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申请、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公告,我县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作物和农业微生物特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发源于中国,世界上90%以上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分布在中国境内,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我县地处淮河两岸,土壤属第四纪松散地层砂质土,境内丛生众多野生大豆资源。截至目前,我县已有17份资源入选国家库,原生境生长点面积达100余亩。
2020年1月,省种质资源普查办与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专家,对我县2003年建立的“农业农村部安徽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淮河下游原位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对我县野生大豆保护工作的开展给予高度评价。同年4月,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加大保护力度,在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野生大豆分类保护圃5亩,针对即将毁灭性消失的稀有品种进行迁徙地保护。9月,省资源普查办组织专家组在全省范围内实地开展调研,遴选项目点,认为加强野生大豆原生境五河点资源保护单位确认非常合适。后经申请、专家评审、公示,近日从省厅传悉公告,我县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作物和农业微生物特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该项目的确认实施,将对我国良食用大豆改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载体,对农业物种多样性基因储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