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笑声朗
大年初八,在五河县新集镇李八村一户农家小院里,不时的传来阵阵笑声…… “俺们俩在外打工一年,攒了两万多元,免了农业税,拿了粮补,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十亩多地每年还收入一万多元,如今呀,俺农家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农民李军夫妇不无炫耀的和邻居们算算这一年的丰收帐。
近年来,五河县新集镇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断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劳动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使外出务工人员真正做到“输得出,留得住,再发展”,突破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瓶颈,闯出了一条强镇之路。对此,该镇以培育技能型农民为目标,依托阳光工程,瞄准市场所需,不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缝纫、机床、电工等实用技术培训。有了技术,农民外出务工也实现了由体力活向技术活,低工资向高工资的转变。马桥村农民马明,过去到外打工,只能干些脏、累、重的活。去年春节回乡,参加了镇里举办的机床加工技术培训班,学到了技术,拿到了技术等级证书,今年初到苏州一家公司从事车床工作,现在工资能拿到3000多元,成了一名企业蓝领。像他这样经过培训到外找到满意工作的农民在新集镇也越来越多,新集镇双河村的钱士秀,98年由劳动部门输出到浙江宁波罗蒙服装集团做整烫工,现为该厂整烫车间班长,月薪3000元以上,由于她的辛勤努力和技术过硬,被宁波市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如今劳务经济以成为当地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该镇外出务工人口达1.42万人次, 其中常年工0.75万人,季节工0.67万,总收入达6500多万元,劳务收入已成为新集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中共五河县委宣传部:王岂、李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