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河动态 > 社会之窗

五河这样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3-07-25 10:04来源:五河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字体【  

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五河县举全力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和乡村治理行动,在农业强、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智慧农业 助推数字乡村建设

透过一块屏幕可以看到什么?五河县双忠庙镇乡村振兴大数据服务中心或许可以给出答案。在该镇訾湖村的乡村振兴大数据服务中心二楼,全镇的人、产、村、政等信息,一一呈现在大数据平台生态系统上。

记者随机点开“人”这个分类,全镇的人口基础信息系统、智慧养老系统、智慧校园系统等信息便会出现在眼前。“通过大数据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包括耕地、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就业人口、农村宅基地、农业防返贫、乡村健康人居大数据等各种信息。”




为何在双忠庙镇訾湖村建设这样一个大数据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双忠庙镇是全国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试验区建设乡镇之一,而訾湖村拥有富硒米核心示范基地。两者一结合,便在此建设乡村振兴大数据服务中心,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打造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新样板。




智慧农业如何打造?数字技术、大数据如何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富硒米种植基地里,我们安装了高清枪机、微型气象仪+传感器、固定站水质检测仪等数字化智能设备。高清枪机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监测和管护。微型气象仪+传感器可实时监控稻田中溶解氧、水位、PH值等水质情况变化,为改善水稻种植环境提供判断依据。固定站水质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控水中的EC值、浊度等信息,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变化。“这些设备监测到的数据会实时传输回数据中心,中心后台会对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产业园区 加快振兴乡村步伐

走进安徽新广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三台大型机器正在连续往外“吐出”工业塑料制品。

安徽新广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报介绍,自己的公司主要经营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等业务。公司前期建厂加购买设备等共投入约300万元,这些费用中的一部分是用来支付厂房租金,租金的标准是5.5元/平方米。租金收入算作村集体经济收入。

“小圩镇乡村振兴产业园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五河县第一家乡村振兴产业园。”小圩镇副镇长蒋岩介绍。目前,小圩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5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钢构厂房17000平方米,消防、雨污地下管网、电力等附属配套设施齐全。“现成功入驻的企业年产值可达1亿元,为8个村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9万元以上,同时带动150余名群众就业。”蒋岩说。




截至6月底,五河县安排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1224万元,用于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38个项目,已开工项目38个,已完工项目22个。

在4月份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关于2023年度项目实施和衔接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通报(第二期)》中,五河县前两批次安排的33个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位居全市第一;五河县中央衔接资金拨付进度48.82%,位居安徽省第五、蚌埠市第一。

一村一品 营造美丽乡村新风

走进申集镇莫圩村舞龙非遗传承民俗馆,可以看见莫圩村负责人莫长伟站在梯子上扶正龙头,一红一黄两条龙腾空跃起、共戏一珠,神气十足。

“从第一代莫万红算起,莫氏舞龙传承至今已到第七代,有近200年的历史。”莫长伟介绍。2022年,莫圩村舞龙非遗传承民俗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真实的舞龙道具展现特色民俗。




有别于莫圩村的舞龙文化,申集镇马集村则以花挑灯、钱杆舞为特色进行打造。“我玩花挑灯都20多年了,现在每天晚上都有人聚在广场上跳,每到春节都会有大型的演出。”72岁的村民张茂田告诉记者,花挑灯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

“莫圩村舞龙非遗传承民俗馆、马集村花挑灯非遗传承民俗馆、大董村红色爱国教育基地、黄李村水乡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加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美丽乡村为抓手,因地制宜,立足村域特点,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民俗文化,为乡村建设注入文化元素。”五河县委农工办专职副主任张文君介绍。

兜底保障  群众增收有“钱途”

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五河县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县共有脱贫人口12765户34610人、监测对象1289户4688人,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对象641户2392人。通过持续巩固“三保障一安全”成果,仅义务教育方面,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发放脱贫户(监测对象)家庭学生资助金510.7975万元,受助学生6420人次(含雨露计划资助1064人159.6万元)。




“我们还多举措抓实稳岗就业工作。截至5月底,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1525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92%。发放跨省务工一次性就业交通补助金4439人88.78万元。”五河县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规范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脱贫人口2881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089.3万元,实现家门口安心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