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关镇坚持将基层组织生活会作为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党员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坚持从会前加强指导、会中严控质量、会后检验成效三方面“全链条”把关,提升组织生活质效,激发党建强劲动能。
精准指导“打前阵”,把好部署筹备关。加强业务培训指导。组织6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建业务员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深入梳理组织生活会前、会中、会后各项流程、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对会议主题、学习研讨、征求意见、谈心谈话等工作要点进行详细说明,让党组织“带头人”成为“行家里手”。会前下发组织生活会提示单,围绕如何规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说明,对问题剖析不够深入、批评“辣味”不足等共性问题给出明确指导意见,帮助基层党组织查缺补漏,理清开会思路。加强督促指导。镇党委根据包保村(社区)情况成立31支指导组,对全镇所有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全程列席指导,督促党支部严格落实规定动作,发现问题现场给出指导意见,为组织生活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严格要求“把准脉”,把好流程质量关。严格落实乡镇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到联系的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确保组织生活会严肃、规范。要求所有党员坚持问题导向,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查摆突出问题,从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多方面进行剖析反思,确保问题剖析到位。深挖问题根源,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禁“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式的批评,切忌“老好人”思想,要求结合具体事例提出具体问题,避免泛泛而谈,通过有针对性的批评帮助同志认清问题,共同进步,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保证组织生活会“辣味”十足。严格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确保评议结果客观公正。制定明确考核标准,根据党员日常履行义务情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不搞平均主义,不搞主观印象,让表现优秀的党员得到认可和激励,让存在不足的党员受到鞭策。
成果转化“见真章”,把好整改实效关。坚持把组织生活会成果转化为推动重点工作开展和为民办实事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组织生活会决策议事功能,收集党员对村(社区)的重大事项的意见建议,将项目建设、基层治理、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列入组织生活讨论内容,鼓励党员为村(社区)发展献良策,共同推动解决村(社区)重难点问题,让组织生活会成为促进村(社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坚持将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组织生活会质效的“实践课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在社区治安巡逻、环境整治、反诈宣传等活动中彰显党员担当。今年“雷锋月”志愿活动中共2000多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活动,协助解决群众关心问题340余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收集群众“诉求清单”并分级分类办理,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