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新镇聚焦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织密自办宴席食品安全防护网,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健康。
完善自办宴席监管规范。明确监管责任与流程,建立“宴席申报-现场核查-事后回访”闭环机制,要求50人以上宴席提前3天向村委会报备,由镇食安办联合市场所上门核查场地卫生、厨具消毒情况;同时,规范宴席承办者资质,对农村厨师实行“备案登记+年度培训”管理,目前已完成14名农村厨师信息登记,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4场,从制度层面夯实监管基础。
严控自办宴席风险环节。聚焦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留样存储等关键风险点,开展精准防控。一方面,督促承办者留存食材采购凭证,重点核查肉蛋奶、粮油等重点品类的检验合格证明,严禁使用过期、变质食材;另一方面,现场指导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厨具生熟专用,要求每餐次按规定留存样品48小时以上。今年以来,累计核查自办宴席91场次,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线上利用微信群等方式推送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线下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在村委会、集市等场所张贴海报50余张,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大新镇将持续优化自办宴席监管举措,推动监管常态化、精细化,切实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