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城关镇长淮明德小学简介
五河县城关镇长淮明德小学原名胡台小学,始建于1950年,因坐落在胡台村而得名。由于建国初期,办学条件很差,只能开办初小,全校只有一名教师,学生40多名,仅开设两个教学班(均为复式班)。 1968年胡台村改名为长淮村,“胡台小学”也随之更名为“长淮小学”,并由原来的普通村小成为长淮公社中心小学。此时,学校已初具规模,有教师10人,学生200多人,教学班增至6个,学校生源覆盖长淮、白台和沟东三个大队以及棉花原种场和果园场两个农场,总人口达5000人,覆盖半径二千米。2003年,长淮小学随长淮乡划入城关镇。
2004年,王永庆先生向该校捐资40万元,政府补贴和地方捐资45万元,共85万元,兴建了明德楼,此时的“长淮中心小学”被冠名为“长淮明德小学”。至此,学校的规模和办学条件已发生了空前巨变。淮北小学、沟东小学、农场小学和胜淮小学的大部先后并入该校。学校教师发展到29人,学生数达到空前的1048人,开设了16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和生均占地面积较前都有所增加。学校覆盖人口数由1968年的5000人增加到8000人,覆盖半径由1968年的二千米增加到三千米。学校开设的课程齐整、课时充足,校园面貌和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在本地区名列前茅。由于办学成绩突出,2006年,荣获安徽省教育厅“校园建设优等奖”。
目前,学校教学设施基本齐全,有运动场,水泥篮球场,有电脑室一个(内置学生用电脑30台),拥有藏书6000余册的图书室一个。为了留守儿童能更好地成长,学校还专门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并为其设置了专门的活动室和场地,配备了多媒体电视,电话,图书和专用文体器材。 学校共开设了六个年级,6个教学班,并设有附属幼儿园,在籍学生200多人。 学校有专任在编教师14人,其中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5人。教师中级职称4人,包括蚌埠市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教师,镇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紧扣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管理规范化。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范师生言行,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进步,保障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有力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向纵深不断发展。
2、教师队伍建设常态化。领导班子勤于思考、深谙管理之道,对教师队伍建设极为重视。学校常常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和县教育部门的各种培训,并要求他们回校后作报告,与其他教师分享他们的所学所得,以促进共同进步。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长期的不断建设,学校已经拥有一支业务精良、工作扎实、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学队伍。学生培养和谐化学校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全面培养学生,促使其各项能力和谐发展。学校开展了各种比赛,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挖掘了学生潜力,提升了学生能力。长期的投入取得了累累硕果。仅仅2010年以来,我校学生陈光银、魏祥制作的喷气汽车模型获县级比赛第一名,并获蚌埠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张佩文同学在县举办的讲故事比赛和朗诵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校篮球队、田径队多次代表镇参加县级比赛均名列前茅。大课间活动日常化为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学校对大课间活动制定了具体方案,周密安排,学校每天让他们锻炼两小时,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井然有序。
未来规划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管理。以建设“标准化学校”条件为标准,以县级名校为榜样,5年内使长淮明德小学进入县级一流学校行列。 狠抓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力争在5年内让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位居全县前列。
办学性质:公办学校
办学地点:长淮村
联系方式:0552-505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