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十四五”发展规划
新时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城关镇将抓住“弯道赶超”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城关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城关镇建设成为“生态城关、文明城关、和谐城关”。
(一)指导思想
城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城关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完善村居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和城镇配套设施;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十四五”战略重点
“十四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1)开阔思路谋发展,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牢固树立发展理念,围绕资产经营、资源开发、物业管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旅游等6条主要路径,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及项目资金扶持,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2)压实责任促落实,推动党建工作创新。
深入贯彻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和党员管理责任,严格考核,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创新地开展,着力破解基层党建难点问题。
(3)党建引领共推进,着力提升工作质效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保障作用,积极培育精神动能。坚持围绕业务强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捆”在一起抓,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始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4)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进一步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成果。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开展作风建设督查工作。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和纪律意识,保持清正廉洁;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加大对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不到位、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治理力度。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从快从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绝不姑息。
2、加大乡村振兴力度,实现农业农村新突破
积极引进外资或培育本地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农业种养加一体化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围绕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进一步调整种养业结构,在沟东、胜淮、黄盆窑等产业基础较好的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打造一村一品新格局。大力推进“互联网+”工程,重点发展农村电商,努力实现更多的农产品网上销售,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抗风险能力。
巩固提升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着力打造沿淮河生态旅游景观带。大力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支持各村实施村庄绿化,争创森林村庄。持续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将“五清一改”向纵深推进。全面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切实防止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发生。对发现的违建行为实行“零容忍”“零补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向上争取、财政奖补等方式,打通一批“末梢路”,畅通一批“循环路”,建设一批“产业路”。
不断加强村居保障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居民议事制度,深入开展社区干部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活动,搭建起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民意桥梁”。 逐步建立“多元、开放、融合”的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各司其职,促进德治法治共治自治一体化,努力培育社区共同体。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推进社区养老、医疗、文化等服务多元化、便民化。积极吸纳乡贤能人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建立项目建设、环境美化、乡风文明、民事调解等各类协会或理事会,逐步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建立健全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用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教育、医疗、就业、增收、社会保障等利益问题,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致力全面小康,着力解决城镇困难群众的生活、医疗保障等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
3、加大攻坚工作力度,展示民生改善新作为
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重点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健全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发挥返贫预警机制作用,确保贫困户不返贫;不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和水平。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统筹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开展好村庄和道路绿化工作,坚决打击侵占河道及非法采砂行为,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聚焦民生保障。认真实施重点民生工程,高标准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城乡低保信息化动态管理,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帮扶工作机制。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人口计生工作,突出服务能力提升。发挥好文化的正向激励作用,宣传社会正能量。
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和群众信访件的办理,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存在问题整改力度。加大“平安城关”创建,制定富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调动群众广泛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治理氛围。认真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积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各项活动。
4、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政府自身建设。
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城关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皖公网安备 34032202000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