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县严格按照《安徽省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的目标,合理安排补贴资金,充分发挥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现将我县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完成情况
2017年中央财政下拨我县补贴资金2751万元,截止到12月12日,我县中央补贴使用资金2749.242万元;中央补贴结算资金2749.242万元;中央财政使用比例99.94%;中央补贴结算比例99.94%,受益户数921户,补贴各类机具1292台,其中:耕整地机械33台,总补贴7.293万元;种植施肥机械375台,总补贴402.31万元;田间管理机械17台,总补贴47万元;收获机械463台,总补贴1012.849万元,收获后处理机械135台,总补贴305.843万元;动力机械269台,总补贴973.95万元。拉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11929.2209
主要工作举措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密切协作
为切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我县结合县域实际,按照省市
要求成立了由政府牵头、人大办、政府办、农委、财政、农机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制定了《五河县2016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和监管职责,实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内部约束、外部监管、重大事项共同协商。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主要领导负全责、分管领导负管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责任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全程服务
今年继续实行“自主购机、带机申请、定额补贴、县级结算、
直补到户“操作程序。我县对此项政策进行了大力宣传,并与财政部门协商,通过“一卡通”支付农民补贴款,在宣传过程中,充分利用农业机械作业演示、现场会、送农机下乡等有效平
台,采取广播、电视、张贴公告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具体操作程序,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农民群众不因政策变化影响购机用机积极性。
遵守程序规定,严格规范操作
在补贴实施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农民全价购机、县级结算,
直补到户“的要求,坚持按章办理、公平公开,阳光操作,进一步增强购置补贴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严格管理、加强监管
我局农机购置补贴办公室成立督查小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监管:一是强化对农机经销商的监管,重点监督他们在购置补贴政策宣传上不能误导、销售价格上不能抬高、差额购机补贴不打折扣,机具质量、售后服务必须保障。我们采取把机具核查和购机户对经销商、机具质量、三包服务情况反馈工作同步进行,在核查补贴机具的同时,加强了对经销商的监管。二是强化对补贴过程的监管,规范购机补贴程序,完善购机补贴资料、做到见机见人、人机一致、机号一致,从而,确保购机补贴整个程序符合省局规定要求,整个过程严谨无漏洞,补贴政策落实不走样。三是对购机人及补贴机具的监管,严格审核购机人身份和购机能力,防止县内农民帮县外农民购机、少数人利用农民身份购机套取补贴,并明确规定补贴机具在两年内不得转卖。四是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了解补贴机具的质量状况、企业承诺落实情况和农民的反应,认真受理农民投诉,对存在质量问题、农民投诉多的生产经销企业,督促其整改,并及时上报省、市主管部门。
存在问题
购机补贴程序繁琐,造成县级农机补贴工作人员工作量大,既浪费时间又消耗财力。
省农机购置补贴系统运行不正常,经常出问题,需进步改进、升级。
个别购机户对购机手续保管意识不强。一些购机户办完
补贴申请后,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申请表,购机发票保管不善,致使个别购机户在农机部门核查时,因手续提供不全而耽误补贴。
双抢大忙时节,农民和机具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很难抽出时间办理补贴,更对“带机申请”怨声载道。
五河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