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五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呈现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9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83.4亿元,增长1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4.6亿元,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76亿元,增长18%;服务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13.2%;财政收入1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亿元,增长1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一)第一产业增产增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71.72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2.29万吨,增长6%;奶类产量14.7万吨,增长12%;蔬菜总产量73.69万吨,增长1.65%;水产品总产量 4.87万吨,肉类产量7.3万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现代牧业、新一禾等四个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积极推进稻虾连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5个、家庭农场150个;实施农业品牌创建,新认定安徽品牌3家,天麒面业“牛牌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面完成林业生产任务,新造成片林10297亩。
(二)第二产业平稳增长。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重点推进五河春生物科技、华运毛纺、中联水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众兴菌业、金大山风电、维佳玻璃纤维、南湖斋食品等项目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体建成,万航内燃机车、自行车产业园、上海电气生物质热电等项目投产达效。净增海东环保、协合饮马湖风电、泓贝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
(三)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商贸服务业持续繁荣,中央广场正式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农批物流园、青年路桥农贸市场、亿丰彩虹时代广场等项目建成。积极推进电商特色小镇及电商示范村建设,重点培育沱湖螃蟹、沟东酥梨、小圩龙虾等农副土特产品牌,并开展线上销售,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乡村旅游等生态旅游业态蓬勃兴起,成功举办首届螃蟹文化节,沱湖乡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特色旅游小镇,现代牧业跻身省级研学旅行基地,沟东梨园获评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年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家。金融业平稳运营,全年实现存款余额203.26亿元,增长5.86%;贷款余额150.27亿元,增长18.69%。
(四)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坚持“四督四保”制度,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安排重点项目188个,年度计划投资131.6亿元;县领导牵头联系重点建设项目62个。稳步推进蚌五高速、淮酒酒业、县医院门急诊病房综合楼等56个续建项目;开工建设阳明达新材料、淮河特大桥、众兴菌业、淮河环境综合治理等58个重点项目;建成自行车产业园、复线船闸、中兴路新浍河桥、农商行大厦等42个项目。全年累计完成省重点项目投资63亿元,占年度计划145%。统筹推进淮河港口产业园、淮河航道等级提升工程等40个前期谋划项目,积极配合做好合肥至新沂高铁五河段各项前期工作。
(五)综合改革持续深化。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动态调整。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税融通业务开展,落实和完善“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着力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深入开展 “四送一服”活动,服务实体经济。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行政单位公务用车已纳入全省公车信息平台“一张网”。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公平竞争性审查与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等工作稳步推进。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统筹推进33项民生工程。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全面完成年度4349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五河一中教育集团,建成五河二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县高考达本数1585人,达本率42.05%,提高9个百分点。积极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完成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成功举办省十四届运动会三人制篮球赛和青少年乒乓球赛等单项赛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资金均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文明县。同时,生态环境保护、消防、食品药品安全、民族宗教、气象防灾、国防动员、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县社会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整体还比较弱,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创新能力不够强,缺乏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社会事业发展还存在短板,优质医疗、教育资源不足,民生保障与老百姓的需求和期盼还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19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以内。围绕上述预期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产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粮食产能基础上,统筹粮经饲种植结构,争取全县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50万亩。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双千”工程,扩大稻虾(蟹)综合种养面积,着力打造润博农业项目稻虾连作等基地建设。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新增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个、市级示范场3个。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新增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家、家庭农场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5个,争创市知名品牌和安徽名牌产品认证3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坚持工业强县,夯实工业基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大力推进“三重一创”,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坤德科技、纺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和自行车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两酒”搬迁技改步伐,支持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实施精深化、品牌化改造,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三)坚持服务业提升,助力消费升级。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促进消费快速增长,不断提升金海商城、万福商业城、顺河老街等商业街区运营水平,加快淮河港口产业园、中农批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壮大电子商务新型商贸业态,推进沱湖电商小镇和6个电商示范村建设,重点支持沱湖螃蟹、鸿鹤大雁、沟东酥梨等农产品,扩大线上销售规模,争创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培育旅游新型业态。积极推动社区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四)聚焦平台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年谋划编制项目118个,总投资4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0.7亿元。持续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抓住沿海省市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引进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园区建设,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南路网、集中供热供气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园区承载力。
(五)坚持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继续承接和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改革部署。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度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让医改成果更好的惠及于民。
(六)坚持和谐发展,推动民生建设。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完成脱贫年度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建成全民覆盖、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进度,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旧县小学等项目早日投入使用。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机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养老优惠政策,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办医和养老服务。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统筹做好大气污染防治、生态建设、节能减排、食品药品安全、国防动员、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