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
王雷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水域突发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聚焦全县行政区域内突发环境事件编制印发了《五河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水体河流等污染,明确组织体系、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后期工作等,涵盖更广泛环境事件应对。聚焦我县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个县级、7各乡镇级)编制印发了《五河县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生物、化学等污染类型,明确县应急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职责,规定预防预警、分级响应、信息报送、应急处置、后期善后等流程,并对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设置专章。同时浍南镇、沱湖乡、小圩镇等乡镇也编制了涉及水方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构建协同处置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环保应急响应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推进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县生态环境分局依托现有环保力量,组建一支包含环境应急管理、监测、执法的40余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每天均有班子成员带队应急值班。同时和县应急局、交通局、公安局、消防救援局、蓝天救援队签订了应急联动工作协议,确保在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中,具备多方面协同处置能力。
三、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成效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一河一策一图”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桌面推演,借鉴“以空间换时间”的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经验,查找“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实战能力。通过此类推演,达到检验应急预案、磨合应急处置机制、锻炼队伍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四、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
开展对全县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定,落实饮用水水源安全防范各项措施,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一是对保护区设置隔离网、地理界标、警示标志等设施,减少人为干扰。二是加强巡查管控。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每月1次巡查管控制度,保持长效常态,上半年共开展巡查54次,发现环境问题20个,建立“清单+闭环”管理台账,交办到责任单位整改。三是开展水质常态化监测。按照蚌埠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要求,每季度开展1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四是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谋划五河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总投资3715.5万元,实施保护区隔离防护网、水源地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水源地风险源应急防护、水质监控监测系统等建设工程,进一步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
五、严防交通运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县交通局按照水上交通安全巡航制度的规定,每天对辖区锚泊船舶、待闸区船舶油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设施配备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坚决打击乱排乱放行为。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巡航检查,对水源地范围内停靠船舶进行驱离,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辖区加油船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船舶安检,及时发现船舶安全隐患,减少船舶溢油风险。上半年共开展巡航检查118次,出动执法人员443人次,共检查船舶96艘,未发现船舶乱排乱放行为,未发生船舶溢油事故。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办复类别:A
联系人:黄少杰
联系电话:199****9500
蚌埠市五河县生态环境分局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