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管理情况】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5年4月(2025年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35590例。
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12个病种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6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029例,死亡55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19%。
丙类传染病中除麻风病、黑热病、丝虫病3个病种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8种丙类传染病共报告1956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24%。
五月春夏交替,天气渐热。端午假期将至,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多,加上各类病原体和病媒生物活跃,疾病传播的风险随之升高,在此温馨提醒: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水痘等疾病。
附件:安徽省2025年4月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数统计表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9日
安徽省2025年4月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数统计表
疾病病种 |
本期发病数 |
本期死亡数 |
甲乙丙类传染病总计 |
35590 |
55
|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
16029 |
55
|
鼠疫 |
0 |
0 |
霍乱 |
0 |
0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0 |
0 |
艾滋病 |
104 |
45 |
病毒性肝炎 |
8300 |
6 |
甲型肝炎 |
40 |
0 |
乙型肝炎 |
7424 |
1 |
丙型肝炎 |
584 |
5 |
丁型肝炎 |
1 |
0 |
戊型肝炎 |
179 |
0 |
肝炎未分型 |
72 |
0 |
脊灰 |
0 |
0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0 |
0 |
麻疹 |
9 |
0 |
出血热 |
11 |
0 |
狂犬病 |
0 |
0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0 |
0 |
登革热 |
1 |
0 |
炭疽 |
0 |
0 |
痢疾 |
81 |
0 |
肺结核 |
2137 |
4 |
伤寒和副伤寒 |
13 |
0 |
流脑 |
0 |
0 |
百日咳 |
190 |
0 |
白喉 |
0 |
0 |
新生儿破伤风 |
0 |
0 |
猩红热 |
141 |
0 |
布病 |
51 |
0 |
淋病 |
344 |
0 |
梅毒 |
2662 |
0 |
钩端螺旋体病 |
0 |
0 |
血吸虫病 |
0 |
0 |
疟疾 |
8 |
0 |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0 |
0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1976 |
0 |
猴痘 |
1 |
0 |
丙类传染病合计 |
19561 |
0 |
流行性感冒 |
5286 |
0 |
流行性腮腺炎 |
441 |
0 |
风疹 |
10 |
0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261 |
0 |
麻风病 |
0 |
0 |
斑疹伤寒 |
22 |
0 |
黑热病 |
0 |
0 |
包虫病 |
1 |
0 |
丝虫病 |
0 |
0 |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
12753 |
0 |
手足口病 |
787 |
0 |
注:1. 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的合计。
2.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排位的依据。
3. 数字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现住址”和“审核日期”规则统计,不含“港澳台”和“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