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河动态 > 本地要闻

我县惊现玉米二点委夜蛾 须迅速防治

发布时间:2013-07-05 00:00来源:五河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字体【  

发生危害情况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我国境内发生的新物种,2011年开始在我省淮北北部部分县(区)发生,我县邻县固镇于去年在西刘集镇个别玉米地里首次调查发现其发生为害玉米幼苗。为加强对该虫调查监测,近日县植保站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临北、小溪、双忠庙、刘集等乡镇玉米集中连片种植区,开展大田普查,其中,双忠庙镇白墩村玉米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片里有零星发生,地块发生率为0.6%,玉米被害株率为1-3%,百株幼虫量为0-1头;东刘集镇玉米主产区,田块发生率为2%,玉米为害株率为2—5%,百株幼虫量为0-3头,单穴幼虫量最高达2头。目前我县发生的玉米二点委夜蛾大都处于2—3龄期,也正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由于二点委夜蛾为我县新发害虫,农民对其认识不足,防治技术不清,望各乡镇继续加强监测、宣传力度,保证防治科学有效。

危害特征


    二点委夜蛾幼虫体长14-18毫米,黄灰色或黑褐色,主要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杆或浅表层根,受危害的玉米田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断垄。在玉米幼苗3 ~ 5叶期的地块,幼虫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 ~ 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在玉米苗较大(8 ~ 10叶期)的地块幼虫主要咬断玉米根部,包括气生根和主根,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危害株率一般在1% ~ 5%,严重地块达 15% ~ 20%。由于该虫潜伏在玉米田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根茎部,一般喷雾难以奏效。

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主要有毒饵法、毒土法和灌药法。   
    (1)撒毒饵。亩用4~5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2)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细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3)灌药。随水灌药,亩用48%毒死蜱乳油1kg,在浇地时灌入田中。   
    (4)喷灌玉米苗,可以将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cm左右的害虫藏匿的地方。
    特别提醒:施用过除草剂的玉米田,7天内不得喷施有机磷农药,以防产生药害,技术咨询热线0552-5061541。 (县植保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政务微信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信

  • 政务微博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