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简介(2024年度)
五河县大新镇地处淮河西岸,东望凤阳,西眺蚌埠,五蚌路、浍临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大新镇辖9个行政村,总面积3500公顷,耕地面积57400余亩,人均耕地1.6亩左右,总人口2.975万人。
(一)聚焦抓投资促项目,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有效投资持续加大。选优配强驻外招商力量,集中精力,围绕绿色食品等三大主导产业招引方向,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共外出招商26次,其中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7次,拜访企业31家,引荐上海满电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共来五考察8次。重点在谈精密模具与量产塑件制造及中高端餐饮综合体等项目。坚持镇域和县域相结合,签约丽枫酒店、谷物类膨化及水果类速食休闲食品加工及现代农业工厂化精选加工白酒酿造原料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位居乡镇首位。
项目建设有力有序。聚焦有效投资,立足项目可研,精准谋划项目,全年编制项目23个。三冲涵电站建设、香涧湖南片灌区骨干工程、S313大新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及香涧-鹭导500千伏线路工程(五河县段)等4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山楂种植及精选加工存储项目、五河新希望六和牧业有限公司大新养殖场升级等5个项目有序推进,水体整治及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及3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6个项目建成投用。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强化要素保障,争取项目用地12亩,新增标准化厂房5250平方米。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及拓宽道路4000平方米,提升电路4处,增加及维修路灯214盏。持续做好“送薪到人、送人到岗”,累计送工5次270人次,为企招工116人。立足企业诉求,实地走访80余次,征求诉求10条,按期办结100%。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坚持公平公开公正。
(二)聚焦固成果促提升,乡村振兴更加深入
农业发展稳中提质。守牢耕地红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43万亩,同比增长0.35%。推广“麦套瓜”“玉米套大豆”等套种轮作模式,亩均收益净增约1500元。完善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机制,投入30余万元常态化守耕地护良田。持续开展土地巡查,耕地恢复56亩、找回11.29亩、新增123亩,大新村获评全县“耕地保护十佳村”。注重农民素质提升培训,新增乡村振兴高级人才2名、中级人才2名、初级人才7名。高质量完成大新村797户5600亩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37.07万元,郭府村获评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推进环境整治常态化和长效化,全面实施“五清一改”,高标准实施卫生厕所改造846个,投建数字平台扩大“积分制”范围。坚持季度观摩,倒逼工作推进。落实“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推深郭府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做好2024年度新北村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设计工作。继续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全年禁烧卫星监测“零火点”。整合资金460余万完成12条黑臭水体治理,毛滩村整治典型经验被安徽省电视台正面宣传。全年新增造林102.4亩、森林抚育660亩。
脱贫成果成色更足。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优化网格员队伍,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动态识别2户8人,制定帮扶措施13条,消除风险5户11人。教育资助255人到位资金29.4万元,危房改造3户到位资金4.8万元。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施到村产业项目2个到位资金700万,到户特色产业发展项目55户发放奖补资金15.7575万元。小额信贷到期还款率100%,新增44户220万元。开发公益岗位139人,申请跨省务工交通补贴249人次发放4.98万元。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4方面9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8条,全部整改到位。
(三)聚焦解民忧办实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坚持就业优先,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场累计培训200余人次,新增就业130余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3%。进一步完善兜底救助机制,筹集专项救急难资金32.9856万救助116人,及时补充临时救助4人1.75万元。动态保障低收入家庭349户674人,累计共发放低保资金375.5万元。落实残疾人保障,发放补助100.6万元,申请资金2.6万元完成6户残疾户入户无障碍坡道改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死亡冒领追缴100%,人均缴费标准1128.87元,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有序推进,覆盖面全县前列。落实计划生育政策,2024年新增奖扶(扩面)150人,总计奖扶513人发放资金49.32万元,有序开展二、三孩生育政策落实,稳步推进宣传摸排登记工作。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成省级“阳光驿站”,组织活动29场吸引儿童200余人次。安徽松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争取省级妇女创业扶持转移支付资金17万元。积极开展文艺惠民活动,送戏下乡18场、免费放映电影54场、组织文艺演出5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均荣获“蚌埠市文明校园”,中心小学本部在蚌埠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落实好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站的网格化建设,开展农村巡回医疗义诊及卫生下乡活动9场惠及群众1020人次。推深“双拥”工作,关心关爱退役军人,慰问困难家庭4户,申请医疗救助11人。做实人民武装工作,兵役登记新登185人,进站体检36人次,成功输送新兵4人,大学毕业生比例100%。切实提升统计工作质效,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正式登记阶段工作。
(四)聚焦守底线强治理,社会大局更加安定
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扛起安全生产重要责任,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关注燃气安全、烟花炮竹、道路交通等关键领域,聚焦小企业小作坊、学校、自建房等敏感场所,组织专项排查30余次,发现隐患25处,下发整改通知书,建立整改台账,闭环整改。完善消防设施,配备消防车7台,投用12个微型消防站,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组织校园周边安全检查联合行动,加强“校园餐”管理。开展“护学”行动,组织“扫黄打非”专项检查,全力维护校园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度的责任感,320余名党员干部连续奋战一线15天,守牢防汛阵地。
平安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坚决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六尺巷”工作法,用心用情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17件,达成调解率100%。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信访超市”作用,合理合法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全年接待群众132人次,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100%。做好宗教工作,建成反邪教文化长廊。做好预防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工作,开展防溺水、反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宣传活动16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宣传条幅20余条。
政府自身建设更加严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政务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61条。自觉接受各类监督,办理各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7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全面提升政府系统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积极参加执法资格考试,严格规范文明执法。12345政府热线等反映问题办结率100%,切实提升问题办理质效。全面加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和财经制度,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带头落实节约理念,严控政府“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打造廉洁、法治、高效政府,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政治生态。档案、工商联、工会、科协、青少年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