图书馆。融媒体中心主体建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成功举办... 【详细】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七个强县”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3.8%;二产实现增加值54.1亿元,同比增长11.3%;三产实现增加值164.6亿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比重为25.3:18.5:56.2。分... 【详细】
新春贺词祥龙纳福辞旧岁,灵蛇献瑞展“虹”图。值此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共五河县委、五河县人民政府,向全县70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五河发展的各界朋友们,向节日期间仍奋战在生产一线、坚守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时光向前,五河向上。回首2024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美好五河建设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压奋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获评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我们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抓招商、建项目、促发展劲头十足。我们坚持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我们坚持扩大投资,先导银浆等93个项目开工建设,嘉柏科技等148个项目入库纳统,丽岛新材料等60个项目竣工投产。 这一年,我们建管并重提能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始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加快推进高铁新区建设,抓好老旧小区、传统商圈改造升级,不断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创成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城市,获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荣誉称号。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提升”,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全省“千村引领、万...
扫码关注五河县门户·微信
扫码关注五河县门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