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淮蚌片区)

发布时间:2018-12-04 15:02 来源:五河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规划背景

自然状况

安徽地处长江下游,距东海约300公里,位于东经114°52′—119°39 ′、北纬29°23′—34°39′之间,国土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全省辖16个设区市,包括62个县(市)、43个市辖区。

——地形地貌。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南北迥异,复杂多样,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区五大自然区域。淮北平原地势坦荡辽阔,江淮丘陵岗丘逶迤曲折,沿江平原河湖交错、平畴沃野,皖西、皖南山区层峦叠嶂。全省最高峰黄山莲花峰1864.8米。拥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气候条件。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气候带,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植被状况。全省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竹林、草丛、水生植物等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等人工植被。森林覆盖率为27.53 %,森林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

——自然资源。现有耕地面积589.49万公顷,生物资源10000多种,水资源总量约为716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28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0种、非金属矿产100种、水气矿产2种,主要矿种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有18种,列全国前 5位的有11种。

国土综合评价

选取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性、人口集聚度、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9项指标,对全省国土空间进行综合评价,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角度看,具有以下特点:

——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较少。全省坡度小于的平原和低岗丘陵占国土面积74.8%,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其中既适宜作为农业用地又适宜用作建设用地开发的土地90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5%,目前已开发的建设用地191.25万公顷,开发强度为13.65%。全省尚有可利用土地资源215.44万公顷,总量丰富,但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量仅为0.0315公顷。从分布看,全省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县(市、区)有29个,较丰富的县(市、区)21个,中等的县(市、区)11个,较缺乏和缺乏的县(市、区)44个。

——可利用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充沛,地下水资源丰富,过境水资源量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空间分布南多北少。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7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3 位,其中地下水资源量19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27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达8951亿立方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丰富县(市、区)有37个,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皖南山区及皖西大别山区;较丰富和中等的县(市、区)有10个,较缺乏的县(市、区)有35个,主要分布于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平原地区;缺乏的县(市、区)有23个,主要分布于江淮丘陵地区和部分设区市市区。

——环境容量面临压力,但仍有一定空间。多数县(市、区)为环境容量无超载和轻度超载地区,超载县(市、区)只有32个。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环境容量无超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超载较轻,江淮之间主要为轻度超载和中度超载,淮河流域局部地区和设区市市区超载相对严重。全省环境容量超载以水环境容量(CODNH3-N)超载为主,只有25个县(市、区)处于水环境容量无超载状态。大气环境(SO2)容量超载相对较轻,62个县(市、区),占全省59%,处于无超载状态。

——生态系统基本稳定,但保护压力较大。生态系统不脆弱地区有84个县(市、区),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北和江淮地区;略脆弱地区有21个县(市、区),主要分布于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沿江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性以土壤侵蚀脆弱性为主。由于拥有较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拥有众多不同类型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全省多数地区生态功能重要性显著。

——自然灾害危险性较高,水旱灾害频繁。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地震灾害等。24个县(市、区)自然灾害危险性较低,占全省23%64个县(市、区)自然灾害危险性较高,占全省61%17个县(市、区)自然灾害危险性高,占全省16%。自然灾害危险性高的县(市、区)集中分布于皖南、皖西山区以及沿淮、沿江地区。全省局部地区有地震灾害危险性,皖南、皖西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高。沿淮、沿江和大别山地区洪涝、干旱灾害频繁,水旱灾害危险性高。

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主要是:

——物质积累不够丰富。全省物质积累指数介于0.080.72之间,总体水平较低。其中,14个县(市、区)物质积累指数大于0.4523个县(市、区)物质积累指数介于0.27—0.4568个县(市、区)物质积累指数介于0.08—0.27。高水平地区主要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市辖区,低水平地区主要包括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的一些贫困县(区),其余地区物质积累为中下水平。物质积累水平不高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全省经济发展大体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空间格局。皖江地区经济实力较强,以皖江为轴、合肥和芜湖“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经济发展重心初步形成,皖北、皖西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格局相反,人口分布北多南少,经济发展滞后的皖北地区是全省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开发利用效率不高2010年,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为62.64万元/公顷,比全国的106.48万元/公顷低41.17%。城镇建设呈外延式扩张,农村居民点点多面广,导致建设用地规模偏大,局部地区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空间利用效率较低。

——人口集聚水平较低2010年,城镇化率43.2%,低于全国6.48个百分点。大城市数量少,特别是缺少带动性强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中小城镇发展相对不足,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流动强度0.9%,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面临趋势

从现在到2020年,是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是打“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发展态势对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空间需求面临挑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有更大的住房、更宽的马路、更大的广场、更宽敞的购物场所、更多的旅游景点,以及更多更好的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设施,对生活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建设空间需求面临挑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将持续增加,国土空间资源的稀缺程度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需要改善,生态空间需求面临挑战。一些地区在国土开发过程中,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造成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为了改善环境条件、加强水源涵养、保障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扩大森林、草地、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

——农产品供给安全存在隐患,农业空间需求面临挑战。安徽是农业大省,承担着国家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的保障功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国土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需要的农业空间面临较大压力。

主体功能区划

根据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国家和安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以是否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三类主体功能区,即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域分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和省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具有较强农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二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功能重要,必须以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产品生产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区域按层级分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各类主体功能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和省支持重点不同。对城市化地区主要支持其集聚人口和经济,对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表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

主体功能区类型

片  区

范      围

面积

(平方公里)

面积占全省比重(%)

重点开发区域

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江淮地区)

合肥片区

合肥市: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肥西县、肥东县

5107.24

3.64

芜马片区

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无为县、繁昌县

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和县

6818.64

4.87

铜池片区

铜陵市:郊区、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铜陵县

池州市:贵池区

3598.70

2.57

安庆片区

安庆市: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枞阳县

2339.50

1.67

滁州片区

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

1404.32

1.00

宣城片区

宣城市:宣州区

2620.75

1.87

合    计

29个县(市、区)

21889.14

15.62

省重点开发区域

阜亳片区

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   

亳州市:谯城区

4092.24

2.92

淮(南)蚌片区

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

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

1945.08

1.39

淮(北)宿片区

淮北市:杜集区、相山区、烈山区

宿州市:埇桥区

3281.61

2.34

六安片区

六安市:金安区

1653.33

1.18

黄山片区

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

592.03

0.42

合    计

20个县(市、区)

11564.30

8.25

合      计

49个县(市、区)

33453.44

23.87


表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续)

主体功能区类型

片  区

范      围

面积

(平方公里)

面积占全省

比重(%)

限制开发区域

国家农产品主产区

淮北平原主产区

淮北市:濉溪县   亳州市: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

宿州市: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蚌埠市: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  淮南市:凤台县

阜阳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

30544.37

21.80

江淮丘陵主产区

合肥市:长丰县  六安市:裕安区、寿县、霍邱县

滁州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天长市

22733.82

16.22

沿江平原主产区

合肥市:巢湖市、庐江县  六安市:舒城县

芜湖市:芜湖县、南陵县  马鞍山市:含山县

池州市:东至县  安庆市:桐城市、怀宁县、宿松县、望江县

宣城市:郎溪县、广德县

23176.32

16.54

合    计

40个县(市、区)

76454.51

54.56

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

安庆市:太湖县、岳西县、潜山县    池州市:石台县

13445.35

9.60

省重点生态功能区

黄山市: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黄山区

池州市:青阳县  宣城市:泾县、旌德县、绩溪县、宁国市

16772.48

11.97

合    计

16个县(市、区)

30217.83

21.57

合      计

56个县(市、区)

106672.34

76.13

禁止开发区域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7处、省级29

4199.65

3.00

自然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

1099.62

0.78

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10处、省级31

3268.57

2.33

重要湿地

国家级5

1140.56

0.81

湿地公园

国家级12

512.01

0.37

森林公园

国家级29处、省级37

1477.04

1.05

地质公园

世界级2处、国家级9处、省级5

1635.53

1.17

蓄滞(行)洪区

23

3986.94

2.85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国家级19

549.26

0.39

合     计

350

17869.18

12.75

注:本表中禁止开发区域面积包含在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中,行政区划数据截止到2010年。


 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安徽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省重点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城镇。

 区域空间分布和基本特征

1空间分布。

安徽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横轴的东部地区,包括41个市辖区和8个县,涉及国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87%

安徽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集中分布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周边部分地区,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滁州和宣城8市所辖的2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15.62%

省重点开发区域分布于皖北、皖西和皖南地区,包括阜阳、亳州、淮南、蚌埠、淮北、宿州6市市辖区,六安市的金安区,黄山市的屯溪区和徽州区,合计20个县(区),国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8.25%

重点开发城镇点状分布于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50个县(市、区)之中,共133个镇(实验区、试验区)。

2基本特征。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该区域位于长三角腹地,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是安徽加强对外联系和区域合作的重心。区内有长江黄金水道,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众多港口、机场,基本形成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工业基础较好。区域工业体系完备,布局较为合理,基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汽车、装备制造、化工、冶金、非金属材料、家电、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基地。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区域内土地、水、矿产等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为61.11万公顷,占全省可利用土地资源的28.36%,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0.0256公顷。

——开放程度较高。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进程不断加快,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陆续入驻。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黄山等7市均建有国家一类口岸,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港已被批准为对外籍轮船开放港口。

——创新潜力较大。合肥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安徽成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该区域集中了全省绝大部分创新资源,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一大批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以及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57家高新技术企业和57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

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1功能定位。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安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要的科研教育和科技创新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区域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发展目标。

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区域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集聚人口能力得到增强,城镇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城镇化率提高到70%左右。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等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工业和生活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发展方向。

——全面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转变国土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强化开发监管。着力扩大城市规模,发展壮大中心城市。适度增加城市建设空间,减少农村居住空间。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布局,扩大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增加城市居住和生态等建设空间。

——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的城镇有序转移,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的现代城镇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实施长江干流崩岸整治。加强城市供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安全供水和排涝能力。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调整国土利用空间,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先开发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提升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园区试点。推进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形成集约化、节约型的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重点建设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畜禽、水产、瓜果、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果木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城市郊区发展集生态、文化和景观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都市农业。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建设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城市森林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建设以城镇和村庄绿化为点、沿河沿湖沿路为线、皖西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区为面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

淮(南)蚌片区

该片区是皖北城镇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包括淮南市5个市辖区和蚌埠市4个市辖区。

功能定位: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煤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基地和创新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基地。

——加快蚌埠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骨干、中心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巩固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淮南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成为沿淮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化大城市。

——加强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煤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基地、商贸物流及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兴建具有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功能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及土地复垦。

 

(节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