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
五河县委书记金胜庆
接受蚌埠日报记者采访
金胜庆介绍
五河经济社会发展呈现
“稳中有进、进中加快、快中调优”的
良好态势
上半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市11.2、10.8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总数达到135家;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126.6%,分别高于全省、全市104.8、83.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33.03%,增速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3个,协议总投资152.35亿元,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7.2%,成功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中铁投项目。
全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543个,年度计划投资352.8亿元。先导新材料、林洋200MW风电、神栖食品等188个项目顺利开工,丽岛新材料、湖贝新材料等35个项目建成投产。
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零跑动”,推出9项“预约办”和53项“自助办”事项,“互联网+政务服务”得到持续深化。上半年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114家,同比增长52.6%。
下一步
五河县将以
即将开展的主题教育为契机
全力拼经济、全员抓招商、全面改作风
在全市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更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走前列
努力将五河建设成
皖北产业转移集聚区优选地、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大基地、
安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持续发挥社会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扩大项目储备,完善重大项目介入研判、风险评估、保障落地、跟踪服务等机制,不断提升招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继续完善产业招商地图、招商图谱,优化驻外招商布局,切实提升招商的精准度、针对性和成功率。聚焦目前在谈的厦门光莆、广东先导银浆、宝润达保温材料、江苏艾德锐电子等优质大项目线索紧盯不放、持续跟进,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力争招引投资百亿元项目1个。
狠抓传统产业动能转换,坚持“一手抓技改升级、一手抓腾笼换鸟”,推动以华芳纺织为代表的纺织服装、现代牧业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富滨实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农业产业的重要战略部署,聚力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加快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工程,积极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构建彰显五河特色的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狠抓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围绕远景能源、林洋能源、中英科技等项目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动力电池、新型显示、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加快打造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绿色食品和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百亿产业集群。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潮,加快推进合新高铁五河段、五蒙高速、城南综合码头(一期)、沱浍河航道整治等项目建设,力争五泗高速年底开工、G344年底竣工通车,港口疏港二级公路9月底前通车,充分发挥五河拥河通江达海的航运优势,打造淮河经济带重要的物流节点。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进沱湖河道治理、沱湖湖滨带生态修复等项目,推动沱湖水质加快改善提升;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之路,深入践行“双碳”战略,严控“两高”项目落地,鼓励采用节能减耗降污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推动县人民医院与南京鼓楼医院、海曙第二人民医院开展特色专科共建和信息化平台共建,加快实现跨区域医保即时结算,进一步扩大“跨省通办”事项范围。深化教育领域合作,引进沪苏浙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开展优秀教师互派、教学资源共享,坚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河县是蚌埠市唯一与沪苏浙接壤的县(区),是蚌埠市融入长三角的东大门、桥头堡,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提升标杆追、提速加压拼,力争实现全市领先、皖北率先、全省争先,加快推动五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争创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示范县,努力建设苏皖省际现代化中小城市,为打造现代化幸福蚌埠贡献五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