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1-06-21 17:04 来源:五河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十二五”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为主题,以富民强县、和谐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统筹城乡、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推进产业集聚,着力加快开放合作,着力提升富民水平。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力争在“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在皖北领先, 建设一个更大、更强、更富、更美、更和谐的新五河,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决定性的坚实基础。
   (二)发展战略
   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增强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和影响力。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配套服务,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水平,提升产业综合承载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良好态势。
   统筹城乡战略。顺应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理清城镇化发展思路,明确城镇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构筑城镇核心产业。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投资拉动战略。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带动力,以项目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切实做好项目储备,积极谋划和建设一批牵动全局、着眼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大工业项目、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推进五河交通体系、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开放带动战略。紧抓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强与皖江城市带、苏北及长三角地区的全方位合作,着力加强与皖北、苏北在区域交通、要素市场、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加快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尽快形成发展合力,赢得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发展绿色制造、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等绿色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增长方式转变。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大力推行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积极培育低碳化新兴产业。以城乡生活为重点,倡导绿色消费、打造绿色城镇。
   (三)发展目标
   总的目标是:财政收入15亿,生产总值翻一番,富民水平再提升,城乡环境大改善。到2020年,与全省一道如期进入小康社会。
   1、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1)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5%,人均GDP达到28000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产增加值为45亿元,年均增长3.5%,二产增加值为101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工业增加值为85亿元,年均增长25%,三产增加值为64亿元,年均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4:48.3:30.3,工业化率达到40.0%;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25.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投入600亿元。
   (2)重点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到2015年,农副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和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壮大,基本培育成1—2个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0家,其中3—5家销售收入10亿元企业,50—6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上市公司力争达到3—5家。
   (3)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增长极作用更为突出。到2015年,县经济开发区成为皖北地区主导产业突出、辐射能力较强的园区,沫河口园区工业产值180亿元,五年新增企业150家;城南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五年新增企业80家。
   2、城乡建设形成新格局
   县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县城集聚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到2015年,城市框架拉开到4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22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8%。沫河口园区、城南园区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20和12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乡镇和村庄布局适度集中。县乡道路全面实现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城乡统筹格局基本形成。
   3、人民生活跃升新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450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职工工资收入达到市级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跨入皖北前列,达到95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9亿元,年均增长18%。
   4、绿色发展达到新高度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8.4%。县城布局更加优化,水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城市滨水、生态湿地、历史古迹、五河民歌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
   5、社会事业呈现新局面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电、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加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提升,民风文明,社会和谐。各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到2015年人口总量为75万人。高中入学率达到85%。
   二、“十二五”建设任务及战略支撑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加速产业承接与集聚步伐,打造“二核三组团”工业空间布局,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实现工业升级提速,强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5亿元,工业化率达到40%以上。
   1、构建“二核三组团”工业空间布局
   沫河口工业区和城南工业区经济增长核。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提升综合开发建设水平,加大开发开放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核心地位,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沫河口省级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和机械电子、新型建材产业、新型能源产业,适度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带动现代物流及相关配套服务业发展,打造五河经济跨越发展新引擎。加大城南工业区内产业和资源整合,重点发展轻纺服装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壮大现有企业生产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

   民营经济三组团。积极呼应“两核”产业发展,承接投资千万元以下的工业项目,全力打造以小溪镇为中心的东组团、以小圩为中心的西组团和以武桥镇、双忠庙为中心的北组团。各组团以区域内重点乡镇农民工创业园和工业集聚区为依托,鼓励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将农民工创业园孵化成乡镇工业园区。到2015年,三组团工业园区规模均达到1—1.5平方公里,入园规模企业超过100家。
   2、发展壮大重点产业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速产业承接集聚效应,全力打造机械电子和装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和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产业壮大。到2015年,重点产业的工业产值要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全县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
   积极发展机械电子和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培育产业集群。抓住国家和全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机遇,引进专用和普通机械制造产品项目,以发展交通机械、工程机械、电气机械及配件等产品为突破口,努力扩大产业规模,打造特色协作配套产业基地。推进入园的机械制造项目建设速度,形成特色装备制造集聚地。规划建设较大规模的船舶制造业集聚区,合理整合现有船舶工业,吸纳周边地区中小型造船企业入驻。承接集聚新型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等电子类生产企业,促进电子产业加快发展。
   提升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到2015年,实现农副食品工业产值70亿元,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产业集群。整合全县农副食品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利用特色绿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绿色食品加工循环链。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品质量优质化建设。提升传统酿造业,扩大产能,改造工艺,大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培育壮大面制食品、米制食品、水产品、肉制品等主导产品,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向“规模+品牌”优势转化,实现产业集群化跨越升级发展。

   稳步发展轻纺服装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50亿元,形成产业集群。依托城南园区产业基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加快纺织服装业上台阶。积极承接做大针织服装、棉纺机织等,提升针织业多元化和精深加工水平;坚持特色带动发展家用纺织品行业,培育以非织造布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形成鲜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引进集聚箱包等轻工类企业,拓宽轻纺服装业发展空间领域。
   转型发展新型建材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50亿元,壮大企业规模。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引导企业以人造板、不锈钢、管道管件、桥梁预制构件、玻璃等建材产品为重点,逐步淘汰水泥预制板等落后产品,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引进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和涂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材企业,拓展建材业发展新空间,努力打造皖北地区新兴建材基地。
   适度发展精细化工业。依托沫河口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重点引进特大化工项目,发展高端化工产品,严格控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引导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形成生物制药 等系列产品体系,引进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项目,推进产业升级壮大。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充分发挥位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内有利条件,以沫河口开发区区位和产业优势为依托,发挥“洼地”效应集聚要素资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生物能源三大成长性产业。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突破。
   (二)拓展服务业领域,促进第三产业上台阶
   优先发展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休闲旅游业。以扩大总量促进就业、方便居民生活为目标;以扩大农村消费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强化中心城区带动作用,加快城乡市场建设和城市商业圈建设,努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服务行业,发展地方特色商贸流通、餐饮等服务业,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30%以上,力争达到35%左右。
   1、提高中心城区商贸服务水平
   从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整合老城区商业资源,逐步完善新城区商业功能,发挥中心城区带动作用。建设集休闲、娱乐、购物一体化的服务中心,充分盘活老城商业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的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积极培育规模商业企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1—2家国际国内著名零售企业连锁店,建成2—3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宾馆。抓好凯地商贸城、城南大市场、废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城区商贸市场,加速推进原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积极引进培育一批特色餐饮连锁企业,形成若干个具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提升商业、餐饮住宿业及休闲娱乐业的整体质量。
   2、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养老、职业中介、托幼、文化、物业管理、环境卫生等服务业。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站、活动室、游园广场等文体场所,发展社区休闲文化服务和体育健身服务。发展社区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便民连锁店等商业网点,增强城市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方便居民生活。
   3、纵深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农副产品流通、农村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沫河口、小圩、双忠庙等大型农贸市场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发展县城配送中心、乡镇中型超市、村级连锁农家店,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以农业专业技术部门为依托、以民营服务组织为补充,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现有运能优势,扶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加快建设沫河口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城镇物流中枢专业集散地。有序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水平。扶持发展会计、法律、咨询等各类中介服务业。引进服务外包业,发展居民服务业。规范发展信息中介服务业,建立门类齐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
   5、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
   依托“一山三湖一水库”(大巩山、沱湖、天井湖、龙潭湖、樵子涧水库)资源优势,打响五河旅游品牌,推进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打造4A级大巩山•樵子涧风景区,建设沱湖湿地风景区和天井湖风景区,做美龙潭湖湿地公园、长淮生态观光园景点,建设玉带河风光带和顺河古街风光带,全力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加大旅游景点宣传力度,积极融入周边地区黄金旅游线路,提升我县在周边旅游核心区辐射圈中的区位价值。



(龙潭湖湿地公园效果图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点击放大)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土地集约经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改善农村面貌,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到201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年递增4%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0%以上,建设1—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30—4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1、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
   实施粮食稳优计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加快引进和推广良种,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优质小麦面积稳定在98万亩以上,优质水稻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85万吨以上,油料产量达8万吨,粮食品种优质品率达90%以上。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一是建设沿浍优质稻产业带和环沱湖优质超级稻产业区;二是建设沿淮优质强筋小麦和高蛋白大豆产业带;三是建设北部双忠庙、武桥优质脱毒山芋产业区;四是建设西部优质花生产业区;五是建设东部优质水果、瓜菜产业区;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区,扶持大新大白菜、朱顶香葱、长淮油桃、安淮酥梨、刘集花生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3—5个知名品牌。
   2、加快规模带动,提高养殖效益
   实施推进 “龙头带动、基地推动、品牌拉动”三大举措,提高养殖业产业化、动物疫病防控科学化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制化水平,实现现代养殖业建设的新跨越,到2015年末,肉类总产量9.5万吨、禽蛋产量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2万吨,养殖业占大农业比重达52%,规模养殖比重达45%。
   实施畜牧升级工程和水产跨越行动,建设城关镇长淮肉鸭繁育,沿五蚌路的五河草鸡,朱顶、双河、沱湖特种水产等9个规模养殖基地;沿五固路三元杂交猪、优质肉牛等6个养殖带,推进以沱湖螃蟹、天井湖银鱼等水产品跨越行动;实施畜牧水产良种工程,倡导健康养殖、清洁养殖。到2015年末,新增市级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创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发展规模化养殖大户1500家。
   3、坚持科技兴林,发展壮大林业
   保护现有林业资源,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和杨树速生丰产林生产计划,重点完善农田林网和成片林建设,制止乱砍滥伐,搞好树木病虫害防治;集中连片发展小溪、朱顶丘陵地区优质干杂果林木,有效推动特色林业发展;保护好沱湖湿地和大巩山森林公园现有生态规模,适度开发原生森林;加快城镇绿化,营建和扩大城市公共绿地,提高生活品位。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8.4%,成片造林2.5万亩以上。
   4、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工业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落实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到2015年,创省级龙头企业6—8家,市级龙头企业35—40家,力争新增国家级绿色农产品2—3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3个、省名牌农产品2个。一是鼓励天麒面粉、沱湖渔业、天井湖养殖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加快推进雨润集团五河基地项目和粮食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快龙头企业与种植业、养殖业融合,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四是扶持发展各种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五是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适度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奠定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六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小麦、水稻、畜牧水产等领域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支持和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品牌建设。
   5、增强抗灾能力,改善生产条件
   加快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完善灌排体系,重点实施大新、浍南、申集、沫河口、东刘集等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推进沿淮和沿浍低洼地治理,实施沿沱湖、天井湖周边中低产田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小溪朱顶等丘陵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大力推进实施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增加农业基本设施投入;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完善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6、健全农技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抓紧建设农技推广、庄稼医院等公共科技服务机构,培养壮大农村科技队伍,扶持大户、能人牵头兴办合作社。
   7、围绕小城镇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村庄整治,统筹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以土地整治为抓手,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网改造和公路建设。加强村庄自然生态保护,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群体救助等制度;到2015年,在武桥、刘集、大新等乡镇建成1—2个新农村示范乡镇,30个新型中心村和社区。
   (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按照“适当超前”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打造皖北特色水乡。加大县域中心城区建设力度,做优做强中心小城镇,加速构建“一心三轴”(中心城区、沿G104、S306、S304发展轴)城镇空间布局,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化水平。到2015年,城市框架拉开达到40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2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
   1、完善功能布局,做大做美中心城区
   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发展活力、改善群众生活为目标,加快推进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完善老城区生活居住和商业服务功能,未来5年将改造面积400万平方米左右,新建金域蓝湾、碧水花园等18个商住小区。加大安置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增加投入,扩大建设面积。完善旧城区的路网系统,升级改造国防路、环城路。科学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建设布局合理的电力、电信、燃气管道、市场、公厕、垃圾转运站、城市公交站台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成河岸绿化,疏通滨河,建设滨河环城绿地,建成风景优美的沿河公园,提高县城绿地覆盖率。启动地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地表水厂日供水达5万吨,县城供水普及率达99%,污水处理率达100%。
以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品位、增强承载能力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南新区、漴东新区、河口新区、沱湖新区建设。强化新区综合配套功能,加快建设学校、幼儿园、医院、购物广场、酒店、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有序推进商住开发、专业市场建设。完成青年南路和新开河桥梁工程建设,实现新老城区有机融合,建成西环线道路及桥梁,高标准、高起点完成新城区市政道路、管网、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龙河休闲观光带和漴河风光带,建设城市休闲观光公园。
   2、统筹协调发展,做特做优中心小城镇
   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小城镇集聚,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根据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鼓励沫河口、头铺、小溪向工业型发展;东刘集、新集、双忠庙、武桥向综合型发展;浍南、小圩、申集、朱顶、大新、临北向特色农业型发展;城关镇向商贸文化型发展;沱湖乡向生态旅游型发展。


(龙潭湖旅游规划图,点击放大)
   着力完善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整治和整村推进,促进土地集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向城镇化发展,打造新型社区(中心村)。科学规划建设沫河口、新集、双忠庙等中心镇公共基础设施,建成较完备的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转运、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有序推进其它乡镇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扶优扶强优惠政策,壮大乡镇实力,力争培育1—2个皖北十强镇。到2015年沫河口镇区人口达5万人,新集、双忠庙镇区人口2万人以上,其它乡镇镇区人口达1万人以上。
   3、强化能源保障能力
   发挥临近两淮煤炭基地优势,合理开发电力资源。重点抓好五河小溪电厂等重大电力能源建设项目。打造面向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供应基地。加快全县燃气工程建设步伐,合理布局建设高标准CNG气源站,推进中压管网铺设,力争形成覆盖县城主城区和工业园区、辐射周边中心镇的燃气供应网络。新建5座加油站。
   4、提高县域信息化水平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鼓励多方筹资,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进一步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加大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形成统一的政务信息化平台,构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全县信息资源共享综合体系。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深入解放思想,强化发展理念
   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更新观念,突出真抓实干,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努力实现奋力崛起的新局面。
   强化战略思维和开放意识,树立大局眼光,从区域发展优势互补中创造新的发展条件,走出一条符合五河实际的崛起之路;强化发展思维和实干意识,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化发展意识,抢抓发展机遇,优化发展环境,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五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强化危机思维和争先意识,客观认识我县在全省及至皖东北地区的发展定位,切实增强“不进则退”危机思维,牢固树立“争先进位”发展理念,认真学习周边县区成功经验,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各项重要指标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在皖东北地区率先崛起,并居于领先地位。
   (二)加强基建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1、构建便捷交通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全县区域内公路网建设,加大内河航道及港口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以公路为主体、水运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
   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徐明高速及蚌五泗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G104、S306线、S304线等国省干线改线和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以园集大桥、西环线道路及桥梁等工程为重点,加强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加强城乡客运站建设,全面建成乡镇客运站,全面完成“庄庄通油路”(水泥路)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内河航道和港口作业区。提升改造骨干河道,力争淮河和内河分别达到二级、三级通航标准。规划修建五河船闸复线工程。开工建设蚌埠港五河城关码头作业区和蚌埠港沫河口码头作业区,加强对新集等小型装卸作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外畅通的水运网络。规划建设五河水上服务区1个。截至“十二五”末,运力规模达70万吨,船舶保有量达1000艘,从业人员达5000人。
   2、完善水利保障体系
   加大行洪区及河道湖泊水库整治力度,完成北淝河、年庙大沟等河湖洼地治理;以行洪区调整工程等为重点,推进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重点,推进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和续建配套工程;以淮水北调工程和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为重点,加大跨区域水利建设,构建通向外流域高效水利网络,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以低洼地改造为重点,提高中小流域防洪除涝标准;以建设怀洪新河灌区为重点,推进大中型灌区及配套工程建设;以加强乡镇水利中心站和防汛调度中心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乡镇水利站水利系统硬件条件。
   (三)实施外向带动,拓展发展空间
   准确把握国家、省市及周边区域发展趋势,牢牢抓住国家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机遇,加强与周边区域经济圈联动发展,全面融入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努力打造层次鲜明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体系,借助“外力”推进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1、融入地区经济合作,实现跨域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与周边区域经济圈长效合作机制,加强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产业等方面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实现市场相接、体制相融、产业联动、人才互通,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鼓励、扶持企业产品出口创汇。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工作模式
   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和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完善产业链条,促进集聚发展。立足产业间协作发展,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项目引进步伐。积极鼓励外资改造嫁接我县重点骨干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外商投资水利、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商进入第三产业。
   准确把握国家及区域协调发展趋势,继续做好定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定点招商、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企招商和以商招商。以优质项目为重点,根据产业分类和特点,适当设置入园门槛,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重大项目,吸引更多大公司、大财团前来投资或建立生产、采购基地。坚持量、质并举方针,努力提高招商质量,严格项目审查,增加项目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鼓励本地行业协会举办各种形式推介会、研讨会、展览会等,加强与异地商会等组织交流,增进了解、深化合作。
   3、提升服务经济水平,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按照开放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加速推进沫河口工业区扩容升级,实现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双轮驱动”。扎实推进重点乡镇工业园区集约式发展,打造层次鲜明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体系。创新工业园区运行机制,促进工业园区规范化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继续以实现“七通一平”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园林绿化等骨干工程,逐步实现集中供热和集中治污,形成功能齐全产业园区。适度提高门槛,加强园区及周边环境保护。推进关联性强的产业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园区的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合理规划和兴建一批商业网点设施和市场。强化引导服务功能,由政策管理为主向规则管理为主转变,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为入园项目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质检等公共服务机构,鼓励市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发展。
   (四)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难题
   1、谋划实施重大项目
   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建立完善重大项目生成机制。坚持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延伸领域和产业关联领域中生成一批项目,加大具备发展前景的项目前期推进力度,提高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水平。强化项目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奖惩机制。
   2、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补量”的思路,集约节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用地置换等政策,加大对土地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市场配置,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执行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坚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做好矿区土地复垦的综合开发利用,有效降低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
   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各类融资平台作用,鼓励其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加大融资力度,全力支持我县重大项目建设。利用市场化手段,采取资金补助、财政贴息、经营权转让、BOT、BT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制。继续推进金融工作“五河模式”,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加强企业信用评审工作,扶持信用良好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政银企对接交流,有效增加各驻五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实现合作共赢。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综合实力,鼓励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融资力度,开辟企业融资新渠道。积极采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土地优惠使用、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发展。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民间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4、加快人才工程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发展规划,不断充实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全县人才培育基地;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吸引人才和智力。提高人才配置效益,实行与贡献、绩效挂钩的分配政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用活用好现有人才。健全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研究制定符合市场化取向、适用不同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
   5、全面推进自主创新
   衔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主动接受合肥、蚌埠自主创新辐射,加强区域内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十二五”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6—8家,建立各类企业研发中心20家,专利申请量逐年提高。
   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力争在特色重点产业中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取得突破。以“园区基地”发展模式为主导,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改善自主创新市场环境,着力培育创新中介机构,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扶持重点企业集团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尽可能地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增强企业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不断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方向迈进;完善自主创新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引导作用,加大对自主创新财政扶持力度,探索建立以企业和民间资本为主、政府引导投入的自主创新投资机制。充实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法规政策建设和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指导和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五)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发展动力
   准确把握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导向,抓住我国消费升级机遇,持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推进消费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努力打造皖东北区域性消费中心,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
   1、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贯彻落实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强农惠民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2、加强消费平台建设
   合理布局消费网络,加快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换代,加强消费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发展消费服务中介机构,改善服务设施,推进消费服务市场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加快建立消费信用平台,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完善信用交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合理消费征信体系。
   3、不断改善消费环境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正当合法权益,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落实“汽车下乡”和“家电下乡”等政策,加强消费政策支持。强化消费市场监管,确保消费安全,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
   (六)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
   1、切实增强政府服务能力
   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革项目审批运作制度,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综合功能,推动建设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审批制”,精简办理环节,优化运作程序,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推进产权交易、项目联报联批和招投标三大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对政府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政府决策机制。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创建面,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努力建设社会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城镇。深入开展双拥和共建活动,积极创建国家级或省级双拥模范县。
   3、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深入推进“平安五河”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强买强卖、逃废债务等经济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积极维护信访稳定,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救援保障系统,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七)高度关注民生,实现共建共享
   继续推进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目标的民生工程建设,将改善民生贯穿在经济发展中,努力实现经济与民生同步协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继续深化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截至“十二五”末,全县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到85%。
   加强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着力扩大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覆盖率。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继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寄宿制学校等重大项目建设。新建城南中学、城南小学,完成五河一中等中小学迁建、扩建,增设城区公办幼儿园和城镇中心幼儿园。继续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基础教育向均衡化和优质化发展。
   倡导职业教育。扶持发展县职教中心和双忠庙职业高中,建成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鼓励高等院校采用联合办学、建立分校等形式在我县发展职业教育,开设企业实习基地。调整优化职高专业结构,重点开展优势产业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岗职工培训、失业失地人员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完善县、乡镇、社区(村)三级教育网络,重点开展在职培训,鼓励自学成才,形成覆盖全县终身教育体系。
   2、不断发展卫生事业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努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公平性。
   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高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切实改善城乡卫生条件。建成城南新区医院,完善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医疗配套设施。积极引进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城乡医疗软硬件服务水平。到十二五末,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死亡率控制在40/十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5‰以下,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全县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3、繁荣文广体新事业
   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建设文化队伍,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全民健身体系,完善体育设施布局,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规范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等体育产业市场。
   加强文物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做好现有文物保护;加强五河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挖掘、整理。繁荣文艺创作。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民间群众文化团体。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强化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
   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新型就业制度。五年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发展规范就业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劳动就业维权体系建设。完善劳动力输出体系,规范职介市场,搭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载体,创新维权机制。对劳动关系实行合同化管理,延伸跟踪服务,构筑办事机构、法律援助、民工工会“三位一体”的维权格局。
   搭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十二五末,城镇居民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率均达95%左右,形成以基本社会保险为主,企业补充保险、商业保险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五保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注重发展老龄事业,建设老年公寓,完善老年服务机构。健全完善社会灾害救助、社会救济福利和扶贫安置体系。加强地震预防、抗灾救灾体系建设,提高突发性灾害应急能力。
   5、加强人口计生工作
   建立工作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接生行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镇计生服务所及计生设施建设,健全计生奖励扶助制度,强化基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十二五”时期,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量控制在75万人以内。
   积极应对老龄化,健全赡养体系。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留守儿童管理水平。稳定家庭养老功能,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鼓励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殡葬改革。
   (八)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继续推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全社会发展积极性,调动各方力量投入新五河建设。
   1、着力改革体制机制
   完善财税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分配,提高财政对县域发展统筹协调能力。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合理划分和界定县、乡镇两级事权和财权。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收入管理。
   探索行政管理新体制。积极推进扩权强县建设,进一步理顺与上级部门体制机制。鼓励省级和市级发展改革试点乡镇“先行先试”,探索基层政府管理模式,为全县乡镇政府管理模式改革提供示范经验。
   推进企业现代制度改革。优化产权结构,引导企业开展多元化、合理化产权制度安排,鼓励有条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强强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构筑企业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改善民营经济创业环境、发展环境,着力创新民营机制优势。完善和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大力推进审批制度和方式创新,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
   加强扶持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开展体制和科技创新,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类服务,促进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探索建立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或开拓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
   3、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培育要素市场体系。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产权等各类要素市场,健全市场结构。加强中介市场监管力度,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规范技术交易市场行为。建立人才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构筑良好人才市场环境。
   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为重点,加强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管理,推进水资源价格改革,做好污水处理费征收,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扩大市场化方式形成土地价格范围,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