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集镇党委组织全镇14个村党组织书记赴山东省开展专题研学活动。研学团先后深入临沂市兰陵县磨山镇、潍坊市寿光市崔岭西村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党建引领增收、农产品品牌培育三大核心课题,系统学习先进经验,为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蓄能充电。
探路磨山镇“一粒蒜”全链增值“密码”
在兰陵县磨山镇大蒜加工产业园,研学团实地调研大蒜分拣、深加工及仓储物流全链条运营体系,对当地“种植基地+加工集群+品牌营销”的一体化发展模式高度认可。作为“苍山大蒜”核心种植区,磨山镇通过规范集聚24家加工企业,构建起蒜米加工、蒜片烘干、蒜油提取等多元业态的产业集群,年处理大蒜达6.2万吨,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150万元。“以工业思维赋能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为新集镇村书记们带来深刻启发,为当地特色种植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框架。
寻方崔岭西村“党支部+”强村富农“密钥”
研学团深入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实地了解村党支部如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出“崔西一品”水果番茄等特色产品的实践经验。村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规程、物资供应、产品检测、包装标识的管理模式,凭借分级认证制度,打造“崔西一品”水果番茄品牌,有效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村书记们围绕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技术共享等关键环节深入交流,对“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聚力、农户受益”的运作机制形成系统认知,为推动本地合作社从“松散联合”向“紧密融合”转型明确了方向。
对标寿光“标准化”品牌制胜“秘方”
研学团观摩了寿光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详细了解“标准引领、品质支撑、品牌赋能”的蔬菜质量标准发展体系,以及中心发布的4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00余项地方及团体标准。研学团认真听取在“培训—指导—认定—服务”全流程模式管理下,中心在全国认定的72家标准化基地。通过现场观摩蔬菜质量追溯系统,让村书记们详细了解“寿光标准”如何成为品质代名词,树立起“从种苗到包装”全流程蔬菜种植标准体系思维,为后续推动本地蔬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新集镇将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精准转化”原则,推动先进经验与本地实际深度融合,指导各村立足村庄资源禀赋,精准对接学习成果,围绕“合作社+基地+深加工”特色单品培育、“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闲置资产盘活、标准完善品控体系打造“一村一品”品牌等不同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个性化方案,真正把“经验”变“真经”。新集镇将结合此次研学,进一步完善“镇党委牵头搭台、村党组织借鉴实践”的研学机制,让村党组织书记走出去学先进,把经验做法学回来促发展,真正做到“抓书记、书记抓”,持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活“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