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多雨,食品易变质,食品安全风险陡增。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饮食安全,大新镇精准施策,织密夏季食品安全防护网。
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排查。组建检查组,以农贸市场、校园周边、餐饮聚集区为核心,排查食品经营单位56家次。重点核查证照资质、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食材采购渠道及储存条件,对散装食品标签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等6类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清零。
强化源头管控,推行“你点我检”。在农贸市场等地随机抽检蔬菜、肉类、水果等800余批次,合格率达100%。一旦发现问题食品,立即追溯源头,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依法严肃追责,从源头阻断风险链条。
创新宣传模式,普及安全知识。通过“线上 + 线下”立体宣传,线上依托微信平台推送夏季饮食注意事项及警示案例;线下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1000份,举办“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参观食品加工现场,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紧盯农村宴席,规范大厨管理。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宴席监管难点,实施流动大厨备案制,要求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上岗,备案宴席菜单及食材来源。组织14名农村大厨开展专项培训,重点讲解夏季食材储存、餐具消毒等知识,并安排专人现场督导,严防群体性食安事件。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检查与宣传,完善食安管理体系,全力保障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