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河动态 > 部门动态

县自然资源局:五河“织绿”记——慢行系统串起生态景与民生福

发布时间:2025-11-16 10:43来源:五河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字体【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城市核心是人,建设慢行系统是提升宜居度的重要尝试。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规划引领、林业赋能、土地集约三大职能,以构建县域慢行系统和绿色廊道这一“小切口”破题,探索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路径。

规划引领,勾勒城市绿色脉络。专项规划定路径。编制《五河县中心城区道路专项规划暨县域综合交通规划(2023-2035)》,梳理中心城区88公里现状绿道及慢行系统“断点”“堵点”,提出6项解决措施,明确“一环两轴多联络”慢行网络结构。规划后城区绿道180公里、区域型绿道300公里。管控措施保落地。划定生态控制线,保护慢行系统生态基底,构建“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成景、网联城乡”的绿色空间格局。实施建设项目配套慢行设施规定,已建7个新建居住区20公里社区跑步道、12公里滨水绿道、15公里城市主干道附属绿道。目前城区每万人均绿道4.01公里,绿道500米服务半径覆盖85%常住人口,实现“开窗见绿、出门入园”。

林业赋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廊道促连通。在龙河沿岸绿道、大巩山环道等项目设林荫慢行道,配套野生动物生物通道,减少人为干预,达到“路在景中,路亦成景”的和谐统一。国土绿化优体验。优先选用银杏、乌桕等乡土树种,累计栽植乔木约5000株;结合慢行道建设集休憩、观景、科普于一体的生态节点,对沿线土地连片绿化,提升慢行空间生态容量与视觉享受。

土地集约,激活沉睡空间价值。盘活存量用地。利用城市边角地、零散地等,建成“口袋公园”“袖珍绿地”。如利用老城区公园学府旁空地,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绿地;计划联合城南园区构建工业企业“退线绿廊”,设置非机动停车位、休憩长椅,实现“见缝插绿、随处见园”。探索集约模式。推行“绿道+停车场”模式,沿龙河绿道设6处生态停车点,提供150个停车位,解决市民绿色休闲停车难题,提高绿道使用效率。

未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推动规划成果向具体项目转化,两年内计划启动环沱湖慢行环线、大巩山环道等标志性项目前期规划研究,力争新增慢行道20公里以上;加强与住建、文旅部门协同,策划主题活动,注入文化活力,让慢行系统持续串起生态景与民生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政务微信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信

  • 政务微博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