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河动态 > 乡镇传真

城关镇多措并举做好项目资产后续管理

发布时间:2023-03-29 15:51来源:五河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字体【  

为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该镇不断强化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积极探索有力举措,确保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最大程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切实保障项目资产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分类管理台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核查,摸清底数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扶贫项目资产按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进行管理,分类、分项、分年度登记扶贫项目资产明细,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是明确产权归属,资产登记动态更新。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并纳入相关管理体系,对确权到村的资产及时纳入“三资”管理,切实做到主体明、责任清。并对纳入相关管理体系扶贫项目资产的基础信息、收益分配等相关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在管理台账和管理系统内进行内容更新。

三是切实落实责任,加强资产后续管护。根据扶贫项目资产特点,采取分类管护的方法。对经营性资产,完善管护方案,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人,合理划分各方责任,做好风险防控。对公益性资产,完善后续管护标准和规范,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管护力量不足问题。对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自行管理,村委会和镇乡村振兴工作站加强指导和帮扶,切实使到户扶贫项目资产更好地发挥效益。

四是盘活用好资产,加强运营风险防控。探索创新运营模式,强化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切实盘活用好扶贫项目资产,促进扶贫项目资产保值增值。建立扶贫项目资产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应对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督促指导管护主体和运营主体管好用好资产,避免扶贫项目资产闲置流失。

五是明确分配方式,规范资产分配程序。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将资产收益大部分用于开发公益岗位,小部分用于村内公益事业,严禁采用简单发钱发物、一分了之的做法进行收益分配。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按照现行资产管理制度实施,产权归属村集体的由村集体进行分配,收益分配方案严格按照“村提方案、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流程实施,并将分配方案和分配结果及时公开。

六是妥善处置资产,严格资产处置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项目资产,如确需处置的按照“村级申请、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办理,明确处置缘由,拟定处置计划,开展资产评估,及时公示公告,经县级人民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规范开展资产处置,并建立扶贫项目资产处置台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政务微信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信

  • 政务微博
    • 扫码关注
      五河县门户·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