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发展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1-11-04 09:49来源: 五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广电新闻出版局)浏览量: 【字号:   打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五河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禀赋,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一山三湖一水库”和“生态水城”文化旅游精品目的地,努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发展概况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五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编制出台《沱湖景区和大巩山樵子涧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布局、产品体系保障体系,压实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任务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旅理念、职能融合,进一步理顺文化旅游市场执法体制,提高了市场监管效率。

()文旅要素不断丰富加强“五河民歌”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清明庙会、临北狮子舞6个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利用。进一步挖掘全国最完整的十万年前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明塘严氏墓,安徽省历史文化名街顺河街等历史文化资源围绕山三湖一水库”,打造沱湖湿地风景区、天井湖旅游景区为代表的水景游览旅游线和以大巩山樵子涧、沟东梨园、现代牧业、美丽赵庄为代表的生态观光旅游线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品牌影响不断提升五河县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已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2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9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1个,四星级酒店1家,星级农家乐和旅游餐馆18家。秀之舞牛角工艺品在全国特色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沱湖螃蟹入选全国十大名蟹。

()项目带动不断加强五河县加大文化旅游项目的谋划建设,当前重点推进以下文旅项目:一是沱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编制完成沱湖湿地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大景区提升改造,完成沱湖湿地公园建设。二是化明塘严氏墓项目和临北古码头项目。发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源优势,加大安全保护力度,加强景区大门、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临北古码头保护和遗址公园项目建设。三是天井湖景区项目。依托天井湖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宗教旅游资源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界沟第一党支部、弥陀寺中学等红色旅游点,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接待设施,改建提升旅游厕所,建设景区观景长廊和观景亭。

(五)营销形式不断更新制作五河旅游宣传片编制《水乡五河》等旅游宣传画册,通过各类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提升在线宣传效果。参加“春游江淮请您来”、“皖北人游皖北”等旅游宣传推介。推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带动乡村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节会活动不断增多。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螃蟹文化节,有力地提升沱湖景区和沱湖螃蟹知名度。举办城关镇沟东梨花节、浍南镇荷花文化旅游节,以花为媒,带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传统清明庙会”进入省历史文化名街顺河街活动以公园湿地为载体,打造亲水文化休闲平台,漴河公园等生态公园成为宣传、展示、阅读、文艺表演等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

二、存在问题

()文化旅游挖掘不深,缺少核心品牌竞争力。我县景区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旅游项目上,对旅游资源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无法满足游客更深层次文化需求。

    ()文化旅游融合不紧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我县文旅融合仍体现在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上,在吃住购娱等环节融合不够,缺乏文旅融合一体化的特色文旅消费街区,文化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人才不足,缺少专业技术支持。我县文化和旅游领域专业人才缺乏,既熟悉我县历史文化又懂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制约着我县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三、下一步打算

(一)以文化项目抓手,实施一批文旅重点项目依托五河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十四五”期间共谋划实施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验区沱湖乡大岗村休闲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沱湖景区项目、大巩山樵子涧综合旅游区项目等十余个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100余亿元。

(二) 文化产业为核心,发展多个文旅融合产业依托淮河文化、湿地文化、农耕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新业态发展。重点提升现代牧业省级研学旅游基地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耕、农牧文化。以沱湖生态湿地修复为契机,完善沱湖景区旅游服务设施,谋划一批涉水生态文化项目,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文化惠民根本打造一支文旅服务队伍。加强我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善群众文化服务供给策略,推动室内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鼓励、引导和扶持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团体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以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和旅游需求为导向,发展广大人民乐于参与的群众艺术、乡村旅游等自娱自乐项目,提高市民的参与感、获得感。

总之,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做好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后半篇文章”,积极“促文旅,创幸福”,为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