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生态环境分局不断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充分利用科技执法手段,实现从单一人防到“人防+技防”的转变,有效提高了环境监管执法效能。
一是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全县建设完成了4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4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并有26家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设施并联网,实时监控分析,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管控。生态环境部门可实时查看自动监测数据,通过自动监测数据远程核查企业治污设施和水站、气站自动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实现了非现场监管的执法方式。2022年,县生态环境分局开展在线自动监测平台非现场监管执法11次,在7月份发现1家企业数据异常,经立案调查,查实了该企业利用稀释排放的方式篡改自动监测数据的违法行为,随即给予该企业罚款37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同时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办理。
二是视频监控辅助非现场监管。全县29家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县生态环境分局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查看企业排污口、污染防治设施、危废贮存场所等关键部位的实施状况,而且能调阅历史视频数据,有效解决环境监管过程中人力不足、取证难等问题,有效打击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行为,推动环境执法非现场监管。2022年,共查阅视频监控90余次,检查企业27家,在8月份的随机查看视频中发现某企业降雨时雨水排口水质异常,执法人员立即联系企业环保负责人关闭闸门,将水回抽至污水处理站处理,避免了污水持续外流。
三是无人机航拍高空执法检查。利用无人机隐蔽性强和巡查区域不受限等优点,针对固废倾倒易发的偏僻区域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有效开展高空执法检查。2022年县生态环境分局出动无人机39架次,对县界交界处较偏远的农田、沟渠等盲点地区,以及人员无法进入的养殖场、废弃工厂等场所进行高空俯拍执法检查,大大提高违法行为的排查能力和排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