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30 11:20 来源: 五河县发展改革委(县公共资源局,县粮食局和储备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关于五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4.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15.9亿元,财政收入1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进出口总额增长5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0.2%

(一)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全年一产增加值完成33.5亿元。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食稳产增收,总产达64.7万吨。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众兴菌业、绿色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快速推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三品一标”企业19家、农产品认证20个。

(二)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严格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工业项目提质增效。五合食品、臻德斋食品等建成投产;万航轨道交通、飞宇轴承等创新发展;恒制纺织、美迪亚纺织等达产达效;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淮酒酒业、中联水泥、华运毛纺等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五河春生物科技技改搬迁。全年新增五河生物质热电、金大山风电等规上工业企业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

(三)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出台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建成城北汽车服务中心、海王医药物流园、中央广场二期、彩虹时代广场等商贸综合体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新增电商企业80户,线上销售总额达6.2亿元,增长32%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5.9亿元,增长9.8%。金融业平稳运营,实现存款余额226.2亿元,贷款余额172.1亿元。

(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坚持项目推进“四督四保”工作机制,全年编制重点项目190个,总投资68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6亿元。全年实施重大项目78个,投资81.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1.6%。县医院门急诊病房综合楼、S313S306)头铺西至望淮岭段改线等30个续建项目序时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群英纺织、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等46个项目顺利开工;垃圾焚烧发电、二馆一中心、城南新区地表水厂等42个项目竣工建成;合新高铁五河段、淮河港口产业园等40个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依据国家投资导向,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及省市配套专项补助资金2.37亿元,棚改专项债1.51亿元,非标专项债4.42亿元

(五)民生福祉全面提升。投入财政资金19.65亿元,完成33项民生工程。投入扶贫资金1.31亿元,实施项目314个,实现251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大力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7522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生态建设、气象防灾、国防动员、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县人民幸福感、满意度实现“双提升”,社会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总体来看,2019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工业发展仍然是短板;主导产业集聚力不强,整体水平不高;项目建设后劲不足,产业类项目带动力不强;脱贫攻坚和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与群众期盼尚存差距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完成“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五河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历史关口。我们要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机遇,超前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均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新增战略新兴产业企业6家,城镇调查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以内。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总产量63万吨以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加快众兴菌业“六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希望六和猪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步伐,实现生猪养殖、饲料加工、肉制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实施2020年度15个省级、10个市级、5个县级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新活力。

(二)聚焦主导产业,强化工业引领。大力推进工业创新发展,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聚焦三大主导产业,计划新入库项目77个,总投资328.3亿元。支持华芳纺织、美迪亚纺织等项目做大做强,打造百亿纺织服装产业。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华芳纺织三期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力争实现技改投资增长10%。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力争有更多企业获得省、市“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建强载体平台,加快纺织产业园等“一区多园”建设,积极申报省级纺织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三)助力消费升级,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新业态服务业,不断提升中央广场、电商产业园、顺河老街等商业街区运营水平;加快淮河港口产业园、国际商贸城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五河之光商贸综合体。大力壮大电子商务,推进1个电商小镇和6个电商示范村建设,争创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推进社区服务、旅游康养发展,谋划建设集医疗、养老、文化、体育、旅游等项目,切实发挥新兴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四)突出项目带动,增强发展新动能。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谋划好“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以高质量的项目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谋划编制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超7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以上。加速推进众兴菌业、蚌五高速、东凌安置区、西凌安置区三期等78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建成凯尼特纺织、农村污水治理、县医院和中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等74个重点项目;计划开工城南污水处理厂、华运毛纺二期、第三人民医院、G344(张滩至省界)62个项目;认真谋划五河高铁新区、G329凤阳至蚌埠改线等30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建设持续滚动发展,提升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

(五)推进改革创新,打造发展新亮点。继续承接和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改革部署,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让医改成果更好的惠及于民。

(六)突出民生供给,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切实做好教育民生工程,提升教育质量,深化改革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建成全民覆盖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养老优惠政策。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统筹做好生态建设、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食品药品安全、国防动员、消防安全、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