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集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要抓手,持续聚焦残疾人群体办事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在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模式创新上精准发力,巧做服务“加法”,着力提升办事便捷度与满意度。
一窗通办做“速度加法”。镇残联将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辅具适配申请、政策咨询等高频事项集中整合,设置“助残服务综合窗口”,实行“一次告知、一窗受理、限时办结”。通过内部流转协同,精简重复材料,平均缩短办事时限50%。原本需要奔波多次的惠残项目办理,如今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快速审批,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
主动上门做“温度加法”。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残联工作人员变“坐等受理”为“主动敲门”。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村,携带申请表、政策宣传册等材料,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辅具适配评估、补贴申请等“一站式”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入户服务200余人次,为30余名出行困难对象“送证上门”,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数据赋能做“智慧加法”。依托上级残疾人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主动筛查到期换证人员、辅具适配需求对象等关键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前精准告知办事流程,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同时,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办理,引导群众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申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前办个证,得跑好几趟,现在残联同志直接上门收材料,证办好后还送到家里来,太贴心了!”刚刚拿到新残疾人证的张大爷感慨道。
申集镇将持续在助残服务提质增效上做深做实“加法”,让助残服务的“申集温度”真正可感可及,有效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