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二中2024-2025年度体育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核心任务,扎实推进体育工作。现将本年度体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1.严格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确保每周5节体育课足额开设。同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涵盖跑、跳、投等基础田径项目;足、篮、排等球类运动、武术、体操等传统项目,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体育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技能教学与实战演练相结合。例如在足球课中,通过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巩固传球、射门技巧;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运动视频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效率与趣味性。
3.规范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从课堂表现、技能掌握、体质提升、课外锻炼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二、丰富活动载体,营造运动氛围
1.优化大、小课间活动:取消之前的韵律操,改用跳绳、开合跳体前屈等内容,打造“一校一品”大课间活动。每日大、小课间活动时长都保证住40分钟,由于人数众多场地有限主要采用“集中”的组织形式,确保全体学生动起来、乐起来。
2.开展体能挑战赛:有教务处牵头,体育组实施,开展每月一次的全校体能挑战赛,利用小课间开展,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有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学生集体荣誉感。
3.发展体育社团: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手球、田径、武术、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等体育社团,选用我校骨干教师指导。社团每周定期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平台,社团成员在市、县级体育竞赛中屡获佳绩。期中我校田径队获得市田径比赛女子团体第三名,男子团体第七名,县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羽毛球队获得市羽毛女子团体第三名好成绩;校排球队获得县男子第五名、女子第一名的好成绩;篮球队获得市市男子第二名,女子第四名;县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二名的好成绩;女子足球队获得市第二六名;县第二名和男子第三名的好成绩;其他小项如棋类等均获得优异的成绩。
三、聚焦体质健康,落实监测提升
1、规范体质测试: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项目涵盖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电子档案,全面、动态掌握学生体质状况。
2、施精准干预:针对体质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如部分学生耐力不足、柔韧性较差等,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组建体育教师指导团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专项训练;联合家长督促学生坚持家庭体育锻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1、组织专业培训:积极选派体育教师参加省、市、县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2、深化校本教研:定期开展校内体育教研活动,围绕教学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课例展示和教学评比。通过“师徒结对”“同课异构”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本年度,我校体育教师赵莎莎在县基本功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五、强化特长生训练为特长生考试打好基础
利用放学时间对体育特长生开展科学训练为特长生参加一中特长生考试打好基础。在一中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中我校顾靖雨、邓世博、张博、张硕、王灏天、张天硕。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持久性不足。
2、改进措施:加强体育教师科研培训,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加强体育文化宣传,通过举办体育讲座、优秀运动员事迹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和运动习惯。
展望新的一年,我校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不断提升体育工作质量,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