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伟业强基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24))

发布时间:2021-09-20 15:15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字体【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82.为什么说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极其迅猛的态势席卷全球,这场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引发的世界性公共卫生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衰退,极大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给人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生物安全课,更是一堂严肃的国家安全课。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言习语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

  没有和平,冲突不断甚至战火纷飞,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人民往来等都会沦为空谈。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这些年来,无论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战火引发的难民危机,还是恐怖主义带来的社会恐慌,无论是核泄漏事故形成的环境污染,还是疫情失控造成的各种乱象,都在告诫我们,没有国家安全,何谈幸福生活,又哪来的岁月静好?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说到国家安全,人们脑海中可能首先闪现的是战争片中炮火纷飞的场景,或者是谍战片中惊心动魄的情节,但这主要体现了传统安全内容。今天,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金融、生物、太空、深海、极地、人工智能、海外利益等诸多领域,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拓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系统思维和方法,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把确保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指明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主阵地、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我国国家安全大局稳定。比如,坚定守护人民安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筑牢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安全墙”,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累计打掉涉黑组织3463个,涉恶犯罪集团10878个,查控涉黑涉恶资产5439亿余元,有力打击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大力整顿金融市场秩序,重拳出击、集中整治问题频发的P2P网上借贷乱象,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数量已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压降至完全归零,威胁金融安全的“灰犀牛”得到有效控制;持续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2019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网络安全防线正在高高筑起;切实维护海外利益安全,2015年在战火纷飞的也门,中国政府分4批安全撤离了600多名中国公民,同时协助来自10多个国家的270多名外国公民安全离开,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红海行动”;等等。这一系列举措打造了国家安全的“金钟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安全保障。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牢牢掌握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83.为什么说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2010年12月,突尼斯多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大批民众涌上街头,最终迫使时任总统本·阿里下台。所谓“阿拉伯之春”的动荡浪潮随即席卷中东、北非地区10多个国家,多国政权垮台,个中原因非常复杂,政治安全脆弱、极易受到外部势力操纵与颠覆是一个重要因素。今天,“阿拉伯之春”早已变成“阿拉伯之冬”,不但没有带来民众所希望的“民主自由”,反而导致主权割裂、社会失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离开了政治安全,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国家对外不能独立自主,内部政治动荡,就不可能维护自身利益,就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政治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政治安全,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利益,实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在国家安全这一肌体中,政治安全是心脏,心脏停止了跳动,再强壮的肌体也会失去生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就处在敌对势力的封锁、遏制之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的较量始终未曾停歇。直到现在,各种敌对势力也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如果哪天在我们眼前发生‘颜色革命’那样的复杂局面,我们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决然站出来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安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政治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维护政治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没有政治安全这块基石,人民的美好生活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路走来,我们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成功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应变局、斗疫情,有效应对了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和根本政治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实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安全提供了根本前提和持续保障。

  政治安全决定和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国家安全是由多个领域安全共同组成的,不同领域的安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传导效应和联动效应。其中政治安全是核心,起决定性作用,规定和制约着其他领域的安全。没有政治安全的保障,其他领域的安全就无从谈起,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最终也要反映到维护政治安全上来。必须从维护政治安全的高度谋划和推进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把维护政治安全作为应对各领域安全风险挑战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其在协调各领域安全中的抓手作用。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大局总体稳定,但政治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维护政治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提高防范和抵御政治风险的能力,牢牢掌握维护政治安全的主动权。

  84.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尤其要高度警惕“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

  近些年来,从互联网泡沫破灭到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从埃博拉病毒暴发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显著增加。其中,既有小概率高风险的“黑天鹅”,也有大概率高风险的“灰犀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防范风险挑战的战略自觉。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也是融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血脉的政治品质。我们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百年来,我们党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世所罕见。其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讲“准备吃亏”时一口气列了17条困难,强调在看到光明的同时,更要准备迎接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要看到我国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也要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诸多矛盾问题叠加、风险挑战凸显。这些风险挑战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特别是要看到,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有时“黑天鹅”、“灰犀牛”还会联袂而至。如果我们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各种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可能迟滞或被迫中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到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建立健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知识链接

  “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事件是指难以预测,但突然发生时会引起连锁反应、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小概率事件。它存在于自然、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具有发生概率很小、高度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会带来严重后果等特征。“黑天鹅”事件虽然属于偶然事件,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产生严重后果。

  “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事件主要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此类事件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会出现,发酵之前往往不被重视,或者被当作一种正常的现象来认可或接受,以致错失了最好的处理或控制风险的时机,最后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防范风险挑战,一刻都不能松懈,一丝都不能疏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出击,迎难而上,坚决驯服“灰犀牛”,全面防范“黑天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朝着我们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85.如何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隆重举行。军旗猎猎、军乐激昂、军威雄壮,15个徒步方队昂首阔步,32个装备方队气势如雷,12个空中梯队震撼长空,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把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政治建军作出部署,要求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几年来,全军坚持以整风精神推动政治整训,着力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纪律,重振我军政治纲纪、纯正我军政治生态,实现了新征程上的新整队新出发。实践昭示我们,政治建军这一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全面加强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持续深化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

  深入推进改革强军。我们这支军队靠改革创新走到现在,也要依靠改革创新赢得未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是决定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2015年11月,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进军号令。我军相继展开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三大战役”,打破了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改变了长期以来陆战型、国土防御型的力量结构和兵力布势,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框架,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要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加快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转型建设,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

  

  知识链接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

  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就是建成同我国强国地位相称、能够全面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备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军队。

  

  深入推进科技强军。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近年来,我军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构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航母、核潜艇等大国重器捷报频传,海军主力战舰加速更新换代;空军主力战机迈进以“运—20”、“歼—20”为代表的“20”时代;东风系列战略导弹惊艳全球,“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圈粉无数。要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大幅提高训练科技含量,增强官兵科技素养。

  深入推进人才强军。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当年搞“两弹一星”,我们缺钱、缺物、缺技术,但我们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毛主席接见钱学森时说,美国人把你当成五个师,对我们来说,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得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大力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把培养干部、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集聚矢志强军打赢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推动人才建设水平整体跃升。要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发挥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综合育人功能,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方阵,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也是建设强大军队的基本规律。我军是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向胜利的,是秉持“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走向正规化的,千军万马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军事发展规律,鲜明提出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形成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立起了军队法治建设的四梁八柱。要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军,切实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接续推进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拓展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时代内涵,充实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步骤,铺展了新时代强军事业发展蓝图。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部署上来,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强大军队。

  86.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一个子弹不问过党不能支配,他们是绝对的党领导。”1929年6月,针对红四军内部关于军队指挥权归属的分歧,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红二、四团建立起党的领导权的做法,强调军队归党支配。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9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始终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无论是哪个阶级,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建军根本原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党和军队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历经艰辛探索得来的。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丰富发展于党领导人民军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坚持党指挥枪的显著优势,全面部署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丰富和强化了建军治军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建党建军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独特创造,开创了军事制度文明的“中国模式”。

  

  知识链接

  我军在古田召开的两次历史性会议

  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史称“古田会议”。古田会议通过了八个决议案,会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14年10月30日,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政治工作的时代方位,明确了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指导原则、重点任务和实践要求,把我军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到了新境界、推向了新舞台。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宝。国家大柄,莫重于兵。军队掌控得好,就能成为国家政治稳固、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这是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当年苏联搞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在苏联党和国家危急关头,苏联军队袖手旁观甚至临阵倒戈,被西方的政客形容为“苏联共产党同它的将军们手挽手、肩并肩地走向灭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围攻遏制、干扰破坏,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岿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一支坚决执行党的政治任务、对党和人民忠贞不渝的人民军队。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一切敌人最惧怕我们的一点,也是保证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宝。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只有牢牢坚持党指挥枪,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回望我军历史,从世所罕见的长征取得胜利,到以“小米加步枪”战胜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从在朝鲜战场打败武装到牙齿的对手,到胜利进行多次边境自卫作战,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屡屡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成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最根本是靠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有力量。”在风雨如磐的漫长革命道路上,我军将士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这种对党的绝对忠诚,造就了人民军队对党的赤胆忠心,造就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情意,造就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冲锋陷阵的坚定意志。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军队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奋战在医疗救治、科研攻关、运输投送等第一线。事实一再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军魂不变、本色不改,敢打硬仗、善打胜仗,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无往不胜因有“魂”,矢志不渝因有“根”。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指挥。


87.如何理解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2020年8月,东部战区多军种多方向成体系出动兵力,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近年来,个别大国在涉台问题上消极动向不断,向“台独”势力频频发出错误信号,严重威胁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这次实战化演练,就是针对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军必须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也是我军全部价值之所在。

  

  习言习语

  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祖国。

  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必然会陷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当时唱衰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有人甚至预言中国几年内就会改变颜色。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垮下去,反而蒸蒸日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有我军这个坚强柱石。还要看到,各种敌对势力对我施压促变的立场是既定的、不会改变的,我们越是发展壮大,他们就越会变本加厉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我军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在政治上非常过硬,坚定站在党的旗帜下,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坚决维护政治社会大局稳定。

  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我国拥有2.2万多千米陆地边界、1.8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是世界上邻国最多、陆地边界最长、海上安全环境十分复杂的国家之一。我国还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同周边多个国家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跨越的关口,也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应对的重大风险挑战。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台独”分裂行径。严密防范、坚决打击“藏独”、“东突”、“港独”等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解决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端,要讲求政策策略,但我军必须做好随时打硬仗的准备,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为维护我国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人员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我们的海外利益遍布全球。截至2019年底,仅中央企业境外单位就超过1.1万户,分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总额达8.1万亿元。国家利益发展到哪里,安全保障就必须跟进到哪里。近年来,多次发生我国驻外机构和海外企业遭袭等事件,海外安全保障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真刀真枪的能力,光能吆喝,谁听你的!”我军要紧跟国家海外利益发展进程,不断增强在更广阔的空间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

  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和平是需要争取和维护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从未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不仅如此,中国军队还始终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最前沿。从1990年至2020年,中国军队连续30年向联合国派出维和人员,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2008年以来,我军先后派出37批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海上国际通道安全。新时代,我军要适应国际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要求,积极履行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为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发挥更大作用。

  “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慷慨激昂的《强军战歌》,唱出了全军将士为新时代使命任务英勇战斗的豪情壮志。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对人民军队的根本要求,是军队使命职责之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强化使命担当,提高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88.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一组《七子之歌》倾诉了近代以来被掳去的香港、澳门、台湾等游子“失养于祖国”的悲哀之情,唱出了他们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眷恋,也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立志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以超凡的勇气和胆略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这一构想首先成功运用于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两地于1997年、1999年先后回到母亲怀抱,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

  

  习言习语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实现了“小而富”“小而劲”“小而康”“小而美”,在小小的桌子上唱出了精彩的大戏。

  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国家之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过往的人类政治实践中还从未有过。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这一制度创新成果以宪法和基本法为基础,保持港澳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作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这一伟大构想坚持从实际出发,照顾各方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符合港澳居民利益,符合港澳繁荣稳定实际需要,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符合全国人民共同意愿。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维护了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港澳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得到尊重和维护,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受到充分保障。港澳同胞当家作主、依法享有广泛自由和民主权利,“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广泛深入人心。在中央政府强有力支持下,香港、澳门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冲击,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一国两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已被历史证明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国家治理实践等方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繁荣稳定的前提和保障;香港、澳门依照基本法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必须充分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坚守“一国”之本,实现“两制”和谐相处,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实践样本。但“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也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一国两制”这一伟大创举,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坚信,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一国两制”实践发展得更好,把“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完善得更好,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得更好,把和平统一问题处理得更好,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