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水资源保护规划

发布时间:2023-07-24 15:24 来源: 五河县水利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1. 基本情况... 1

1.1 全县概况... 1

1.2 主要河流湖泊和堤防概况... 3

1.2.1 河流湖泊情况... 3

1.2.2 堤防情况... 17

1.3 水库塘坝现状情况... 21

1.3.1 樵子涧水库... 21

1.3.2 小型水库... 22

1.3.3 塘坝... 23

1.4 泵站工程现状情况... 23

1.4.1 排涝泵站... 23

1.4.2 灌溉泵站... 24

1.5 涵闸工程现状情况... 25

1.6 内河水网及连通条件... 25

1.6.1 西坝口闸上怀洪新河右岸区域水网... 26

1.6.2 西坝口闸上怀洪新河左岸区域水网... 29

1.6.3 沱湖-天井湖区间水网... 31

1.6.4 杨庵湖水网... 33

1.6.5 香浮段洼地水网... 34

1.7 全县洼地情况... 35

1.7.1 井头湖洼地... 35

1.7.2 沟湖洼地... 36

1.7.3 申家湖洼地... 36

1.7.4 杨庵湖洼地... 37

1.7.5 郜家湖洼地... 38

1.7.6 张家沟洼地... 39

1.7.7 三冲湖洼地... 40

1.7.8 临北洼地... 41

1.7.9 三铺湖洼地... 41

1.7.10 龙潭湖洼地... 42

1.7.11 大圩洼地... 42

1.7.12 漴河北片洼地... 42

1.8 全县灌区建设情况... 43

1.9 饮水工程建设情况... 44

1.10 近年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45

2. 县域水资源情况... 46

2.1 地表水资源情况... 46

2.2 地下水资源情况... 47

3. 县域重要水利特征参数... 48

3.1 主要河湖重点节点水位流量... 48

3.2 全县水库分布情况... 50

3.3 五河县水利相关实用技术参数... 51

4. 防汛抢险基础知识... 54

4.1 气象... 54

4.2 水文... 55

4.3 险情、抢险和抢险原则... 57

4.4 什么是三线水位... 58

4.5 水库特征水位与库容... 59

4.6 什么叫汛期... 61

4.7 常见的工程险情和抢护方法... 61

4.8 洪水的类型及特点... 68

5.水利知识点滴... 70

5.1 相关水利专业名词... 70

5.2 水利工程的特点... 82

5.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83

6.应急响应级别及行动内容... 86

6.1 Ⅰ级应急响应... 86

6.2 Ⅱ级应急响应... 87

6.3 Ⅲ级应急响应... 89

6.4 Ⅳ级应急响应... 90

7.水利工程附表... 92

附表五河县河湖堤防现状统计表... 93

附表五河县沟河现状统计表... 94

附表五河县涵闸工程现状表... 97

附表五河县排涝站现状表... 107

附表五河县灌溉站现状表... 109

附表五河县中小型水库一览表... 1

附表五河县降等小型水库现状情况统计表... 1

附表五河县塘坝现状统计表... 3

 

 

 

 

 


1. 基本情况

 

1.1 全县概况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428.5686平方公里,人口70万,辖14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216个村(居)。全县国土面积1428km2,有平原岗地、湖湾洼地、丘陵和河湖水面四种类型地形。其中,平原岗地418km2,占总面积的29.3%,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天井湖以西及沱浍之间,地面高程一般在13.519.5m之间;湖湾洼地655km2,占45.9%,主要分布在沿淮圩区和怀洪新河两岸的各湖洼地,地面高程一般在11.516.5m之间;丘陵区面积170km2,占11.9%,主要分布在淮河南岸的朱顶、小溪两乡镇及武桥镇天井湖东岸地区,地面高程一般在2060m之间;河湖水面185km2,占12.9%

五河县处于长三角边缘,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23个县(区)之一,也是蚌埠市唯一毗邻苏浙地区的县。南洛高速穿县而过,徐明高速出入口设在城南新区,连接蚌埠和江苏泗洪的蚌五泗高速蚌五段已经通车,五蒙高速已经批复建设,正在建设的合新高铁于县城设有车站;104国道纵贯南北,344国道、306313省道与怀洪新河并行;淮河上有国防路桥、104国道桥、313省道桥和正在建设的临淮关大桥,怀洪新河上建有彩虹桥、青年路桥、中兴路桥、沱湖大道桥、园集桥,南沱河上建有关咀桥、泗河桥,天井湖上建有界沟桥,这些大桥为进出五河和内陆交通消除了屏障。横贯东西的淮河、怀洪新河为主线的发达水域为水运航行营造了环境。

在淮河南岸距离县城不远的大巩山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0%;浮山是五河县与明光交界山,作为淮河三峡的最后一个峡口就位于该处。沱湖、香涧湖、天井湖和樵子涧水库,是五河县境内的较大湖库,以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湿地,鱼蟹竞游,鸟类翩飞。新老县城四面环水,城中河水潺绕,水在城中,城在水间,素有“皖北水乡”之称,是“国家园林县城”。

五河县境的西坝口闸、山西庄闸、新开沱河闸和分洪闸等一批拦河闸控制形成的河道上下游及相邻河道间的较大水位差,为域内水体自流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来实施的漴河、玉带河、龙河、北大沟、郜湖高排沟、安淮截源沟、张家沟、红旗大沟、黑鱼沟和洪交界沟等水系连通工程,不仅改善了沟河防洪除涝引水条件,也大大改善了水生态环境,为沿岸居民提供了环境美好的休闲氛围,为水韵独具最美皖北水乡增添了异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五河县陆续建成了漴河、新浍河、龙河、玉带河、滨河、龙湖和淮河等休闲景观公园,大大增强了五河人民的幸福感。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和路长制的全面推进建设,提升了五河更加美好的人文和生态环境。五河人民信心十足,正昂首走在新时代奋进幸福的征程上。

1.2 主要河流湖泊和堤防概况

1.2.1 河流湖泊情况

历史上的五河县因境内有淮、浍、漴、潼、沱五条河流交汇于此而得名。随着时代变迁,治水更迭,现境内主要河流有:淮河、怀洪新河、南沱河和石梁河;主要湖泊有:沱湖、香涧湖、天井湖;县内有1座中型水库樵子涧水库和34座小型水库(其中4座小一型,30座小二型)

全县总流域面积为1428km2,安排水流域分为淮河和怀洪新河两大水系。其中,向淮河本干排水面积为435km2,占总面积的30.5%;向怀洪新河水系排水的面积993.6km2,占69.5%

1.2.1.1 淮河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江苏注入洪泽湖,出湖后分入长江和黄海,全长1252km,总落差1329m,本干总来水面积18.7km2。淮河涡河口至洪泽湖段设计流量为13000m3/s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它和秦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界线。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今开封)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水从泗水分流入淮;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与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今洪泽湖,并冲淮南堤溢流坝,沿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经邵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12世纪90年代以前,淮水洪泽湖以西干流大致与今天的淮河相似,下游流经今江苏省盱眙县后折向东北,经淮安市于响水县南部的云梯关入海。黄河夺淮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了约50km;淮河故道淤塞后,使淮河从入江水道入长江,使部分长江流域面积变成淮河流域的面积。在11941855年(清代咸丰五年)的黄河夺淮期间,黄河也多次从南岸决口黄水从淮河北岸支流涡河、颍河入淮河干流,直到明清才形成较稳定的河道。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为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堤,黄河主流自颍河入淮,直到1947年花园口堵复上,黄河又泛滥达9年之久,淮河北岸支流又一次普遍遭到破坏。淮河成为一条水灾特别严重的害河是近七百年的事,在历史早期并非如此,其根本原因不是洪水的暴涨,而是人为的破坏及黄河的泛滥,它在历史时期曾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积3.06km2;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流域面积15.8km2;洪泽湖下游有二条水道,分别为入江水道和入海水道,洪泽湖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km2;洪泽湖入海水道为苏北灌溉总渠,近十多年来淮河之水绝大部分经洪泽湖入苏北灌溉总渠在江苏滨海入海,故三江营为淮河入江门户,滨海为淮河入海门户。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35个地(市),189个县(市);流域面积约为30万余km2,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里下河、沂沭泗河等三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5km23km28km2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m3,其中淮河水系453亿m3,沂沭泗水系168亿m3。淮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约231mm,其中淮河水系为238mm,传统的沂沭泗水系为215mm。在淮安、阜宁、滨海境内的苏北灌溉总渠开通以后,原来里下河北部地区也都纳入到了淮河水系。淮河干流各控制站汛期实测来水量占全年的60%左右,沂沭泗水系各支流汛期水量所占比重更大,约为全年的70%80%。苏北灌溉总渠近十年来逐步起到主导淮水入海的任务。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69月,6月主要发生淮南山区;7月全流域均可发生;8月则较多地出现在西部伏牛山区、东北部沂蒙山区,同时受台风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常出现台风暴雨。9月份流域内暴雨减少。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淮河南部进入梅雨季节,梅雨期一般为15-20d,长的可达一个半月。

淮河五河以上流域面积12.4km²,经五河县境流入干流的面积为1026.1km²,其中五河县为435km²。淮河在临北乡的于家西南流入五河县,至东卡子以东流出县境进入江苏界,境内长度73.0km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方案》,继而掀起了新一轮治淮高潮。蚌浮段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五河县涉及的方邱湖、临北段和香浮段改建为防洪保护区,不再承担行蓄洪任务;花园湖改建为有闸控制的行洪区,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和行蓄洪区启用标准,行蓄洪区启用更为灵活,行蓄洪时基本不需要临时转移群众,保障区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定。

淮河有三峡:即峡山口、荆山峡和浮山峡。浮山堰淮河右岸位于五河县与明光市交界的浮山北侧,淮河左岸位于泗洪县四河乡潼河村南。梁武帝天监十三年,为夺回北魏占领下的寿洲,于淮河右岸的浮山和左岸的巉石山之间筑堰(史称浮山堰)拦抬河水以试图淹没寿洲,历经3年建设,于天监十五年(516年)建成,但仅存四个多月就因水涨溃决。浮山堰长3742.2m,堰高48.2m,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

五河县段淮河、怀洪新河河道走线示意图

1.2.1.2 怀洪新河

怀洪新河于1972年破土动工,1976年完成了双沟切岭、老淮河切滩疏浚、切岭段边坡防护和双沟公路桥工程,后因宿县地委的不同意见而暂停。1991年淮河流域大水后复工续建,2004年通过验收。它是淮河中游左岸的一条大型人工河道,也是淮河中游一项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西起涡河下游左岸怀远县何巷,沿符怀新河裁弯取直,向东北至胡洼,后入澥河洼,经香涧湖,在山西庄闸分流为新浍河和沱湖,于北店子合流经漴潼河,东入江苏省境内洪泽湖支叉溧河洼,汇水面积1.2km2,其中五河县汇水面积993.6km2;河道全长121.55km,其中安徽省境长95 km,五河境内(张家湖杨庵)长50.3km。西坝口闸建于五河城区北侧主河道上,受西坝口闸控制目前香涧湖水位正常为14.67m1956黄海高程,以下涉及怀洪新河续建工程的水位高程均指该高程系)。

怀洪新河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根据工程设计,淮河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怀洪新河分洪2000 m3/s,遭遇40年一遇内水时,入洪泽湖最大流量4710 m3/s,若淮河发生低于百年一遇洪水,但淮北大堤或淮南、蚌埠圈堤发生重大险情时,可启用怀洪新河相机分洪。在20032007年淮干发生大洪水时,怀洪新河启用相机分洪,最大分洪流量2003年为1540 m3/s2007年为1130 m3/s,分泄淮河洪水2003年是16.7亿m32007年是2.3亿m3。分洪效益显著。二是扩大漴潼河流域排水出路。怀洪新河经过的漴潼河流域,范围为新汴河以南、涡河以东、淮河以北,面积1.2km2。怀洪新河排涝近期按三年一遇,出口流量1650 m3/s。在2003年、2005年、2007年发挥了显著的排涝效益,排泄涝水均超过40亿m32007年高达60亿m3三是灌溉、供水。怀洪新河干流设有三级控制蓄水位,有效库容约2亿m3,为沿线工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当漴潼河流域发生干旱时还可以引入淮河干流蚌埠闸上水,年均引水约1亿m3。为淮北市临涣工业区提供工业供水。

怀洪新河工程实施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怀洪新河工程动议。196910月,国务院治淮规划领导小组确定了开挖怀洪新河的方案。19733月,怀洪新河双沟切岭工程开工,19745月竣工。但由于诸多原因,1979年怀洪新河工程被国家列为停缓建项目。1991年江淮大地发生特大洪水后,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再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99110月,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同意怀洪新河河道土方工程先行施工。19911116日,正式拉开了怀洪新河续建工程的帷幕。

怀洪新河西起怀远县涡河左岸何巷,东入江苏省洪泽湖溧河洼,干流全长127km。其中安徽段河道长98km,建设大型跨河建筑物10座和穿堤涵闸110座。安徽段总投资14.4亿元。怀洪新河工程主要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2000m3/s和扩大漴潼河流域内水出路,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

1991年冬,14万民工从四面八方涌向怀洪新河工地,从而掀起了第二次治淮高潮。1992年后,机械化施工在怀洪新河工地全面推广,开创了重点水利工程机械化施工的新模式。1996年,安徽段河道全线贯通。1998年长江大水后,怀洪新河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截至20001231日,怀洪新河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修筑堤防235km,疏浚河道85km,防汛道路60km。建成何巷枢纽、胡洼闸、西坝口等大型跨河闸桥10座,穿堤涵闸91座,等。

怀洪新河五河县境段,北店子以上段利用原浍河河道,浍河以下段利用漴潼河河道。

浍河,古名浍水、涣水,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西北曹楼,东南向流,豫境称东沙河,在张瓦房进入安徽省濉溪县境;经临涣集右纳包河,于胡圩子进入宿县境内;过蕲县镇至前乔楼东,进入固镇县境,至九湾与澥河汇流,到张家湖口进入五河县境之后称为香涧湖,到龙潭湖北侧折东流,收束成河,至西坝口汇入漴潼河(又称新浍河)。浍河全长320km,其中皖境长205km;流域面积8173km2(四陈庄以上),其中皖境6910 km2

浍河原从五河县城南部入淮。1951年,实施内外水分流工程,封闭淮北大堤,开挖自西坝口向东至北店子新浍河,同时对西坝口以上至四陈庄段河道进行了疏浚,将浍河纳入漴潼河水系,从此五河结束了内水困扰、积涝成灾的局面。1982年,疏浚了自北店子至钟阳集长15.0km河段。1991年起,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开始建设,五河县境的浍河河段更名为怀洪新河,基本上又结束了一条境内河道的名称。

 

1.2.1.3 南沱河

沱河古称洨水,原是漴潼河流域的一条主要支流,为跨豫皖两省的省际河道,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李堤口西,流经虞城、夏邑、永城至王庄入安徽,续经濉溪、宿州、灵璧、泗县,经五河城北注入漴潼河1966年开挖新汴河时将宿州市埇桥七岭子以上沱河上游3936km2的流域面积截入新汴河。截流后,七岭子以上称为沱河上段,七岭子以下称为沱河下段,也称南沱河。南沱河纳新汴河以北206km2来水经地下涵与濉溪县戚家沟来水交汇于宿东闸上,流经埇桥、灵璧、固镇、五河、泗县,于樊集南入沱湖。南沱河下段,樊集以上流域面积1115km2(其中五河县境流域面110km2),河道全长112.7km,其中五河县境长22.7km(团结涵上至樊集南,北沱河口)。本流域多为平原坡水区,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2716m,地面坡降1/50001/10000

1957年,对沱河下游沱河集至樊集以及沱湖出口的新沱河进行治理,对四河李段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并将原属于泗县管辖的泗河李村划归五河县。南沱河于2012年进行了濠城闸~樊集段河道疏浚和南沱河右岸堤防建设。河道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除涝流量677m3/s,长度24.68km,河道底宽100m,边坡13,河底高程13.011.2m,河道纵比降1/13000,设计排涝水位17.3715.63m,设计防洪水位18.2718.2m

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在香沱引河和新开沱河上分别建山西庄闸和新开沱河闸控制。目前沱湖正常水位为13.67m

1.2.1.4 石梁河

石梁河作为天井湖的上游河流入五河境内长度较短,之后于界沟庄东入天井湖。其流经皖、苏两省的泗县和泗洪县,入五河县境为河道的末端、直入天井湖湖泊;流域范围东以低矮残丘与洪泽湖为界,南至天井湖区,西与唐河为邻,北界濉河,石梁河流域面积507.0 km2,其下游天井湖区间流域284.0 km2

石梁河古称潼水,宋、元时期曾为汴水西道,其时河线基本循现道出天井湖,沿潼河故道东南流,至今江苏泗洪巉石山南注入淮河,入淮口处称潼河口,已于1952年筑坝堵闭。现石梁河以邓沟为上游,东流至长直沟,至泗县城西折向南流,接古石梁河(在泗县城南建幸福闸一座,节制河道水位,蓄水供泗县城区使用)再南流,至孙湾村南穿新汴河地下涵洞,经霸王城、界沟集,向南注入天井湖区,出天井湖后汇入怀洪新河。

现石梁河总长35.3km,其中:上游邓沟段15.0km;本干泗县城西至界沟集段20.3km,其中五河县境长度1.2km。沿河地面高程:长直沟20.0m,泗县19.0m,界沟集16.5m;河口宽75.0170.0m;底宽15.020.0m;河深3.55.5m;排水能力60.0220.0m3/s,河底比降约1/10000

1.2.1.5 张家沟

张家沟为自然形成沟,北到怀洪新河张家沟闸,南到新集泵站张家沟沟口,长12.0km,其流域范围为西起皇庙大沟、东到安淮截源沟和屈台村、南自淮北大堤、北到怀洪新河右堤,流域总面积136km2。张家沟流域由浍南滩、双河、赤龙涧、蔡家湖、郜家湖西部、皇庙大沟和三冲大沟东岸和怀洪新河堤内沿边洼地,以及张家沟本干等组成。张家沟南连淮河、北连怀洪新河。张家沟历史悠远,县志记载清朝乾隆末年“淮漫至张家小沟,冲刷沟旁良田,日加深广。后自三岔北徙,夺张家小沟之道而归正干”,由此可见张家沟早已形成。

张家沟北段长7.7km,沟面狭窄,宽度只有60m80m;南段长4.3km,沟面较宽,沟面宽度约300 m900m。张家沟流域内现有蔡家湖大沟(邓台闸至大新东北为上段、长6.3km,自此以下分岔为两条即洋桥沟和团部沟,长度分别为7.1km6.3km,基本平行向东入张家沟,总汇水面积39.6km2)、蔡家湖高截沟(长9.4 km,排水面积9.5km2)、赤龙涧大沟(长11.7 km,汇水面积32.3km2)、许北高截沟(长12.4 km,汇水面积17.2km2)、双河大沟(长2.7km,汇水面积6.8km2)、安淮截源沟(长10km,汇水面积29km2)、浍南滩泵站引排沟(长2.5km,汇水面积1.6km2)。

蔡家湖拦河坝把张家沟分为南北两段。南段无堤防,当张家沟水位稍高对洼地作物生长有影响时,开启新集泵站抽排张家沟涝水入淮河、开启蔡湖泵站抽排涝水入张家沟北段入怀洪新河,以降低内部水位。北段除西岸许北高排涵至东王灌溉站区间为高地无堤防外,其余形成封闭圩堤保护,北段受张家沟闸和下游怀洪新河西坝口闸控制,其正常水位高于14.67m;该段大沟设计洪水位17.517.2m,防洪水位为18.2m。当南段河道需要水源补给时,还可通过打开张家沟闸、蔡湖控制闸,引取怀洪新河水源;张家沟还是新集泵站翻淮河水源入怀洪新河的通道之一。

1.2.1.6 香涧湖

香涧湖位于怀洪新河五河境内,为河湖相连的河道式湖泊。西起固镇县的九湾,东讫五河县大圩子,长约35km,随地立名。有张家湖、香涧湖、小湖、欧家湖等,总称为香涧湖。上承浍河来水,总来水面积8173km2,全为平原区。湖区宽度一般为23km,出口为新浍河,向东经西坝口至北店子,汇入漴潼河,湖水受西坝口闸控制,湖底高程11.0m。水位14.67m时,湖泊面积66.05km2,容积1.03亿m3;水位15.17m时、水面70.16km2、水量1.36亿m3。香涧湖中最大的滩为上殿集南的张洲。

1.2.1.7 沱湖

自樊集南北沱河口(湖泊进口)到徐明高速东侧(湖泊出口),长约23.6m,宽约13km;湖泊出口距离新开沱河闸1.0km,距离怀洪新河主干总长1.6km,该段即为新开沱河。沱湖总流域面积2998.7km2(樊集以下湖泊区间流域面积406.4km2,其中五河县境湖泊区间流域面积242km2),正常蓄水位13.67m,水面49.14km2、水量7418m3,水位14.17m时、水面58.36km2、水量9986m3,分洪水位18.23m。沱湖主要入湖沟河除上游的南沱河外,北沱河(与唐河合流入湖)是最大的入湖河流,樊吴大沟、马拉沟是两条较大的入湖沟河,此外还有胡集高截沟、柳沟、黑鱼沟等骨干入湖水沟。沱湖出口老104国道上建有新开沱河闸,兼具控制排涝、蓄水作用。沱湖上游侧建有关咀大桥连接湖泊两岸;湖区中间大路泵站东部有小吴滩、莫圩泵站东部有小莫滩、马咀泵站西部有陈南滩。设立于东汉时期的虹县县城就位于沱湖西岸的大路村东吴岗咀,部分因洪水侵蚀冲淤已没落于湖泊之中。

1.2.1.8 天井湖

天井湖,在江苏省称作天岗湖,其为苏、皖两省共管,是泗县石梁河下游的一个湖泊,也是古潼河末端的过境通道。上自武桥镇界沟村,下至双忠庙镇大杨村东止,长约18.7km,宽约800-2000m,湖底高程11.0-11.5m;沿河地面高程:长直沟20.0m,泗县19.0m,界沟集16.5m,天井湖出口14.0m。上游石梁河本干(流域面积507km2)及滨湖来水,面积为791km2(其中五河县境面积118km2),西岸为高地,东岸为丘陵。天井湖正常水位13.37m、水面35.49km2(其中五河县境面积21.3km2)、水量5380m3,水位13.87m时、水面39.75km2、水量7300m3。湖泊出口处建有天井湖节制闸1座,兼具控制排涝、蓄水和引水作用。天井湖的末端出口位于江苏省泗洪县一侧,于张咀村西南弯转向西到大杨庄西南入县境,然后折转向南进入怀洪新河。

1.2.1.9 规模内河湖泊

县境内水面面积超过2.0km2的内河湖泊有张家湖(和固镇县共有,水位14.9m、总水面6.0km2,其中五河县境水面2.0km2),四河汊(水位13.8m、水面3.0km2),上殿湖(水位14.8m2.0km2)。

 

1.2.1.10 漴潼河水系和五河的由来

漴河和潼河原为浍河和沱河的尾闾,分别于五河县城关附近入淮河。1952年为治理五河县城低洼地带的洪涝灾害,实行内外水分流,堵死漴潼两河入淮口门,另开挖沟通漴潼两河的新河,使漴潼两河内水直接入洪泽湖。漴潼河为人工河道,以五河县北店子浍、沱两河汇流处(现北店二站址北侧)为起点,至江苏省泗洪县峰山窑河止,共长20km,该段称漴潼河。在北店子以西,开挖两条引河,一接沱湖下口,长2.5km,一接浍河下口西坝口长3.5km;北店子以东至杨庵子,利用老河道,长7.2km;由杨庵子起开挖新河到潼河口侯嘴子,长6.5km;侯嘴子以下接峰山切岭。2004怀洪新河建成后,漴潼河作为其下游干流,全部水系成为怀洪新河水系的组成部分。

潼河:原发源于灵璧北25km的潼山,东流入泗州界经丰山湖南下入本县界。在县治东10km潼河口入淮。县志载:潼河在县东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km。据资料分析石梁河即为原潼河的上游端;石梁河的末端接天井湖,而湖泊末端出口位于江苏省泗洪县一侧,于张咀村西南弯转向西到大杨庄东南入县境,然后折转向南并于杨庵村东出县境向东南(该段县境河道长度和资料上所说的“入界且不及2.5km”差不多,指的应是湖泊末端河道县境长度),于江苏泗洪巉石山南注入淮河(入淮口处称潼河口,已于1952年筑坝堵闭)。其向西与现沱湖尾闾相连,于北店泵站南侧连小东河(今漴河)。当内水高涨又受淮河高水位顶托时,就沿北漴河回串至北店子汇集沱河和南漴河来水。

漴河:原漴河位于县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与张家沟连接,经南山(金岗山)北过南湖(郜家湖)独流入淮,全长约15公里。据分析古漴河河道路线为蔡家湖拦河坝南向东经高坝庄南沿现安淮截源沟于头铺夹滩庄南进入小河沟(头铺、花园村南),至冯井庄南进入郜湖高排沟,沿高排沟至山后凌北东入淮河。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黄河决堤,挟带大量泥沙入淮,在县境游荡两年,推黄交涨,南山冲圮,河已淤平,水无所泄,遂由黄家沟(县渔场南沟)以入淮。古漴河逐渐变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无迹200余年。嘉庆县志云:“今金冈山东有河沟一道,即古漴河”(这里的金岗山东有河沟就是现在的龙河金岗闸至旧县站段,龙河金岗闸至旧县涵段为郜湖高排沟下段,又名旧县大沟,于1958年基本沿古漴河路线开挖)。南湖之水虽由黄家沟入淮,但淮涨顶托黄家沟宣泄不出时,湖水遂即北溢,经金冈山东由云头坝进入化龙池,与城河汇合,绕城东趋入东河以入淮,漴河开始由东河北移。如遇五河口淮水顶托,则又向北由凌家渡至天井冈与潼河汇合以入淮,人们就将此段称为“北漴河”(也有称潼河,其实只是潼河和漴河的连接河道),北漴河河道路线即为自大杨庄东的天井湖向西南经荣渡村和杨庵村北,西南至现北店二站东侧入东沟,再向西连接小东河(今漴河)。沱浍水涨则由故军店(北店)与潼水汇合南趋东河,又径达回龙阁以入淮,人们又将此段称为“南漴河”,即五河口(老淮河大桥北约300m处)。这是南北漴河的由来。现在的漴河已不是早期定义五河之名时的漴河。

五河的由来:《宋史·地理志》释五河县名:“有浍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张佩芸有《五水咏》:“五水相连号五河,东潼西浍北沿沱,漴流春泛鱼苗长,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县自宋咸淳七年置县起,确有五道河,并有五河口。 东河一段,乾隆四十五年以前,原为沱湖入淮处,故称沱河,后浍河故道被淤,浍水北转,冲开西坝进入沱河,浍沱交汇由此入淮,故又称浍河。嘉庆年间潼河水大,经常由此入淮,故又称潼河。其后南湖水北溢由护城河汇入东河,故又称漴河。清末、民国时期,地图上均标为浍河。实际则是名副其实的五河口。

1.2.2 堤防情况

五河县河湖两岸分布着各类堤坝共18条,长347.22km

1.2.2.1 淮河堤防

淮北大堤五河县境长67.1km(于家西南至东卡子,其中与临北缕堤下游交接点以上段县境长13.4km),堤顶高程24.420.5m,堤顶宽8.0m,为一级堤防,达100年一遇防洪标准。(11949年以前,淮河五河县境内县城以上段沿河左岸已筑有堤防,但堤身低薄,堤高低于现淮北大堤2m多,顶宽仅3m,遇稍大洪水即溃决成灾。(21950年冬至1954年夏,对正阳关以下淮北堤防按防御1950年型洪水标准全面加高培厚,自五河县城以下,沿河增筑干堤至南峰山潼河村,下接待柳圈堤、泊岗引河堆土区,将堤防延长至下草湾附近岗地封闭。(31954年淮河发生大洪水,淮北干堤在涡西西禹山坝和涡东毛滩溃堤;汛后堵口复堤。1955年淮北大堤加固工程设计以防御1954年型洪水为标准,定正阳关设计洪水位26.5m,蚌埠22.6m(废黄河基面),淮河干流涡河以下为13000m3/s,把干堤培筑成淮北大堤,大堤顶高程超设计洪水位 2m、顶宽10m、临水堤坡1:3;在五河县境内临北洼地北侧,自陈巷至后坂东新筑大堤,辟临北洼地为行洪区,原沿河堤防改称缕堤;退建五河县境内毛滩、安淮、郜台3段堤防;淮北大堤土方工程于1956年汛前基本完工,1958年汛前全面建成。(41983年起分期进行淮北大堤除险加固工程,采取填塘固基、导渗隔渗、护坡护岸,涵闸加固等工程措施;治理险工险段。堤防临水坡块石护坡累计长度有114km,河道崩岸近堤段已筑有块石护岸,堤防两侧护堤地内无水塘洼地,大堤防洪能力得到巩固、增强。大堤建成后历经1956年、1963年、 1968年、1975年、1982年、1991年等较大洪水,均安全度汛,取得显著的防洪效益。(52002年实施了淮北大堤城关段堤防加固(防浪墙、护坡和堤顶道路)。(6200612月开始进行淮北大堤涡下段加固工程建设,五河县境内相继进行了堤防加培、堤后填塘、堤防外坡护砌、部分河岸抛石护岸和三冲、新集、钱家沟等站涵加长加固等。

2014年起实施了蚌埠至浮山段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五河县境内临北段、香浮段改造成一般保护区,花园湖段改造成有闸控制的行洪区,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退建改造了临北缕堤、花园湖霍小段堤防、香浮段堤防并加固了朱顶靠山坝(均为四级堤防);重建了新桥站、兰桥站、大王涵、申家湖站涵、井头涵、张庄站、柳沟闸,加固了朱顶排涝闸、团结涵;新建了花园湖退洪闸。淮河临北段保护堤长18.42km(其中五河县境长17.62km),对应交接的淮北大堤区间长度14.33km(其中五河县境长13.4km),堤顶高程23.0822.46m、堤顶宽5.0m;花园湖段堤防长1.95km(上接花园湖退洪闸下接小溪街西高地),堤顶高程21.7321.69m、堤顶宽5.0m;香浮段保护堤长21.87km,上接樵子涧水库泄洪渠防洪闸,下与朱顶靠山坝封闭衔接,并通过柳沟闸与浮山高地相连,堤顶高程21.420.26m、堤顶宽5.0m。朱顶靠山坝与香浮段堤防连接,拦截山洪面积为42.0km2,长10.3km、堤顶高程20.28、堤顶宽5.0m

此外,五河境内淮河沿岸有临北、毛滩、小香和香北等4处生产圩,这些生产圩由于受过洪条件影响,其标准较低、一般不超过10年一遇,有的不足5年一遇,稍遇洪水即易破堤进洪。临北生产圩位于临北乡政府正南,长4.8km,保护面积2.0km2,其涝水通过大王涵和临北街东侧水沟向北排入兰桥大沟;毛滩生产圩为大新和新集两镇共有,起于韩台村南、止于三岔村南,长5.3km,保护面积3.5km2,有排水涵1座;小香圩位于小溪镇境,起于申家湖泵站东侧、止于香庙村北,长4.3km,保护面积4.4km2,小香圩上有小溪、沙沟和香庙3座排水涵;香北圩连接于樵子涧水库防洪闸和香浮段堤防首端,沿泄洪渠向西南至香庙村北转向北再接到香浮段堤防,长4.5km,保护面积1.48km2,香北圩上有2座排水涵闸。

1.2.2.2 怀洪新河及主要支流河湖堤防

怀洪新河堤总长252km,其中五河县境长104.16km(左岸:张家湖闸下至天井湖引排闸,右岸:坡西沟至候咀走廊沟),堤顶高程21.519.4m,堤顶宽6.08.0m,为二级堤防,达到淮河按设计分洪2000m3/s40年一遇内水的设计防洪标准。此外,怀洪新河右岸双河村洼李庄北的干堤之外还建有洼李生产圩,长1.9km,保护面积1.6km2,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其排水通过牛头涵向堤内由双河大沟排入张家沟。

沱湖作为怀洪新河分洪河道之一,沱湖圈堤西岸到大路干渠、东岸到胡集村蔡咀村庄高地,沱湖圈堤长45.93km,堤顶高程21.219.62m,堤顶宽6.0m,为四级堤防,达到2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此外,沱湖末端西坝口村庄东北临湖侧筑有小岗坝,起自西坝口庄东、向北至火葬场西侧,长2.4km,保护面积2.25km2,现状堤顶高程17.5-18.0m,顶宽约2.0m,防洪标准较低。

南沱河右堤于2014年筑建完成,与沱湖圈堤实现封闭对接,沱河集闸以下右岸堤防长47.9km,其中五河境内堤防(县界至大路干渠)长度28.5km、堤顶高程20.2m、堤顶宽4.0m,为四级堤防,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天井湖只在湖泊南岸筑有打雁刘堤,起于打雁刘干渠,至大杨村东南与怀洪新河天井湖闸引河堤封闭,长7.8km、堤顶高17.80m、顶宽5.0m,四级堤防,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怀洪新河河道两岸堤防上建有穿堤涵闸47座;沱湖圈堤上建有穿堤涵闸24座;南沱河五河县境内堤上建有穿堤涵23座;打雁刘圩堤上建有穿堤涵2座。

1.2.2.3 内河堤防

张家沟北段圩堤长12.18km、堤顶高程19.3m、顶宽4.06.0m,为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有穿堤涵11座,堤内建排涝泵站左岸5座、右岸1座。左岸许北高排涵至东王灌溉干渠之间无堤防;蔡湖拦河坝和左岸蔡湖闸到双河段堤顶兼作交通道路,右岸堤防堤顶防汛道路无硬化。

浍沱引河堤长3.12km、堤顶高程19.2m、顶宽5.0m,四级堤防,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有穿堤涵2座。

小溪靠山坝长8.0km,拦截高水18.2km2。其现状堤防标准不足20年一遇;堤防下接花园湖圩连通至花园湖退洪闸。

 

1.3 水库塘坝现状情况

五河县现有中小型水库35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0座。水库全部分布在淮河南岸的丘陵区;全县有塘坝1098面。

1.3.1 樵子涧水库

樵子涧水库是蚌埠市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位于五河县淮河南岸的朱顶镇境内,水库流域涉及朱顶和小溪两个镇,水库集水面积40km2,总库容2480m3,兴利库容1150m3,死库容320m3,按5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设计洪水位19.35m,校核洪水位20.31m。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包括大坝、泄洪闸、溢洪道及放水底涵等。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为18.5m,死水位15.1m,汛限水位18.2m,正常蓄水位相应水面面积4.3km2;最大坝高8.0m,坝顶高程21.0m,防洪墙高1.0m,坝长1500m。水库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由于水库泄洪渠泄洪路线为与淮河泄水过流成顶冲布置,特别是在汛期遇外河高水位顶托时,库区洪水下泄困难,为保水库大坝安全,当水库遇超标准洪水时,需要向香浮段井头湖洼地泄洪。2007年,水库流域发生了大暴雨,又适逢淮河大洪水,内外高水位顶托,泄洪渠漫顶坍塌致井头湖进水受淹。该水库于2008年进行了除险加固,并专门建设了水库管理所,配备了相关管理人员。目前,水库还存在淮水顶托库内洪水出路难,库区副坝区仍有民房,泄洪渠标准低、溢洪道标准低等问题。

 

1.3.2 小型水库

五河县境有4座小(一)型水库,分别是王小湖、盘山、洪山和望山水库。盘山水库在小溪镇境,其余3座水库在朱顶镇境。其总集水面积为25.23 km2,总库容488.18m3,兴利库容241.61m34座小(一)水库均在2011年以前进行了除险加固。其设计标准:王小湖、盘山为30年,洪山、望山为20年;校核标准:王小湖、盘山为300年,洪山、望山为100年。

全县有小(二)型水库30座,其中小溪镇21座,朱顶镇8座,武桥镇1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607.9m3,兴利库容353.4m3小(二)型水库除早期加固的淝山水库、大白山、斗山、小山、化明塘、郑山、黄湾和三泡尿等8座水库采用20年设计、200年校核的设计标准外,其余全部采用10年设计、50年校核的设计标准。

五河县小型水库中大坝坝身最高的为大洼水库,坝身高近10.0m,其余坝高均较低;水库下游均无人员居住。全县小水库总有效灌溉面积为1.43万亩。

1.3.3 塘坝

五河县共有规模以上塘坝1098面(包括降等的18座小水库),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其中朱顶镇383面,小溪镇430面,武桥镇99面;其它186面水塘分布在平原地区的乡镇内,有的为填筑村庄房基取土形成的水塘,有的为筑堤或高速公路取土形成的塘。全县水塘总库容为572m3。全县水塘总有效灌溉面积为2.57万亩。

 

1.4 泵站工程现状情况

1.4.1 排涝泵站

五河县位于淮河中游下段,地势相对低洼。由于受外河高水位顶托,全县大部分洼地稍遇降水即要开机抽排。特别是龙潭湖、郜家湖、赤龙涧和浍南滩等洼地根本无自机会。

全县建有排涝泵站36座总装机26000kw,总设计流量281m3/s,主要分布在沿淮和怀洪新河下游两岸。其中装机1000kw及以上的有五河、新集、三冲、马拉沟、蔡湖和北店二站等6座泵站,五河站装机最大为5000kw、设计流量50m3/s。五河站和新集站兼具淮水北调能力,新桥站、兰桥站、王小湖站具备引水翻水功能,打雁刘站、杨庵站和朱顶站兼具直接提水灌溉功能。另外,城南和龙潭湖东、许沟北和许沟南及北店和北店二站等几处泵站相距较近,最短距离不足100m。这些排涝泵站中有30座为国营排涝泵站(总装机25418kw);村级排涝泵站有浍南滩、大朱、长淮农场、荣渡村、大杨和西坝口等6座(总装机402kw)。向淮河抽排的泵站有11座,向怀洪新河抽排的泵站有13座,向沱湖抽排的泵站有3座,向张家沟抽排的泵站有6座,向花园湖抽排的泵站有1座,向天井湖抽排的泵站有2座。

 

1.4.2 灌溉泵站

五河县河湖众多,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建国后县域内陆续进行灌溉提水泵站建设。截至2021年全县建有灌溉泵站230座总装机17837kw,总设计流量150.4m3/s,其中200kw及以上的有新庄湖等17座、总装机5964kw、总设计流量为51.5m3/s,新庄湖站装机最大、为1260kw、设计流量16.5m3/s、灌溉面积15万亩,园集站次之、为925kw、设计流量7.5m3/s、灌溉面积5万亩,曹庙站再次之、为374kw、设计流量3.5m3/s、灌溉面积1.5万亩。这些灌溉站多分布在怀洪新河(香涧湖)、南沱河(沱湖)、石梁河(天井湖)、沫冲引河和其流域范围内的骨干引排河沟沿岸。现有有效灌溉面积62.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3.0万亩。就全县而言建站最多的镇为浍南镇,共66座(其中3座为国营站)总装机5150kw、灌溉面积14.8万亩;其次为东刘集镇为35座总装机1695kw、灌溉面积7.85万亩;申集镇为28座总装机1845kw、灌溉面积9.83万亩;朱顶镇和小溪镇因为丘陵区地形,灌溉站也相对最少,灌溉面积也最小。

 

1.5 涵闸工程现状情况

五河县境内河道上建有西坝口闸、新开沱河闸、山西庄闸和花园湖退洪闸等4座大型水闸,建有天井湖引排闸、分洪闸、张家沟闸和柳沟闸等4座中型水闸;淮河、怀洪新河、南沱河、天井湖和张家沟等沿岸堤防上以及域内主要河沟上建有小型涵闸共161座,其中小型防洪涵闸114座。

花园湖行洪区退洪闸建于小溪镇境内。淮北大堤上建有8座涵闸,淮河临北段、霍小段和香浮段堤防上有14座涵闸;怀洪新河堤防上有涵闸51座,沱湖圈堤上有涵闸24座,南沱河右堤上有涵闸21座,张家沟堤上有涵闸11座,天井湖打雁刘堤上有涵闸3座,浍沱引河堤上有涵闸2座。

 

1.6 内河水网及连通条件

五河县河湖众多,以淮河、怀洪新河、沱河(湖)、石梁河(天井湖)为主干,自然或人工开挖形成的不同区域、不同数量和不同环境的纵横交错水系,为五河县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先决条件。全县现有骨干引排水沟共50条,总长度377.7km,其中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大沟44条,张家沟流域面积最大为136.0km2

1.6.1 西坝口闸上怀洪新河右岸区域水网

该区域位于怀洪新河右堤至淮北大堤区域,基本上分为石王干渠以西区域、石王干渠至皇庙截源沟区域、三冲湖流域、皇庙截源沟至安淮截源沟区域、安淮截源沟以东区域、龙潭湖区域。1)石王干渠以西区域只有一条坡西沟,且为与固镇县界沟共有沟,该沟南通大洪沟、北到怀洪新河右堤坡西沟涵,长9.0km,排水面积12.9km2。沟上有朱袁闸和后朱闸,末端为坡西沟涵,其中郭庙段与石王干渠并行。后朱闸以北到怀洪新河段于近期扩挖成引排河道,满足后朱灌溉站引水要求。(2石王干渠至皇庙截源沟区域:南北沟有蔡大沟、年庙沟、淮浍沟、蒋家沟和皇庙截源沟,东西向有茅涧沟、中心沟、向阳沟、大洪沟和洪二支沟。蔡大沟南连向阳沟,北到怀洪新河右堤内侧东转至园集涵,长8.0km,排水面积18.8km2,于王岗庄南建有王岗控制闸以蓄水灌溉。年庙沟南连大洪,北到年庙涵,之上连接的大洪沟上段共同承担北淝河向怀洪新河的退水(故年庙沟和大洪沟上段统称五河大洪沟),年庙沟长7.57km,排水面积55.9km2(其中五河县境内面积46.2km2),于小吴庄西侧的军郭路上建有小吴控制闸。淮浍沟南到夏家湖村,北到淮浍沟涵,横岭寺以南段在淮上区境,以下在五河县境,长14.43km,排水面积40.0km2,其中五河县境长9.4km、流域面积27.0km2,大沟于大柏村东北建有控制闸,于末端建有新庄湖闸。皇庙截源沟南至洪二支沟、北到皇庙涵,长13.3km、流域面积61.5km2,于黄圩村庄西侧建有黄圩闸。大洪沟:原大洪沟起自钓鱼台湖北的固镇大洪沟边、穿石王干渠向东到年庙沟口(即五河大洪沟的上段,长10.4km),再向东到张家沟,在皇庙截源沟的开挖时截断了大洪沟向东出路,目前五河境内大洪沟(不含年庙沟)长12.8km,其中由年庙沟口到皇庙截源沟段长6.2km;五河境内与大洪沟交叉连通的大沟有坡西沟、园沫沟、年庙沟、淮浍沟、蒋家沟和皇庙截源沟;大洪沟于石王干渠西侧建有葛张闸,于年庙沟沟口东侧建有李庄南闸,与淮浍沟交叉处西侧建有肖许刘闸。蒋家沟位于马场村西,北起大洪沟,南到小李庄,是一条南北向的引排水沟,长4.3km,排水面积7.0km2;沿岸有小李等9座灌溉站。茅涧沟位于安子口村北,西起园集干渠,东到年庙沟,长4.0km,排水面积7.5km2中心沟位于安子口村南,西穿石王干渠与坡西沟相连,东连园沫沟,长3.5km,排水面积约5.0km2向阳沟位于向阳路北侧,西到坡西沟、东到皇庙截源沟,长11.7km;向阳沟连通了坡西沟、蔡大沟、园沫沟、年庙沟、淮浍沟和皇庙截源沟。洪二支沟位于五蚌公路北部的郎湖村南,西到杜湖村东南,止于皇庙截源沟,长3.35km;该沟向西连通淮浍沟后再向西至石王干渠。3)三冲湖流域:该区域北到洪二支沟、南到淮北大堤区间,区域面积43.0km2,有两条大沟、一座排涝泵站。三冲大沟起自洪二支沟止于三冲站涵、长5.75km、排水面积43.0km2,五河沫冲引河西与淮上区沫河口交界、东至三冲大沟、长11.8km、排水面积26.4km24)皇庙截源沟至安淮截源沟区域:该区域流域面积136km2,以张家沟为南北主线,张家沟长11.8km,南到新集泵站、北到张家沟闸,中间有蔡湖拦河坝,南段河道长4.3km,无堤防,北段形成封闭堤防。张家沟西岸有双河沟、许北高截沟、赤龙涧沟、蔡湖高截沟、洋桥沟、蔡湖大沟(下游段叫团部沟)、二道圩沟、头道圩沟和河网化沟、镇界沟、淮浍路沟,东岸有候郜沟和安淮截源沟。双河沟自洼李圩到双河泵站,长2.7km、汇水面积8.4km2,其中洼李圩区面积1.6km2;许北高截沟西自皇庙沟东到张家沟,长24.4km、汇水面积17.2km2;赤龙涧沟西自皇庙沟东到张家沟,长11.7km、汇水面积42.1km2;蔡湖高截沟起自躲水庄止于张家沟,长9.4km、汇水面积9.5km2;洋桥沟为自然形成沟,起于大新镇东北河网化沟东侧,向东北蜿蜒至张家沟,长7.13km;蔡湖大沟起自三冲大沟左岸的邓台闸,至河网化沟东侧分岔为洋桥沟和团部沟,团部沟及上游到邓台闸间大沟称为蔡湖大沟,长12.72km,总汇水面积39.6km2;二道圩沟起于河网化沟止于张家沟、长6.0km,头道圩沟起于河网化沟止于淮浍路沟、长4.1km,河网化沟起于新北村止于团部沟、长1.91km,镇界沟起于头道圩沟止于团部沟、长2.1km,淮浍路沟起于头道圩沟止于洋桥沟、长2.15km;候郜沟西段起于安淮截源沟止于张家沟、长4.9km、汇水面积29.0 km2,安淮截源沟南起于安淮村北干渠沟止于张家沟、长10.0km5)安淮截源沟以东区域:该区域以龙河为主线,分布着郜湖高排沟、候郜沟、郜湖低排沟和安淮泵站引排沟,区域面积54.3km2(包括高排区13.9km2和低排区40.4km2)。6)龙潭湖区域:位于张家沟东岸,其多半已划入城市建设区,区内面积30.0km2,有龙潭湖和黑板桥2条大沟,有龙西、龙东和城南3座泵站。龙潭湖大沟最西端通过龙潭湖涵与张家沟通连、长8.7km,黑板桥大沟起于枣林庄处的龙潭湖大沟向北到怀洪新河、长3.3km

西坝口闸上怀洪新河右岸区域的所有水系全部具备连通条件。皇庙大沟以西区域的坡西沟、园沫沟、年庙沟、淮浍沟、蒋家沟等都与大洪沟相连。坡西沟通过石王渠下涵和中心沟连通园沫沟;蔡大沟、园沫沟与中心沟、向阳路沟垂直交叉;中心沟连通至年庙沟,向阳路沟与年庙沟、淮浍沟和皇庙大沟通连。皇庙大沟以东至张家沟区域的双河大沟、许北高排沟、赤龙涧大沟、蔡湖高排沟、蔡湖大沟(洋桥大沟)、团部沟、二道圩沟,均通入张家沟;张家沟以东区域的安淮截源沟、候郜沟直接连通张家沟,黑板桥大沟与龙潭湖大沟连通,龙潭湖大沟通过引水涵连通张家沟;皇庙大沟东岸建有许北闸和皇庙南涵与东侧的许北高截沟、赤龙涧大沟相通,皇庙大沟南端与洪二支沟相通,并通过五蚌公路下穿涵与南部的三冲大沟相通,三冲大沟又与沫冲引河相连;头道圩沟、二道圩沟、团部沟和洋桥沟与河网化沟、镇界沟、淮浍路沟相通,而洋桥沟和团部沟于大新镇东北合并,上通至邓台闸,与三冲大沟相通;郜湖高排沟、候郜沟、郜湖低排沟又与安淮截源沟通过控制闸相连,安淮泵站引河连通郜湖低排沟;郜湖低排沟、郜湖高排沟又连通龙河。

通过上述纷繁错综互联互通,整个西坝口闸上的怀洪新河右岸区域形成了一个大的水网。

1.6.2 西坝口闸上怀洪新河左岸区域水网

西坝口闸上怀洪新河左岸区域包括怀洪新至朱蒋路、申小路西至固镇县界区间范围。该区域分为运粮河流域、浍沱引河流域、马拉沟下游流域及曹庙涵和王巷涵流域,总面积202km2

1)运粮河流域:该区域位于五固公路以北至大魏闸、刘张公路以西至固镇境,区域面积42km2,有5条骨干水沟。运粮河为刘张公路西侧边沟,南到五固公路、北到南沱河,长10.8km,其中五固路至大魏闸间长度9.0km;该区域内马拉沟为自固镇县界至运粮河,长5.2km;珠龙沟为自固镇县界至运粮河,长4.84km;施家沟为自固镇县界至运粮河,长5.36km;胜利沟为自夏集庄至运粮河,长4.0km。该区域以运粮河为主线,自南向北分布着马拉沟、珠龙沟、施家沟和胜利沟,它们全部连通入运粮河;运粮河通过五固公路桥与南侧的浍沱引河相通连;运粮河于魏庄西侧建有大魏闸。2)浍沱引河流域:该区域位于五固公路以南至怀洪新河左堤、韩沫路以东至浍沱引河,区域面积32km2,有6条骨干水沟。浍沱引河自五固公路南到浍沱引河涵,长7.35km;潘赵高截沟西起韩沫路东到浍沱引河,长3.65km;周丁高截沟西起韩沫路东到浍沱引河,长3.82km;黄泥沟北起五固公路南到武家湖,长7.1km;黑泥沟北起五固公路南到大沙湖,长7.4km;团结沟北起五固公路南到武圩村庄东,长5.85km。该区域通过浍沱引河和潘赵高截沟、周丁高截沟将黄泥沟、黑泥沟、团结沟等全部联通了起来。3)曹庙涵和王巷涵流域:范围为西起浍沱引河、东到曹庙北干渠和王巷干渠,南自怀洪新河右堤、北到五固公路和朱仲路,面积为22.5km2,内有2条骨干沟和2座穿堤排水涵闸。龙江沟北到五固公路、南于朱洼村东南至曹庙沟,长7.0km;曹庙沟北到五固公路、南至曹庙涵,长5.6km4)马拉沟下游流域:西自刘张公路和曹庙北干渠、东到大王干渠,北至朱蒋路和大李干渠、南至朱仲路,区域面积105.5km2,内有5条骨干沟和5座控制闸。马拉沟西起刘张公路、东到马拉沟闸,长10.57km;珠龙沟西起刘张公路、东到申小公路,长13.3km;直沟南到珠龙沟、北到直沟涵,长5.5km,其中珠龙沟到直沟闸间长4.42km;北赵圩沟南到珠龙沟、北到北赵圩涵,长5.7km,其中珠龙沟到北赵圩泵站间长5.4km;小杨沟位于小圩镇街东,南到大吴村西、北到马拉沟,长2.46km。该区域以马拉沟为主线,珠龙沟、小杨沟汇入马拉沟,直沟、北赵圩沟连通珠龙沟,曹庙沟、龙江沟通过五固公路涵连通马拉沟,王巷涵排水区域由小曹沟、大蒋沟通过五固公路涵连通马拉沟。

西坝口闸上怀洪新河左岸的上述区域具备水网连通条件:运粮河区域内的珠龙沟于刘张公路下设有过水涵洞(2φ1.5m,涵底高程约17.5m);运粮河区域的运粮河通过五固公路桥与南侧的浍沱引河连通;曹庙涵和王巷涵区域的龙江沟、曹庙沟通过五固公路涵连通马拉沟。

 

1.6.3 沱湖-天井湖区间水网

沱湖-天井湖区间,总面积62km2,区间有胡集高截沟、董咀沟、柳沟、洪交界沟、邓庄干渠沟、黑鱼沟等6条骨干水沟。

1)胡集高截沟:起于刘蔡庄、止于胡集泵站西侧的沱湖,长3.8km,总排水面积17.3km2,其中上陈胡闸以上段长3.1km,排水面积16.7km2(范围为白夏路以北至武桥干渠、洪交界沟以西至胡集一支渠)。2)董咀沟:起于白夏路、止于董咀涵,长1.85km,排水面积2.5 km23)柳沟:原柳沟起于周湖村、穿白夏路向南经过柳湖村、到沱湖,总长6.3km;胡集高截沟以上段长3.0km,胡集高截沟以下段长3.3km,排水面积8.8 km24)洪交界沟:北自郑庄干渠,向南到邓庄干渠,再转向东于打雁刘北入天井湖,长8.24km,排水面积18.2 km2(范围为国道以西到水刘庄、翻身沟以南到邓庄干渠和打雁刘东西干渠)。5)邓庄干渠沟:起于沱湖东圈堤,止于洪交界沟,长3.94km,疏通该沟、扩挖一段堤后沟,可以上连通柳沟、下连通洪交界沟。6)黑鱼沟:北到邓庄干渠北侧的洪交界沟,南于訾湖庄西南穿沱湖圈堤入沱湖,长5.1km,排水面积19.1 km2。大沟于2021年和洪交界沟实现了连通,并在代洼庄东的孙湖路上建有控制闸。

该区域胡集高截沟汇水可通过打开拟建的刘蔡控制闸注入柳沟,再通过扩挖的一段堤后沟进入扩挖的邓庄干渠沟,打开拟建的孙湖闸之后涝水就进入洪交界沟下段,最终注入天井湖;董咀沟通过扩挖的堤后沟可进入柳沟;黑鱼沟已经连通洪交界沟下段,只要开启代洼闸就可将涝水排入天井湖。这样纵横交错形成了沱湖-天井湖区间的互通互联的水网。

 

1.6.4 杨庵湖水网

杨庵湖位于淮河和怀洪新河之间,包含老城区在内,东到候咀走廊沟,洼地总面积49.1km2,其中老城区及延伸的漴东新区面积为9.4km2。区间有漴河、红旗大沟、杨庵站沟、杨庵大沟和钱家沟等骨干水沟;怀洪新河右堤上有北店站涵、城北涵、杨庵自排涵等3座排涝涵,有玉带涵和北大沟涵2座引水涵,淮北大堤上无自排涵;有北店、北店二站、杨庵、杨庵农场和钱家沟等5座排涝站。

1)漴河:南北走向,为老城区河道,上接玉带河、下至北店涵,长2.54km,总排水面积9.4km2,其首端有玉带河接入、尾端有北大沟接入,北店泵站南侧连接的漴东沟向东与红旗大沟通连;玉带河长1.56km、北大沟长3.4km,漴东沟长3.24km(漴河-城北涵)。2)红旗大沟:东西走向,起于朱台村庄,接连漴东沟,向东到杨庵站沟,通过红旗控制闸继续向东至杨庵大沟,再向东接通钱家沟,总长8.7km,其中红旗闸以西段长3.5km3)杨庵站沟:南北走向,为泵站抽排汇水大沟,起于十里墩村北、止于杨庵泵站,长4.5km,其中红旗大沟以南段长3.68km4)杨庵大沟:位于杨庵村东部,南北走向,起于红旗大沟、止于杨庵涵,总长2.0km,总排水面积39.7km25)钱家沟:南北走向,为泵站抽排汇水大沟,起于红旗大沟、止于钱家沟泵站,长2.14km

杨庵湖洼地内老城区段,以漴河为主线,玉带河和北大沟汇入其中,并且玉带河和北大沟的上游端通过玉带涵和北大沟涵可引取西坝口闸上水源绕城进入漴河;而漴河通过漴东闸和漴东沟连通红旗大沟;红旗大沟又与杨庵站沟垂直交叉;打开红旗控制闸,水流可沿着红旗大沟继续向东北连杨庵大沟、南连钱家沟;杨庵站沟于红旗大沟交叉处南部建有控制闸,钱家沟于张长路上建有控制闸。

 

1.6.5 香浮段洼地水网

香浮段洼地位于淮河右岸,在实施淮河干流行蓄洪区改造时,香浮段洼地改造成了一般保护区。洼地起自樵子涧水库泄洪闸、止于柳沟闸,南自樵子涧水库大坝、泄洪渠和朱顶靠山坝,北到香浮段堤防,区域面积37.54 km2,其中井头湖洼地14.64km2、柳沟湖洼地22.9km2。洼地区内有井头大沟、朱塘大沟和柳湖大沟,有正在建设的井头泵站,还有已建的朱顶、张庄和柳沟排涝站,向淮河排水的涵洞有井头涵、团结涵;南侧有朱顶靠山坝阻挡南部丘陵区山水,由撇洪沟汇集后通过柳沟闸直排淮河。

1)井头大沟:位于井头湖洼地,上起国道东侧、至井头村北转向北到井头涵入淮河、长4.1km,由井头村北分岔至朱顶泵站、长2.6km,总排水面积18.14km2(其中洼地面积14.64km2)。2)朱塘大沟:南自靠山坝、北到张庄站,长2.7km3)柳沟:上自涧沿东、下至团结涵,长8.7km;大沟沿堤后连通至柳沟泵站,以满足抽排要求。朱塘大沟和柳沟共同承担柳沟湖排涝任务,总排水面积为25.0km2(其中洼地面积22.9km2)。

井头大沟通过朱顶干渠下穿涵洞于朱顶街东,向东通过三王路沟连通朱塘沟,过三王路向南于涧沿庄东南连通柳沟;朱塘沟与柳沟在靠山坝北侧交汇连通。

 

1.7 全县洼地情况

五河县处于淮河中游下段,地势相对低洼。这些洼地极易积涝成灾,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靠泵站抽排涝水。全县共有12片洼地,洼地总面积为449.5km2

1.7.1 井头湖洼地

井头湖洼地位于淮河南岸的香浮段保护区上游,在五河县朱顶镇境内,南起樵子涧水库大坝、泄洪渠,北、西临香浮段堤防,东至朱顶泵站排涝渠。原洼地面积17km2,香浮段改造后,退出面积2.36km2,现井头湖洼地面积14.64km2;另外,王小湖水库流域面积约3.5km2汇水需泄入井头湖洼地。井头湖洼地内自排有井头大沟(长4.1km),井头涵(2×3m×3m、底高程11.6m)为自排改建自排与抽排相结合涵洞,朱顶防洪闸(2m×2m、底高程15.5m)为朱顶泵站抽排涝水入淮的防洪闸;抽排有朱顶泵站(6台共780kw,流量8.4m3/s)和正在建设的井头泵站(5台共1250kw,流量15.0m3/s)。洼地地面高程14.016.0m,呈西南高、东北低。当樵子涧水库达设计最大水位并且仍在持续上涨又遇到淮河高水位顶托时,为保水库大坝和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启用井头湖洼地作为水库的泄水区。

 

1.7.2 柳沟湖洼地

柳沟湖洼地位于淮河南岸的香浮段保护区内下游,在朱顶镇境内,洼地西起朱顶镇街道,北临淮河香浮段保护堤,东到浮山界柳沟闸,南至朱顶靠山坝。原有洼地面积26.5km2,香浮段改造退出面积3.6 km2,现柳沟湖洼地22.9km2;另外,朱顶街至小柳村区域面积约2.1km2高地涝水也汇入柳沟湖。区内自排有柳湖大沟(8.7km)、朱塘大沟(2.7km),穿堤自排涵有张庄站涵(3m×3m、底高程10.0m)、团结涵(3×2.5m×3m、底高程11.1m),抽排有柳沟站(5台计800kw,流量7.5m3/s)、张庄站(2台计320kw,流量4.13m3/s)。洼地高程为13.516.5m,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洼地南侧的朱顶靠山坝阻挡了南部42km2丘陵区来水,使其通过柳沟闸(3×4m×5m、底高程11.5m)直排淮河。

 

1.7.3 申家湖洼地

申家湖洼地地处花园湖霍小段行洪区。流域范围东起上营南北路、北至四级站干渠和霍小段堤防、南至小溪靠山坝、西止小溪镇政府西路和花园湖圩,面积6.0km2,其中高程20.0m以下面积约5.0km2,且大部分地面低于15.0m高程;区域内建有申家湖站(3台计465kw,流量4.5m3/s)和大朱站(2台计60kw,流量0.7m3/s);申家湖站涵(2.5m×2.5m、底高程11.1m)为自排、抽排结合形式;小溪镇街道西部建有花园湖退洪闸(27×12m×H、底高程14.0m),花园湖退洪时,洼地将进水受淹,设计进洪水位19.64m。洼地边的小溪靠山坝挡截东南部18.2 km2丘陵高地来水直入花园湖。

 

1.7.4 杨庵湖洼地

杨庵湖洼地位于五河县城东,淮河北岸,怀洪新河以南,东与江苏省泗洪县(候咀走廊沟)交界,总面积49.1km2。分为三个排涝区,即北店泵站排涝区、杨庵泵站排涝区和钱家沟泵站排涝区。北店泵站排区为城市排涝区,西起新开河、南临淮河、北至怀洪新河、东止西钱家和聂浅村,面积9.4km2,含北店站(4台计597kw,流量6.3m3/s)和北店二站(4台计1000kw,流量12.0m3/s);杨庵泵站排涝区,西起钱家、聂浅村南临淮河,北至怀洪新河,东止杨庵大沟,汇水面积 21.0km2,杨庵站(6台计880kw,流量9.3m3/s);钱家沟泵站排涝区,西起杨庵大沟,南临淮河,北至怀洪新河,东止泗洪交界,汇水面积18.7km2,杨庵站(5台计800kw,流量7.5m3/s)。杨庵湖洼地地势较为平坦,呈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为13.516.5m。杨庵湖自排通过北店涵(4m×6.5m、底高程10.0m)和杨庵自排涵(3×2.2m×2.5m、底高程11.04m)排入怀洪新河,抽排钱家沟站排入淮河、其它三站均排入怀洪新河;此外,杨庵农场还建有一座排涝站(2台计110kw,流量1.0m3/s)。区内有玉带河(长1.56km)、漴河(2.54km)、北大沟(3.4km)、漴河东沟(3.24km)、红旗大沟(8.7km)、杨庵大沟(4.5km)、杨庵自排沟(2.0km)和钱家沟(2.14km)等骨干排水大沟,几条大沟已经连通;可通过打开玉带涵、东沟闸和红旗闸引取怀洪新河西坝口闸上水源对洼地区内进行水源更换和补充。此外,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尾水也通过漴东沟汇入红旗大沟等排水沟后再排入外河。

 

1.7.5 郜家湖洼地

郜家湖洼地原包括郜湖高排区、郜湖低排区和郜湖西部区域(安淮截源沟和候郜沟西段汇入张家沟的区域)三个部分,总面积86.4km2,在城区建设时调整了部分水系,即彩虹大道以西、工业九路以北区间原属郜家湖洼地的3.1km2汇入龙潭湖大沟,现郜家湖洼地面积减至83.3km2。郜湖高排区现有汇水面积13.9km2(原汇水面积17km2)通过旧县站涵排入怀洪新河;郜湖低排区汇水面积40.4km2分别通过五河泵站和安淮泵站排入淮河;郜湖西部区域涝水一部分由万庄泵站抽排规模6.2km2,另一部分面积22.8km2规模涝水排入张家沟后由新集泵站或蔡湖排入淮河或怀洪新河。在郜湖高排沟中段改线之前,郜湖东部排涝区以郜湖高排沟右岸为界分为郜湖高、低排区;高排沟中段改线完成后,现在郜家湖东部高低排区已经难以分清,基本上全部由五河泵站和安淮泵站抽排入淮河。目前,郜家湖东部洼地面积为54.3km2(包括高排区13.9km2和低排区40.4km2),其中城市规划建设区约30.5km2、农田区为23.8km2,主要由五河泵站(5000kw、流量50m3/s)和安淮泵站(930kw、流量9.6m3/s)承担排涝任务,在区域遭遇较大降水时,旧县泵站(660kw、流量8.1m3/s)可以分担部分排涝压力;万庄泵站(660kw、流量8.1m3/s)承担着郜家湖西部李八集以东区域的排涝任务,其中涉及有城市规划建设区面积3.5km2。洼地区地面高程13.5m16.5m,特别是郜家湖东部区域地势低洼、自排机会很少。区内安淮站涵(2.5m×2.5m、底高程10.0m)、五河站涵(2×3.5m×4m、底高程7.0m)、旧县站涵(2×3m×3m、底高程9.7m)和旧县东涵(2×3.5m×3m、底高程10.5m)均有自排功能,其中五河站涵兼具引翻水功能。洼地区内有龙河(长4.7km)、改线后的郜湖高排沟(长6.5km)、候郜沟(12.3km,其中西段长4.9km、东段长7.4km)、郜湖低排沟(9.87km,其中安淮站引排沟西段长3.73km、东段长6.14km)和安淮泵站引排沟(3.73km)。

 

1.7.6 张家沟洼地

张家沟洼地西起皇庙沟,东到安淮截源沟,南靠淮北大堤,北到怀洪新河右堤,总面积136km2。共分为5块洼地:(1)蔡家湖洼地:西起皇庙截源沟,东到张家沟,南自淮北大堤,北到周姚灌渠,总面积49.1 km2,其中蔡家湖站排水区28.0km2,新集站排水区21.1 km2。涝水主要靠蔡家湖高截沟、蔡家湖大沟等自排或通过新集泵站1960kw、流量20.0m3/s和蔡家湖泵站1056kw、流量12.6m3/s共同向张家沟排放。(2)赤龙涧洼地:西起皇庙截源沟,东到张家沟,南自周姚灌渠,北到双河公路,总面积42.5 km2,为许沟站排水区域,涝水主要通过许北高截沟和赤龙涧大沟自排或通过许沟泵站1570kw、流量17.0m3/s向张家沟抽排。(3)双河洼地:西起皇庙截源沟,东到张家沟,南自双河公路,北到浍南滩村庄高地,总面积6.8km2,另在怀洪新河右堤外受洼李圩保护的可耕地面积2.5 km2,共9.3 km2,涝水主要靠牛头大沟自排或通过双河泵站440kw、流量5.4m3/s向张家沟抽排。(4)郜家湖西部洼地:安淮截源沟以西郜家湖洼地总面积29 km2,包括新集泵站排区洼地和万庄泵站排区洼地。新集泵站排区洼地,面积22.8km2,东自安淮截源沟、西到张家沟、南到淮北大堤、北到五蚌公路;万庄泵站排区洼地,面积6.2 km2,东自头铺镇赵庄、西到张家沟、北到朝阳坝,南到五蚌公路。该片洼地涝水主要通过安淮截源沟自排或通过新集、万庄泵站660kw、流量8.1m3/s向张家沟抽排。郜家湖西部区域的候郜沟和张家沟是连通的,而蔡家湖洼地区的几条排水沟和张家沟也是连通的,故在抽排时,新集泵站和蔡湖泵站的抽排范围没有严格的界线范围。(5)浍南滩洼地:自浍南滩村庄高地以北到怀洪新河右堤间的所有范围,为小圩镇浍南滩村庄的全部土地,总面积1.6 km2,地面高程大都在14.0m以下,洼地无自排机会,涝水只能通过浍南滩泵站110kw、流量1.0m3/s向张家沟抽排。(6)张家沟及沿岸坡洼地面积共有4.5km2。张家沟南通过新集泵站连通淮河,北通过张家沟闸(3×4.5m×5.38m、底高程10.17m)连通怀洪新河,中间有蔡湖拦河坝并建有蔡湖闸连通。张家沟拦河坝以北形成了封闭圩堤,为两岸洼地向河道抽排涝水创造了条件。目前,张家沟封闭堤内侧建有蔡湖、许沟、万庄、双河和浍南滩等5座排涝泵站,穿堤涵有蔡湖闸(2×2.8m×2.8m、底高程12.0m)、蔡湖站涵(3m×3m、底高程11.7m)、蔡湖高排涵(2.5m×2.5m、底高程12.0m)、蔡湖高排闸(2.5m×2.5m、底高程12.0m)、许沟南站涵(3m×4m、底高程10.5m)、许沟北站涵(2.8m×2.8m、底高程10.5m)、许沟自排涵(2×3m×3.5m、底高程10.5m)、许沟高排涵(3.5m×3.5m、底高程10.5m)、双河站涵(2.6m×2.6m、底高程10.0m)、万庄站涵(2.9m×3.5m、底高程10.4m)和浍南滩涵(1.5m×1.5m、底高程13.85m)。

 

1.7.7 三冲湖洼地

三冲湖洼地位于五河县城西南部约25km处的淮河左岸、大新镇西部,其南起淮北大堤、北至洪二沟、东到蒋集大沟、西到二铺至夏家湖农场的南北大路(三铺湖与二冲湖交界线),洼地总流域面积43km2,其中五河县境洼地面积38.8km2,另外4.2km2洼地属于淮上区沫河口镇辖区。其洼地呈东西高、中间低,一般地面高程15.0 18.0m。大新西南淮北大堤内侧建有三冲泵站1705kw、流量17.6m3/s;淮北大堤穿堤涵有三冲站涵3m×3.5m、底高程11.5m)、三冲涵2×3m×3.5m、底高程11.9m

 

1.7.8 临北洼地

临北洼地位于淮河左岸的临北缕堤与淮北大堤之间,属临北行洪区,地面高程一般在16.019.0m行洪区调整后现洼地面积24.75km2;临北洼地现有新桥和兰桥两个排涝区。新桥排涝区东起唐家洼分水岭,西至临北缕堤与淮北大堤交接处(陈巷),南至临北保护堤,北临淮北大堤,排涝面积15.9km2,排涝全部通过新桥大沟排入淮河。兰桥排涝区,西起唐家洼分水岭,东至两堤交接处,南为临北缕堤,北为淮北大堤,洼地面积8.85 km2,排涝通过兰桥大沟排入淮河;兰桥大沟还承担着非汛期临北缕堤外侧生产圩区面积1.95 km2涝水的排放任务。

 

1.7.9 三铺湖洼地

三铺湖洼地西起仇冲坝,东到二铺至夏家湖农场的南北大路(三铺湖、三冲湖交界线),北到洪一截岗沟和洪二支沟,南到准北大堤,面积51.0km2。沫河口镇区划归淮上区后,五河县境属于三铺湖洼地范围的土地面积只有7.8km2,全部为临北乡所辖。

 

1.7.10 龙潭湖洼地

原龙潭湖洼地位于五河县城西,东、南到朝阳坝,北到怀洪新河右堤,西到张家沟,总面积26.9km2,在城南新区建设时调整了部分排水方向,使得现彩虹大道以西、工业九路以北区间原属郜家湖洼地的3.1km2涝水也属龙潭湖洼地排区,现龙潭湖洼地面积变为30.0km2规划区地势低洼,一般地面高程为12.8m~17.0m,龙潭湖大沟以北至怀洪新河右堤边的湖洼地,大部分地面高程在13.0m左右,低于外河正常水位约1.8m,洼地无自排机会。沿怀洪新河右堤内侧建有龙潭西、龙潭湖东和城南3座泵站;洼地西边邻张家沟东堤,并于堤上建有龙潭湖涵;龙湖大沟和黑板桥大沟是洼地区的主要汇排水大沟,两沟目前相互连通。

 

1.7.11 大圩洼地

大圩洼地四面环堤,西起香沱引河右堤,东、北到沱湖圈堤,南到怀洪新河左堤。区内总面积15.6km2,地面高程在17.0m以下。建有赵台、四陈、大圩北和大岗东引排涵,建有大李、大岗西、渔场、西坝口自排涵;四陈排涝站建在怀洪新河左堤内侧四陈庄东;城北地表水厂取水口就建在四陈泵站上游侧。四陈洼地基本上以五固公路为界,以南区域涝水排入怀洪新河,以北区域涝水排入沱湖。

 

1.7.12 漴河北片洼地

漴潼河北片洼地位于双忠庙镇,东到天井湖引河,西至高咀干渠,南靠漴潼河左堤,北临打雁刘圩堤,洼地面积21.56km2,分为打雁刘、荣渡和王小湖3个排水区。打雁刘排区为打雁刘干渠以东到小杨庄和南苗埂坝,小朱庄南路和双杨路(中)以北到打雁刘堤(西),面积4.4km2;荣渡排区为小杨庄、南苗埂坝和王小湖截源沟以东到大杨村东堤,漴潼河左堤到双杨路(中)和打雁刘堤(东),面积7.85km2;王小湖排水区为王小湖截源沟以南至漴潼河左堤,高咀干渠以东至聂圩干渠,汇水面积9.31 km2。打雁刘圩长6.5km,是天井湖周边的唯一圩堤,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有打雁刘引排涵和苗埂坝涵。此外,区内建设的荣渡和大杨村级排涝站在荣渡站排区范围,其中荣渡站抽排荣渡村庄以南堤边洼地积水,大杨站为在区内遭遇较大降水时应急抽排东部洼地涝水。

 

1.8 全县灌区建设情况

五河县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充足的水源为农田灌溉创造了条件。全县现有有效灌溉面积83.1万亩,其中多数处于怀洪新河流域范围,而毗邻淮河区域却灌溉问题难以解决。按照水源性质,既有地表水灌区,又有地下水灌区。地表水灌区中以河灌面积居多,为63.5万亩,约占总灌溉面积的74.3%;水库山塘灌溉面积约为9.6万亩,占11.6%;地下水(井)灌区面积约10.0万亩,占12%。河灌区中淮河灌区面积相对较小,仅有2.4万亩;怀洪新河香涧湖灌区面积为30.0万亩;沱河(湖)灌区面积为18.2万亩。

1.9 饮水工程建设情况

五河县现有户籍人口69.82万人,其中农村供水人口60.98万人,五河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100%,全县规模化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100%、农村地表水源供水人口覆盖比例为100%,水质达标率达100%

经过多年建设,截至2021年底,五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有双忠庙地表水厂、东刘集地表水厂、申集地表水厂、浍南地表水厂、小溪地表水厂、新集地表水厂、元集地表水厂、沱湖地表水厂;同时实施完成了城南水厂下穿淮河向南部丘陵区供水工程建设,实现了全县地表水供水全覆盖。已建的8处农村地表水厂设计供水规模44913t/d。此外,五河县城市地表水厂有2处,即城北水厂(50000T/d)和城南水厂(目前35000T/d,远期100000T/d),其总供水规模现状为85000T/d,远期为150000T/d

五河县正按照 “同水源、同水质、同水价、同管理”的四同目标,逐步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在2021年实施完成了双忠庙水厂向天井湖东岸供水和城南水厂通过管道下穿淮河向南部丘陵区供水工程后;目前正在进行城市水厂改扩建和向农村延伸联网工程设计和建设,力争于十四五期间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届时将由县城的城南和城北两处水厂制水供水,硖石、姚管、沱湖、东刘集和双忠庙等5处加压站加压,并形成淮河和怀洪新河双水源互联互通的全县统一供水用水管水保证模式,五河全县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将得以根本性的安全保障。

 

1.10 近年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自2011年起到2020年底,十年间全县共建设53个治理区,总治理面积达59.2万亩,累计投资64340万元,其中20202022年三年投入约4.5亿元。治理成效已经显现,特别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完成,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发展潜力后劲十足。目前,全县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 县域水资源情况

 

2.1 地表水资源情况

五河县19562015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41亿m3,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06亿m3

五河县境河湖众多,分布有淮河和怀洪新河两大水系;此外,还有一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和1098面山塘,地表水较为丰富。充足的过境流量为五河地表水利用补充奠定了基础保障。目前,怀洪新河流域河湖两岸地表水已得到广泛利用,除远离河湖的高岗地外,几乎所有农田都有灌溉保证;而淮河沿岸地区,因为缺少必要的提灌输水设施,则难以利用淮河水源灌溉。

由于五河县地处淮河中游下段,地势相对低洼、河湖较多、水系发达,地表水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香涧湖、沱湖和天井湖下游端以及新开河与淮河之间均建有控制闸,使得流经五河的水可以留的住;同时山西庄闸的建设,可以在沱湖水位低枯时由香涧湖向其补源,当天井湖水源不足时,可以打开黑鱼沟涵和孙湖闸通过沱天引河由沱湖向其补充水源,此外,当香涧湖、沱湖和天井湖中水源不足时,还可以通过五河泵站和新集泵站陆续向其补源。

五河县过境河流主要有淮河和怀洪新河,淮河干流吴家渡站为蚌埠闸下游的淮河控制站,集水面积12.1km2,淮河吴家渡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267亿m397%保证率径流量为45亿m3,西坝口闸为怀洪新河位于五河境内的控制站,集水面积0.64km2,怀洪新河西坝口闸多年平均来水量12亿m3。根据现状调查情况,五河县每年从淮河和怀洪新河取水约1.02亿m3,过境水资源利用率为0.37%

 

2.2 地下水资源情况

五河县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33亿m3,浅层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54亿m3,重复计算量为0.261亿m3。就全县而言,沿淮地下水分布相对较弱,一般单井出水量仅有1015 m3/h,特别是淮河南岸香浮段区域单机出水量不足10m3/h,如朱顶镇东三王路南部的柳沟湖洼地区单井出水量仅有35 m3/h;怀洪新河两岸除界沟村附近单井出水量510m3/h,其余区域单井出水量一般在1525m3/h,东刘集镇区单井出水量尤大,如夏集等村部分机井单出水量超过30m3/h

 

 

 

 

 

 

 

 

3. 县域重要水利特征参数

 

3.1 主要河湖重点节点水位流量

淮河五河段与下游洪泽湖直接相通,受蒋坝等枢纽控制,非汛期正常水位多在13.5m(废黄河高程,以下涉及水位同)左右;怀洪新河五河县境内建有西坝口闸,受西坝口闸控制,闸上目前正常蓄水位为14.8m,闸下连通洪泽湖,正常水位在13.5m左右;沱河(湖)受新开沱河闸控制,闸上正常蓄水位13.8m,闸下连通怀洪新河西坝口闸下段河道,正常水位也为13.5m左右;天井湖受天井湖引排闸控制,正常蓄水位为13.5m,其闸下连通怀洪新河下段,水位正常为13.5m。张家沟南连淮河,北连怀洪新河,中间设有蔡湖拦河坝通过蔡湖闸连通,拦河坝以北两岸堤防封闭,北段河道20年一遇设计水位为17.2m。五河县境及附近相关河湖水位特征详见下表。

      五河县境内河湖相应特征水位一览表       单位:m

序号

河湖名称

节点

X年一遇

防洪三线水位

5

20

40

设防

警戒

保证

1

淮河

吴家渡

20.45

21.8

22.6

18.5

20.3

22.6

2

临北段进口

 

 

 

 

 

21.58

3

新桥泵站

19.65

20.89

 

 

 

21.29

 

临淮关

 

 

 

17.0

19.0

21.45

4

临北段出口

 

 

 

 

 

20.96

5

三冲泵站

19.0

19.8

 

 

 

20.92

6

新集泵站

18.5

19.5

 

 

 

20.60

7

五河泵站

18.0

19.0

 

 

 

19.90

8

五河水文站

17.9

18.9

19.6

16.5

18.0

19.60

9

钱家沟泵站

 

17.4

 

 

 

19.04

10

柳沟泵站

 

17.1

 

 

 

18.62

11

浮山

 

 

 

 

17.3

18.5

1

怀洪新河

九湾

17.05

17.87

18.32

17.2

17.9

19.28

2

园集涵

16.64

17.58

18.08

 

17.51

19.00

3

张家沟涵

 

 

 

 

 

 

4

山西庄闸

15.88

17.04

17.65

15.6

17.03

18.50

5

西坝闸上

15.52

16.78

17.44

15.4

16.8

18.03

6

西坝闸下

 

 

 

15.2

16.47

17.76

7

杨庵站涵

15.27

16.34

16.94

 

 

17.51

8

天井湖闸

 

 

 

 

 

 

 

 

 

 

 

 

 

 

1

沱河(湖)

濠城闸下

17.37

 

 

 

17.9

18.27

2

沱浍引河

 

 

 

 

 

 

3

刘李站

15.63

 

 

 

16.0

18.20

4

新开沱河闸上

15.63

16.85

17.6

15.5

16.6

17.89

1

天井湖

界沟

 

 

 

 

 

 

2

天井湖闸

14.96

16.46

 

 

 

16.46

 

 

 

 

 

 

 

 

 

注:(1)据蚌埠吴家渡水文站和五河水文站最高3d平均水位资料,淮河五年一遇吴家渡水文站为20.45m,五河站为17.90m;二十年一遇吴家渡站为21.80m,五河站为18.90m;四十年一遇吴家渡站为22.60m,五河站为19.60m。吴家渡水文站距离五河水文站为73.3km

2)怀洪新河九湾水文站和西坝口水文站,警戒水位为17.9m16.8m,保证水位为19.15m18.03m;九湾水文站至西坝口水文站距离30.0km

淮河涡河口至洪泽湖段设计流量为13000m3/s,相应五河站水位为19.6m,浮山水位18.35m

西坝口闸5年一遇设计流量1450m3/s,相应闸上水位15.4m;淮河干流百年一遇洪水分洪遭遇内水40年一遇洪水分洪设计流量2550m3/s,相应闸上水位18.04m

新开沱河闸设计分洪流量2160m3/s,相应闸上水位18.01m,设计排涝流量620m3/s,相应闸上水位15.20m

天井湖出口设计流量为排涝165m3/s,相应水位为14.96m;泄洪265m3/s,相应水位为16.46m

施工期水位成果表:

淮河河道施工期(10月~次年5月)水位成果表

站名

         X年一遇

设计时段

不同频率的设计水位(m

3

5

10

20

吴家渡

 

10月~次年5

16.5

17.29

18.21

19.03

临淮关

10月~次年5

15.83

16.51

17.30

18.00

五河

10月~次年5

15.01

15.55

16.16

16.70

10月~次年2

 

15.27

15.91

 

11月~次年3

 

14.57

15.01

 

浮山

10月~次年5

 

14.75

15.38

 

11月~次年5

 

14.22

14.60

 

 

3.2 全县水库分布情况

五河县现有在册水库共35座。除陈吕水库位于天井湖东岸外,其余全部位于淮河南岸。樵子涧水库是中型水库,位于朱顶镇境内;王小湖、洪山、望山等3座小(1)型水库在朱顶镇境内,小(1)型水库——盘山水库在小溪镇境内;30座小(2)型水库中朱顶镇8座、小溪镇21座、武桥镇1座。从县境内的水库流域的地形特征看,为江淮丘陵区北缘的潜丘地形;水库大坝最大坝高不超10m;大坝全部为均质土实坝。樵子涧水库集水面积为39.70km2,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9.41m,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20.22m,正常蓄水位18.50m,汛限水位18.00m,死水位15.10m,水库总库容2480m3,兴利库容1150m3,死库容320m334座小型水库总库容1096.07m3,兴利库容595.01m3

 

3.3 五河县水利相关实用技术参数

1、降雨成果

城市暴雨资料:根据五河城北崇潼河上北店子水文站的降雨资料,推算五河县城区的设计暴雨,其多年平均三天暴雨均值为137mm,一天暴雨均值为110mm

五河县城区设计暴雨成果表

历 时

均 值

Cv

Cs

设计暴雨(mm

P=10%

P=5%

P=2%

24h

110

0.55

3.5Cv

198

241

297

3d

137

0.55

3.5Cv

236

287

355

设计暴雨:由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19845月编制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和19953月编制的《安徽省长短历时年最大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和查算表》查得五河县一天暴雨均值为112mm,三天暴雨均值为139mmCv=0.55Cs=3.5Cv。与北店子水文站降雨统计资料推算的成果基本一致。

设计暴雨采用:一日暴雨均量如下:一年一遇112mm,五年一遇172mm,十年一遇198mm,二十年一遇238mm

2、排涝模数

1)自排模数:

按照1981年《安徽省计算办法》(“70年北京对口成果”),流域面积在50km2及以下时,按24h净雨24h平均排出计算,采用公式M=αR/86.4(α为最大24小时净雨占3天净雨总量的权重,其值为84%),相应五河地区50km2及以下流域自排模数5年一遇为1.05 m3/s/km210年一遇为1.61m3/s/km220年一遇为2.07m3/s/km2

流域面积在50km25000km2时,采用M=0.026RF-0.25计算(M为排水模数,以m3/s/km2计;R3天暴雨相应的净雨深,以mm计;F为流域面积,以km2计);遇超标准情况,10年一遇排模打9折,20年一遇排模打8.5折。

2)抽排模数:

农村地区:安徽省淮河流域平原洼地农田区抽排模数原则上按3d暴雨中后2d暴雨所产生的净雨(R2d),扣除2d内平均排出计算。

M=R2d-V/F/2*86.4

=[旱地率*0.9*R+水田率*0.9*P-10-水田率*200]/172.8

根据安徽省平原洼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年来已批复的工程建设情况,农田排涝标准5年一遇抽排模数统一采用0.45 m3/s/km210年一遇抽排模数统一采用0.75 m3/s/km2

城镇地区:根据 “安徽省淮北地区除涝水文计算办法”,面积在50 km2以下时,24h降雨24h排出,城区主要生活、商业、生产、办公等区域易涝点不积水考虑。规划区净雨深按降雨量的80%计,农田净雨深按降雨量的40%计。

M=R24-V/F/86.4R24为最大24h暴雨相应的净雨深,V为水塘、湖泊的滞蓄库容)。

排涝模数规划

降雨量(mm

1年一遇

5年一遇

10年一遇

20年一遇

112

172

198

238

排涝模数(m3/s/ km2

规划区

1.04

1.59

1.83

2.20

农田

0.52

0.80

0.92

1.10

 

3、地震设计烈度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郯庐断裂带穿五河县城东侧而过。五河县在地震分区上分为两个抗震设防区,即Ⅶ度地区和Ⅷ度地区。县城以西为Ⅶ度地区,以东为Ⅷ度地区。县城以西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除东刘集镇、浍南镇和临北回族乡为0.10g外,其余为0.15g;县城以东区域(朱顶镇、城关镇东部、武桥镇东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为第二组、特征周期值0.40s

4. 防汛抢险基础知识

 

4.1 气象

气象包括: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五河县位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受东部季风气候影响,全县气候特征表现为: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但气候的过渡性及资源的变异性,也常带来旱涝、连阴雨、低温、霜冻等气候灾害。降雨量四季分布极不均匀。夏季易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偏南风,雨量集中、强度大,汛期降雨一般占年降雨量的60%70%,常易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退,北方冷高压增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易成旱灾。五河县多年(1970年~2020年)平均降水量937.5mm,全年以7月份降水量最多,19547月份降水量达到537.3mm;以12月份降水量最小,1973年、1980年都是全月未降雨。

五河县多年平均气温14.7℃,全年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7.8℃;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0.5℃;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196172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3.3℃(196925日);气温年较差为27.3℃;从旬平均气温看,全年逐旬平均气温以7月下旬最高为28.7℃,旬平均气温高于28℃的有两旬,即7月下旬、8月上旬,1月中旬最低为0—1℃,低于1℃的有4旬,即1月上旬至2月上旬。多年平均稳定通过0℃期间的积温为5390.8℃,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为4788.4℃。多年无霜期为212天,最长无霜期为240天,最短无霜期为186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6.7小时,多年平均水面蒸发1076.9mm,多年平均干旱指数1.17。受季风影响,本地区风向多变,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季多东风、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4m/s,最大月平均风速4.2m/s4月),最小月平均风速2.9m/s9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8m/s,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均风速3.4m/s

 

4.2 水文

水文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水文包括水位、流量、雨量、水质、地下水、蒸发、泥沙等内容。

水文特征分为:水位高低、水量大小、含沙量、汛期长短、结冰期和补给方式等。

五河县境内的天然水系安排水水系划分为淮河水系和怀洪新河水系。淮河水系主要包括淮河干流、樵子涧水库及34座小型水库,流域面435km2;怀洪新河水系主要包括怀洪新河、南沱河、香涧湖、沱湖、天井湖,流域面积993km2

五河县境淮河水位季节性变化比较大,受洪泽湖蒋坝控制闸控制影响,非汛期淮河水位一般为13.5m左右,近几年低枯水位只有少数年份低至12.0m以下。

五河县水文站淮河设防水位为16.5m、警戒水位为18.0m、保证水位为19.6m,蚌埠(吴家渡)保证水位22.48m、浮山保证水位18.35m(达100年一遇)。吴家渡至五河水文站河道中泓距离73.3km

吴家渡水文站5年一遇、20年一遇和40年一遇水位分别为20.45m21.8m22.6m,五河水文站5年一遇、20年一遇和40年一遇水位分别为17.9m18.9m19.6m;施工期(10月~次年5月)吴家渡水文站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水位分别为17.29m18.21m19.03m,临淮关水文站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水位分别为16.51m17.30m18.00m,五河水文站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水位分别为15.55m16.16m16.70m

五河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08亿m350%水文年水资源总量为4.72亿m375%水平年水资源总量为4.06亿m395%水平年水资源总量为3.23亿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41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22亿m3。五河县多年平均过境水量186.47亿m3,其中淮河过多年平均境水量167.2亿m3,香涧湖多年平均过境水量14.47亿m3,沱湖多年平均过境水量4.8亿m3

五河县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除淮河南岸和天井湖东岸的少部分丘陵区外,浅层地下水覆盖区域大、易于补给,适宜提取灌溉。丘陵区地表径流主要靠1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和1098面塘坝调蓄;此外,丘陵区内还建有小溪四级站、天井二级站和张姚二级站等提翻水泵站,为丘陵区补给地表水源。

 

4.3 险情、抢险和抢险原则

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

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

抢险的主要原则是:

( 1 )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 2 )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 3 )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 4 )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

 

4.4 什么是三线水位

设防水位: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已经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即江河洪水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防守。此时堤防管理单位由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阶段,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巡堤查险,并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落实。设防水位是防汛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和堤防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到达该水位时,防汛工作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的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堤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

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艰,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对于可能出现超过保证水位的工程抢护和人员安全做好积极准备。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为依据,考虑上下游、干支流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五河县境河湖设防、警戒和保证水位分别为:

淮河:临淮关17.0m19.0m21.45m—五河水文站16.5m18.0m19.6m

淮河洪峰到达预计时长:王家坝—五河/大约需要4-5天,蚌埠闸—五河/大约6小时。

怀洪新河:九湾17.2m17.9m19.28m—西坝口闸上15.4m16.8m18.03m

沱河(湖):新开沱河闸上15.5m16.6m17.89m;天井湖保证水位16.46m

 

4.5 水库特征水位与库容 

  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水库特征库容。《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中,规定水库特征水位主要有:正常蓄水位、死水位、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主要特征库容有:兴利库容(调节库容)、死库容、重叠库容、防洪库容、调洪库容、总库容等。

 (1)正常蓄水位与兴利库容。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水位,称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兴利库容,即调节库容。用以调节径流,提供水库的供水量。  

 (2)死水位与死库容。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称死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也叫垫底库容。死库容的水量除遇到特殊的情况外(如特大干旱年),它不直接用于调节径流。

 (3)防洪限制水位与重叠库容。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重叠库容,也叫共用库容。此库容在汛期腾空,作为防洪库容或调洪库容的一部分。

(4)防洪高水位与防洪库容。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防洪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此位可采用相应下游防洪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防洪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求得。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防洪库容。它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5)设计洪水位。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设计洪水位。它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洪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可采用相应大坝设计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求得。

(6)校核洪水位与调洪库容。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校核洪水位。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此水位可采用相应大坝校核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调洪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求得。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调洪库容。它用以拦蓄洪水,在满足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大坝安全。

(7)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为总库容。它是一项表示水库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可作为划分水库等级、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

 

4.6 什么叫汛期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4.7 常见的工程险情和抢护方法

一、 常见工程险情

堤防岸坡坍塌及背水坡渗水和漏洞,堤身滑坡,蚁害隐患,决口等;

水库塘坝坝顶漫溢,土坝渗漏,土坝裂缝;坝下涵洞(管)断裂,涵洞(管)漏水;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闸墩和堰身混凝土裂缝,陡坡底板掀起,消能设施冲毁;

涵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闸基渗漏、涵闸洞身渗漏、裂缝、淘刷;闸门事故;启闭机螺杆折断、闸门不能关闭等。

二、 检查识别和抢护措施

1、堤防抢护

1岸坡坍塌抢护,应以护坡、固基为主,阻止继续坍塌。根据坍塌段流速大小、冲刷部位及现场防汛器材供应条件,采用不同的抢护措施。常用消坡加戗、植物防护、顶部防浪、腰部防冲、底部固基等措施。

2背水坡渗水和漏洞抢险

堤防背水及坡脚附近出现大面积窨潮,并渗出清水的现象,谓之渗水,也叫散浸。当渗水进一步发展,坡面渗出浑水,贯穿堤身形成集中渗漏通道时,谓之漏洞

渗水是因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堤身浸润线抬高,渗流在背水坡逸出;堤身土质透水性大;或施工压实质量差、堤身断面单薄、背水坡过陡等引起。

漏洞是因堤身有隐患(如獾、鼠、白蚁洞等);新旧堤、施工界段处结合不良;堤身土粒流失,渗水集中等引起。

渗水和漏洞,总的抢护原则是:前截(堵)后导(渗)降低浸润线,减少渗流压力,增强堤身的稳定性。

抢护渗水的措施有:临河截渗,桩柳前戗截渗及背水坡导渗(开沟导渗或砂石、土工布反滤层法)。

漏洞的抢护:堵塞洞口通常用抛散土或土袋堵漏、软楔或铁锅堵漏临河月堤等。当无法在临河堵漏时采取背水坡导渗排水,防止漏洞扩大,变浑为清,引出清水。

抢堵漏洞以在迎水坡直接堵塞进水口最为有效。但必须先查明进口位置、大水和漏洞数量。一般在白天撒稻草查看水面上有无漩涡,投石灰看出水口有无颜色;晚上用手脚探测出水口水温(清水比浑水凉)或用嘴辨味,判明漏的清水还是浑水。漏洞以出现浑水为危险。

抢护漏洞须注意:切忌在出水口堵塞洞口,否则漏洞愈堵愈大或在附近出现新的漏洞,而只能用反滤方法,使浑水变清;做反滤围井或进口堵漏时,切忌在堤脚附近打桩,防止因震动而进一步恶化险情。上述两项都是违反前截后导原则,导致漏洞扩散,造成堤防失事的严重教训。此外,临河堵漏还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漏洞封堵后要勤检查,防止新的险情发生。

3决口的堵复

汛期堤坝出现或刚发生溃决时,应因地制宜组织力量全力抢堵,堵口工作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较小的决口,应在洪峰过后立即抓紧堵复。汛期堵复有困难的决口,可考虑留待汛后进行。若河道多处决口,则应本着 “ 先下游后上游,先小口后大口 ” 的堵复原则,具体安排实施。但不论何种情况,为避免扩大灾情,减小损失,一旦发生堤坝溃决,都应及明采取如下两项临时措施:

A 、溃水归槽:在决口的最下游地区扒口,使溃水及时归槽,避免下游地区溃水水位壅高,或造成其他地段堤防的溃决。

B 、盘筑裹头:当口门溜势稍缓,即应抓紧推枕抛石盘筑裹头,防止口门两端扩大,增加灾后堵口的工作量。

2、 水库塘坝抢险

1坝顶漫溢抢险

坝顶漫溢常因原设计标准偏低,或暴雨集中,洪峰流量过大,库容容纳不下,水位超过了坝顶;溢洪道、泄洪洞尺寸偏小,或被堵塞;下游河道淤积、湖围垦围养过度、行洪障碍多,限制了河道泄洪能力,满腔水宣泄不及,库水猛涨等。

抢护措施是:事先掌握水文预报,加强水库控制调度,合理预泄腾空库容;上游分洪截流,减少进库流量;下游清除行洪障碍,增加河道泄洪能力;加宽溢洪道的断面或降低溢洪道底坎,清除溢洪道,泄洪洞进水口漂浮物,增大水库。

泄洪能力。根据上游水情预报,堤顶有漫溢危险时,应及时抢筑子埝,增加挡水高度。根据现场能提供的防汛材料,子埝型式有土料(土袋)子埝,木板或埽捆子埝或可利用防浪墙作子埝迎水面,在防浪墙背面填筑子埝。

2土坝渗漏抢险

土坝渗漏有坝基渗漏,坝体渗漏和绕坝渗漏。土坝渗漏抢险护原则:前截后导,以截为主,切忌在下游封堵。

当水库蓄水后,无论山坡、坝体或坝基,总有一些渗水出现,有些渗水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有些则属发展性的,应予及时抢护。还有某些渗水现象,虽暂无问题,但当库水位继续升高后,渗水情况加剧。因此,对各种渗水现象必需正确判断区别对待。

正常渗漏与非正常渗漏的识别

正常渗漏的渗水经过批滤排水设施排出渗水量小、水质清,不带土粒;渗流逸出部位的渗透坡降小于临界坡降,坝体、坝基不发生管涌或流土等渗透变形。

非正常渗漏的渗流量大、集中,随水位升高而扩大;水质浑浊或明显地含有大量土粒;排水体受堵,反滤料失效(包括渗出红色胶体絮状物质的氢氧化铁,俗称铁锈水);因渗透坡降过大,渗流逸出年出现冒水翻砂现象等。非正常渗漏导致坝体、坝基发生管涌、流土或脱坡,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

管涌与流土的区别

坝体或地基土体,在渗流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的现象,谓之渗透变形。渗透变形有管涌和流土两种形式。管涌指土层中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粗颗粒孔隙中被带走或冲出的现象。管涌对土坝的危害,一是被带走的细颗粒,如果堵塞下游反滤排水体,将使渗漏情况恶化。二是细颗粒被带走,使坝体或地基产生较大沉陷,破坏土坝的稳定。

流土指渗流作用下饱和的粘性土和均匀砂类土,在渗流出逸坡大于土的允许坡降时,土体表层交南时被渗流顶托而浮动的现象。流土常发生在闸坝下游地基的渗流出逸处,而不发生于地基土壤内部。流土发展速度很快,一经出现必须及时抢护。

管涌、流土的抢护原则是:降低渗流出逸坡降,减少渗流压力,增强坝体或地基土的抗渗能力。

3)土坝裂缝抢护

土坝裂缝较为常见。按其走向可分加种:龟状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内容裂缝。

当坝面发现裂缝后,先查明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和走向等;注意观测裂缝的发展变化,分析裂缝的原因和性质;制订处理方案,尤其是贯穿坝体的横向裂缝、内部水平裂缝和脱坡裂缝的处理。同时要控制好库水位和对裂缝的临时保护措施。常用抢护方法一是开挖回填法,二是充填灌浆法。

4)坝下涵洞(管)抢护坝下涵洞(管)常用两种出险类型。

一是涵洞(管)断裂,二是涵洞(管)漏水。前者常常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断裂,或洞身承受不均匀或集中荷载引起的断裂及施工质量并非引起的断裂。常用地基加固、加强洞身结构强度、沥青麻丝嵌缝处理预制混凝土管接头断裂等方法加以抢护。涵洞(管)漏水多数系裂缝造成,但施工质量差,防渗处理不当,或使用材料性能不好,也会引起漏水。目前常用的抢护方法有:开挖处理,局部堵漏、灌浆处理、内衬混凝土或钢筋丝网喷水泥砂浆。

3、涵闸抢险

涵闸往往是防汛抢险中的薄弱环节。由于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工程老化、水情的变化、维修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均可能产生渗漏、冲刷、裂缝等险情。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都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毁坏。

1当出现涵洞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常用临河堵塞、布蓬堵漏、灌浆、背水导渗等方法抢护;当建在砂土地基上的涵闸发生闸基渗漏时,汛期常在下游采用反滤导渗,降低渗压等方法抢护;当涵闸洞身渗漏,仍可本着 “ 上截下导 ” 的原则进行抢护采用临河围堰、反滤围井等方法处理。

2闸门事故抢险。出现类型一是启闭机螺杆折断,二是闸门不能关闭。

在涵洞没有泄漏的情况下发生螺杆折断时,可由潜水员下水探清闸门卡阻原因及螺杆断口位置,并用钢丝绳系住原闸门吊耳,利用卷扬机绕转钢丝绳开启闸门,待露出折断部位后进行拆除更换。

当事故发生时,若闸门已有较大漏水。可先抛置土袋,后用沉放钢筋网方法封堵进水孔口,然后派潜水员按上述方法处理并列换折断螺杆。处理完毕,撤走钢筋网及土袋后,进行闸门启闭试验。

当涵闸闸门发生事故,不能关闭或涌完全关闭,或闸门损坏大量漏水,必须抢修时,应采用以下应急措施:

3钢、木叠梁 如设有事故检修闸门门槽而无检修闸门时,可将临时调用的钢、木叠梁逐条放入门槽,如不能堵漏而又情况严重时,可再将土(砂)袋沉放在闸门前后,堵塞孔口。

4钢筋网堵口 钢筋网用直径 10-14mm 钢筋编织,间距不大于 20cm 。另选几根较粗的钢筋作为骨架。借以增加刚度。钢筋网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长度和宽度均应大于进水口的两倍以上。沉堵前,先架浮桥作通道。在进水口前扎滔排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排上将钢筋网沉下。等盖住进口后,随即将预先准备的麻袋、草袋抛下,堵塞网格。若漏水量显著减少,即为沉堵成功。根据情况,如需止水闭气,可在土袋堆体上加抛散土。

5钢筋混凝土管封堵 当闸门不能完全关闭时,采用直径大于闸门开度 20-30cm ,长度略小于孔净宽的钢筋混凝土管。管的外围包扎一层棉絮或棉毯,用铅丝捆紧,混凝土管内穿一根钢管,钢管两头各系一条绳索,沿闸门上游侧将钢筋混凝土管缓缓放下,在水平水压力作用于下将孔封堵,然后用土袋和散土闭气断流。

 

4.8 洪水的类型及特点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山区河流沟谷中的饱含泥、石、水的液固两相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突发性特殊洪流。暴雨或()冰雪融水是其发生有诱因。按其固体物质构成不同可分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等三类。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沟谷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堆积物;沟谷地形陡峻、比降很大,有暴雨或冰川和高山积雪强烈融化的时期;在地区方面,泥石泥主要在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活动强烈,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突发性山地自然灾害。  

垮坝洪水包括:水库垮坝和堤防决口所形成的二类洪水。这两类既与气象因素有关又与人为因素有关。

水库垮坝洪水的突发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流速大,往往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特别是人员伤亡。

堤防决口是:由于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堤防质量有问题,或者因人为设障壅高水位而造成漫或溃决洪水。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有发生。

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2)、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5.水利知识点 

 

5.1 相关水利专业名词

地下水:指存在于地表面以下岩土孔洞与缝隙之间的水。

典型年:指在较长的水文系列中,具有代表性径流特征的丰水、平水、枯水年份。水量平衡:指一个流域、地区或一个水体在任一时段内(如时、日、月、年等)输入水量(即来水)扣除输出水量(即去水)等于该范围的蓄水变量,也即水循环过程的收支平衡关系。

径流调节:指通过水库来控制河道流量变化,使之按各用水部门的需要调节分配河川径流过程。

水文资料:指从实地调查、观测及计算研究所得与水文有关的各项资料。例如降水量、蒸发量、水位、流量、含沙量等,以及从这些资料求得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总量、过程线和等值线等。

水文调查:为了水文分析计算、水利规划、水文预报以及其它工农业生产部门的需要而进行的野外查勘、试验,并向有关部门搜集资料的工作。其目的是补充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之不足。调查内容包括:水文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土壤含量、下渗等),气候特征(降水、蒸发、气温、湿度、风等),流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质、水系、分水线、土壤、植被等),河道情况(河宽、水深、弯道、建筑物等),人类活动(水利、水土保持 措施、土地利用、工农业用水等)以及水旱灾情,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另外,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专门的目的,也可以组织专门的水文调查,例如洪水调查,主要是查清历史洪水的痕迹、发生的日期和情况以及河道情况、估算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发生的频率等。

水文年鉴:供各有关部门参考用的,分年刊印的各省、流域、水系水文整编资料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刊布说明,测站一览表与分布图,测站的考证资料,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地下水位等资料。一般均整编成逐日平均值表、月统计表、综合过程线图、等值线图等。 

水文特征值:研究水文变化的定量值。用以表示一定时段(日、月、年、多年)内的水文要素的特征,如最大、最小、平均值等。常用的水文特征值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径流系数等。有的把水文特征值再经过统计处理后所得的一些参数如均值X、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等,也统称水文特征值。为区别干前者,工程上称它为水文统计参数。

水能规划:指开发水能资源的专业规划。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水能资源特点和电网需求制定水能开发的方式、规模和程序。

水能计算:指水电站出力和发电的各种计算公式。

丰水期:指江河水流主要依靠降雨或融雪补给的时期。一般是在雨季或春季气温持续升高的时期,这时河中水量丰富,延续时间长。

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水电站在多年内每年发电量的平均值。通常说的水电站年发电量,即年发电量的多年平均值,它是反映水电站效益的动能标准之一。

季节性电能:指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中,扣除年保证发电量后那一部分电量。水电站水头:指水电站上下游进出口处水体的单位能量差。单位以m计。

地面径流:指降水后除直接蒸发、植物截留、渗入地下、填充洼地外,其余经流域地面汇入河槽,并沿河下泄的水流。地面径流又由于降水形态的不同,可分为雨洪径流与融雪径流。前者是由降雨形成的,后者是由融雪产生的。它们的性质和形成过程是有所不同的。

流域平均雨量:又叫面雨量。水文工作中常需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算术平均法和垂直平分法(又叫做泰森多边形法),也有用绘制等雨量线图来推求的。

灌溉管理:指村灌区经营管理的总体。包括:用水管理、工程管理、经营管理和组织管理。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水的经济效益,延长工程寿命,降低灌溉成本,不断进行灌区技术改造,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水污染: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废水和废物。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日积月累,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就会污染水质,影响自然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节水措施:1、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做到一水多用。2、分系统供水,饮用水和杂用水分别用不同系统供水。3、采用节水型设备。

水文情势:指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各水文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包括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一次洪水的流量过程、一年的流量过程、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等。

水电站引用流量:亦称水电站工作流量。指水电站单位时间内通过建筑物和水轮机用来发电的水量。单位m3/s

水电站保证出力:指符合设计保证率要求的某一枯水时期的平均出力。它是确定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能可靠承担负荷的能量额及其本身装机规模的依据之一。

水电站设计保证率:指水电站正常发电的保证程度。水电站受河川径流多变的影响,遇来水不利的年份,发不出设计要求的出力和电量,这种可靠程度通常用保证率来表示。水电站设计水平年:在规划水电站的兴建时间与规模时,应研究起所在电力系统某一远景年份预测的电力负荷平均的要求。这个远景年份就称作水电站设计负荷水平年,简称水电站设计水平年。

水电站装机容量:指水电站全部机组额定容量(发电机铭牌出力)总和。单位为kw。一般由工作容量、备用容量和重复容量组成,表示水电站规模大小的一个主要参数。

河流梯级开发:在一条河流的干、支流上建设二个以上闸、坝等水利工程、互相联系,联合运用,以充分开发利用这条河流的水利资源,称为梯级开发。

水资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称为水资源。它们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淡水资源,就是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的河川径流量。淡水湖泊量及可开采的地下水量。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到20世纪90年代初,河流水能是人类大规模利用的水能资源;潮汐水能也得到了较成功的利用;波浪能和海流能资源则正在进行开发研究。

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分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两类。如果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相重合,称为闭合流域;如果不重合,则称为非闭合流域。平时所称的流域,一般都指地面集水区。

流域面积:亦称受水面积或集水面积。者流域周围分水线与河口(或坝、闸址)断面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习惯上往往指地表水的集水面积,其单位以km2计。在水文地理研究中,流域面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据。自然条件相似的两个或多个地区,一般是流域面积越大的地区,该地区河流的水量也越丰富。

河床:河谷中平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又称河槽。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的槽形。纵剖面,在山区较陡,深槽与浅滩交替,多跌水、瀑布;平原区坡度较缓,微有起伏。平面形态:山区河床多狭窄顺直,岸线因山嘴突出而呈犬牙交错;平原区河床多弯曲或分汊。河床纵剖面是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该纵剖面的发展,受河流侵蚀基准面的控制。河流的下切面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平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影响河床纵剖面发展的因素有气候、构造、岩性及环境变迁等。

河长:指从河口到河源(河流上游最初具有表面水流形态的地点)的河道水面中心线的距离。在工程设计上所指的河长,常是某一河段的距离。

分水岭: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高地。可以是山地、高原或是微有起伏的山丘、平原。分水岭上最高点的连线称分水线。分水岭有对称与不对称两类,对称的,分水线位于分水岭中央;不对称的,分水线偏向一侧。通常见到的是后者。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两坡构造岩性不同或两侧流域的侵蚀基准面不同造成。分水岭有从侵蚀后退快的一侧向侵蚀后退缓慢一侧移动的现象称分岭迁移。

比降:亦称坡降、坡度。指水面水平距离内垂直尺度的变化。以千分率或万分率表示。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程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相比,称之为水面的纵比降。由于地球自转和河道弯曲处离心力的作用,河道横断面的水面也不平,左右岸水面的高程差与之相应断面的河宽之比,称之水面的横比降。

古河道: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后因河流他移而废弃的河道。引起河流改道可因构造运动抬升或下降,冰川、崩塌、滑坡将河道堰塞,或因人工另辟新河等原因。构造运动可使河流大规模改道,构造抬升可使废弃河道露出地面,而下降的因堆积作用旺盛,将河道掩埋,形成埋藏型古河道,如中国华北平原地下埋藏着古黄河、古海河等古河道。河流本身作用引起的改道多发生在平原地区,由于堆积作用旺盛,使河床逐渐淤浅升高成为地上河,当河流决口后,河流循新槽流去,原河道被废弃成为古河道,在地表留下条带状高地,形成裸露型古河道。裸露型古河道可在野外直接追索,也可根据遥感影像判读;埋藏型古河道则需借用钻探、物探等方法以及对沉积物岩性来确定。对古河道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河床演变的特征与规律,对寻找地下水、砂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漫滩沉积大多具二元结构,下部是河床相沉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河漫滩的主要类型有:河曲型河漫滩,发育于弯曲型河段。常在凸岸堆积为滨河床沙坝、迂回扇等。汊道型河漫滩,为在汊道型河段中形成的浅滩及其附属的沙坝、沙嘴等。堰堤型河漫滩,发育于较直型河段,形成天然堤。平行鬃岗型河漫滩,为堰堤型河漫滩与河曲型或汊道型河漫滩的过渡类型,表现为一系列平行鬃岗系统,鬃岗之间为浅沟、洼地或湖泊。

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受河流下切侵蚀和堆积交替作用,河床加深,使原来的河漫滩抬高到洪水以上,从而使靠河一侧形成了陡坎的河流阶地。

水准点:指在高程控制测量时埋设的高程控制点标志。由于水准点组成的高程控制网称水准网。标定水准点位置的标石和其他标记,统称为水准标记。

标高:亦称高程。指地面点沿法线或重力线方向至高程基准面的高度,即测量点与设计的水准基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地物是知地面上各种人为的或天然的固定物体,如河渠、房屋、道路等。地貌是指地表面倾斜缓急、高低起伏的形状,如山头、洼地、山谷等。

悬移质:指悬浮在河道流水中、随流水向下移动的较细的泥沙及胶质物等。推移质:指在水流中沿河底滚动、移动、跳跃或以层移方式运动的泥沙颗粒。含沙量:指单位水体所含悬移质干泥沙的重量,其单位为每立方米浑水中含泥沙公斤数(kg/m3)

勘测:指查勘、勘探和测量工作的总称。

测量:指使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量出地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形状及位置缩绘成图。

径流:由于降水而从流域内地面与地下汇集到河沟,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的统称。可分地面径流、地下径流两种。径流引起江河、湖泊水情的变化,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径流模数等。

径流的路径怎样?

径流从雨水到达地面起直到进入河槽所经过的路径有三条:一是从地面上流到河槽中的水流,称为坡面径流地表径流;二是渗入土壤中的水经过表面土层横向流动到河槽的水流,称为壤中流表层流;三是渗入土壤并渗到地下水位,如地下水位与河流河槽相交或相通,这种地下水便增长,最后成为地下水流(亦称基河旱季径流),注入河槽中。

流速:指单位时间内水体移动的距离,单位为m/s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单位为m3/s

降雨量: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以及由水汽凝结成的露、霜等总水量,其单位为mm

降雨强度:指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mm/分或mm/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5mm,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mm;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4.9mm,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24.9mm;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29.9mm,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49.9mm。暴雨的定量标准,各地并不一致,视具体情况而定。气象上大致规定暴雨按强度分三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mm,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50mm;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mm,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00mm;特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mm,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250mm

降雪等级标准: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mm为小雪,1.33.7mm为小到中雪2.54.9mm为中雪,3.87.4mm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mm为大雪,7.514.9mm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mm为暴雪。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mm为小雪,0.51.9mm为小到中雪,1.02.9mm为中雪,2.04.4mm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mm为大雪,4.57.4mm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6mm为暴雪。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mm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mm,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mm

水文年:指与水文情况相适应的一种专用年度。水文年度的开始日期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1)选择供给河流水源自然转变的时候,即从专靠地下水源转变到地面水源增多的时候;(2)根据与地面水文气象相适应的时候,即选择降水量极少,地表径流接近停止的时候。因此,每一水文年度的开始日期是不同的,但为便于整编计算起见,实际划分时仍以某一月的第一日作为年度开始日期。

蒸发:指水或雪转化成水汽的一种物理过程。

汛期: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或周期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水位流量上涨时期。

枯水期:亦称枯水季。指流域内地表水流枯竭,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水源的时期。在一年内枯水期历时久暂,随流域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而异。

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石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土体中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山体者称山崩。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滑坡:土体、岩块或残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滑坡。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动体;下滑的底面称为滑动面。滑坡多发生在25°50°的斜坡上。根据研究,约有10余种地层最容易发生滑坡,称为易滑地层。

水利工程: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影响面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 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淹没、浸没、移民、迁建等不利的一面。为此,制定水利工程规划,必须从流域或地区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以期减免不利影响,收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佳效果。②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投资多,技术复杂,工期较长。

如何编制洪水风险图:编制洪水风险图的方法有三种:历史洪水调查;洪水演进的水力学模型实验;利用计算机对洪泛区洪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历史洪水调查主要为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当事人与现场洪痕查访。这显然是必要的,但不易得到完整而定量的结论。水力学模型可以得出较直观的结果,但受模型率及投资、周期等条件限制,不可能大面积推广。随着大容量的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对泛区洪水的数值模拟及预测技术取得了迅速进展,其方法是将地形高程、城镇分布、河道、堤防、公路、铁路、桥梁等各种阻水建筑物的位置、走向等自然地理信息与降雨洪水等水文信息输入计算机,模拟洪水在泛区的演进及堤坝溃决等况。目前我国水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自行开发的二维不恒定流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应用于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什么是洪水风险图?它有何作用?

洪灾损失不仅与淹没范围有关,而且与洪水演进路线、到达时间、淹没水深及流速大小等有关。洪水风险图就是对可能发生的超标准洪水的上述过程特征进行预测,标示洪泛区内各处受洪水灾害的危险程度。根据该图并结合泛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做到:合理制定洪泛区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在风险大的区域出现人口与资产过度集中;合理制定防洪指挥方案,避免临危出乱;合理确定需要避灾的对象,避灾的目的地及路线;合理评价各项防洪措施的经济效益;合理确定不同风险区域的不同防护标准;合理估计洪灾损失,为防洪保险提供依据。

 

5.2 水利工程的特点

①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单项水利工程是同一流域,同一地区内各项水利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工程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单项水利工程自身往往是综合性的,各服务目标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矛盾。水利工程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也是紧密相关的。规划设计水利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系统地、综合地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到最为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

②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水利工程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生影响,而且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规划设计时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充分估计,努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③工作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都是在难以确切把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和运行的,它们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渗透力、冲刷力等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更为复杂。

④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随机性,根据每年水文状况不同而效益不同,农田水利工程还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影响面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 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淹没、浸没、移民、迁建等不利的一面。为此,制定水利工程规划,必须从流域或地区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以期减免不利影响,收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佳效果。

⑤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较长,投资多,兴建时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进行。

 

5.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指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的各种具有公共职能的设施。

一、常见的农田水利设施:

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涵洞,斗门,提水站,节制闸,进水闸,泄洪闸,渠道,U渠,梯形渠道排涝站,倒虹吸,跌水,下田涵,窨井,谷坊,输水管道,农桥小型土坝,混凝土坝等。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一)、常见的农田水利设施:

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涵洞,斗门,提水站,节制闸,进水闸,泄洪闸,渠道,U渠,梯形渠道排涝站,倒虹吸,跌水,下田涵,窨井,谷坊,输水管道,农桥小型土坝,混凝土坝等。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

2、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属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

灌溉保证率:预期灌溉用水量在多年灌溉中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年数的出现机率。又称灌溉设计保证率。

 

 

 

 

 

 

 

 

 

 

 

 

 

 

 

 

 

 

 

 

6.应急响应级别及行动内容 

 

6.1 Ⅰ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

1、某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2、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3、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4、重要大型水库发生垮坝;5、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特大干旱;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极度干旱。

(二)、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参加。视情启动国务院批准的防御特大洪水方案,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中央慰问及派工作组的规定派工作组赴一线慰问、指导防汛抗旱工作。情况严重时,提请中央常委会听取汇报并作出部署。国家防总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国家防总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报道汛(旱)情及抗洪抢险、抗旱措施。财政部为灾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国家防总办公室为灾区紧急调拨防汛抗旱物资;铁路、交通、民航部门为防汛抗旱物资运输提供运输保障。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卫生部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国家防总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流域防汛指挥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启动级响应,可依法宣布进入本地区的紧急防汛期,按照国家《防洪法》的相关规定,行使权力。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动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化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或驻点具体帮助重灾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家防总。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6.2 Ⅱ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

1、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2、一个流域发生大洪水;

3、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

4、一般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发生垮坝;

5、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或1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

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

7、一座大型以上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二)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副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单位派员参加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分管领导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国家防总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的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出由防总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国家防总办公室不定期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

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卫生部派出医疗队赴一线帮助医疗救护。国家防总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做好洪水预测预报,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根据情况,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行使相关权力。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加强抗旱工作。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相关省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国家防总。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6.3 Ⅲ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

1、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洪涝灾害;

2、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较大洪水;

3、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出现重大险情;

4、大中型水库出现严重险情;

5、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中度以上的干旱灾害;

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中度干旱;

7、一座大型城市发生严重干旱。

(二)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秘书长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国家防总办公室在24小时内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指导地方防汛抗旱。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加强汛(旱)情监视,加强洪水预测预报,做好相关工程调度,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协助防汛抗旱。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布防或组织抗旱,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具体帮助防汛抗旱工作,并将防汛抗旱的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和国家防总。省级防汛指挥机构在省级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赴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6.4 Ⅳ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

1、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一般洪水;

2、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轻度干旱;

3、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出现险情;

4、大中型水库出现险情;

5、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因旱影响正常供水。

()Ⅳ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旱情的监视和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加强汛情、旱情监视,做好洪水预测预报,并将情况及时报国家防总办公室。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按照预案采取相应防守措施或组织抗旱;派出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并将防汛抗旱的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家防总办公室。

 

 

 

 

 

 

 

 

 

 

 

 

 

 

 

 

 

 

7.水利工程附表 

 

 

 

 

 

 

 

 

 

 

 

 

 

 

 

 

 

 

 

 

 

 

 

 

 


附表五河县河湖堤防现状统计表

序号

圩堤名称

防洪标准

(X年一遇)

长度

(km)

保护面积

(km2)

顶宽

(m)

堤顶高程

(m)

边坡

保证水位(m)

1

淮北大堤

100

67.2

 

8

24.40-20.50

1:3

五河站19.60

2

临北段保护堤

20

17.62

24.15 

5

23.08-22.46

1:3

五河界21.58

3

花园湖保护堤

20

1.95

五河5.0

5

21.73-21.69

1:3

退洪闸20.38-19.64

4

香浮段保护堤

20

21.87

37.54

5

21.4-20.26

1:3

五河站19.60

5

怀洪新河堤

淮河分洪碰40年一遇内水

104.16

 

6.0-8.0

21.5-19.4

1:3

西坝口闸上保证水位18.03

6

南沱河

20

23.88

 

4

19.3

1:2.5

新开沱河闸上18.23

7

沱湖圈堤

20

45.93

 

6

20.2-19.62

1:3

新开沱河闸上18.23

8

打雁刘圩

20

7.8

10.44

6

17.8-17.5

1:2.5

 天井湖闸上16.46

9

朱顶靠山坝

20

10.3

 22.9

5

20.28

1:3

 

10

张家沟圩

20

12.18

 

4.0-6.0

19.3

1:2.5

 

11

浍沱引河堤

20

3.12

 

 

19

 

 

12

小溪靠山坝

5

8

5.0

3.0-4.0

17.5-19.0

1:2

 

1

临北生产圩

5

4.79

2.08

 

19.5

 

 

2

毛滩生产圩

5

5.32

3.5

 

19

 

 

3

小香圩

5

4.3

4.44

 

19

 

 

4

香北圩

5

4.5

1.48

 

18.5

 

 

5

洼李圩

5

1.9

1.59

 

17.5

 

 

6

小岗坝

5

2.4

2.25

4

18.5

1:3

 

合计

 

347.22

 

 

 

 

 

附表五河县沟河现状统计表

洼地序号

所在洼地

沟序

排水沟

名称

所在流域

长度(km)

排涝

面积(km2)

排涝

流量(m3/s)

断面尺寸

底宽(m

沟深(m

边坡

比降

1

临北

(1)

兰桥大沟

淮河

5.5

8.85

9.3

5.0-10

2

1:2

1/10000

(2)

新桥大沟

7.5

15.9

16.7

6

2.4

1:2

1/10000

2

三冲湖

(3)

三冲大沟

淮河

3.8

43

45.2

6.0-9.0

2.6-4.5

1:2

1/10000

(4)

沫冲引河五河段

11.8

26.4

27.7

3.0-4.0

2.4-4.5

1:1.1

 

3

浍南

(5)

淮浍截源沟

 

9.4

27

28.4

4

4

1:1.7

1/10000

(6)

皇庙大沟

怀洪新河

13.3

61.5

64.6

10-20

3.5

1:2

1/10000

(7)

大洪沟(年庙沟)

14.8

55.9

58.7

10

6

1:2

1/10000

(8)

蔡大沟

8

18.8

19.7

4-5

3

1:2.5

1/10000

(9)

坡西沟

9

12.9

13.5

6-9

3.5

1:2

1/10000

4

张家沟

(10)

张家沟

淮河

11.5

136

142.8

25

2.9-1.1

1:2

 

(11)

蔡家湖大沟

12.5

39.6

41.6

5.0-13.0

1.5-2.8

1:2

 

(12)

蔡家湖高排沟

9.4

9.5

10

6

1.5-1.9

1:2

 

(13)

赤龙涧大沟

10

42.1

44.2

8-14

1.6-2.8

1:2

 

(14)

许北高排沟

12.4

17.2

18.1

8

1.5-2.3

1:2

 

(15)

双河沟

2.7

6.8

7.1

6

1.4-2.2

1:2

 

(16)

安淮截源沟

10

29

30.5

9

1.6-2.2

1:2

 

5

郜家湖

(17)

郜湖高排沟

淮河

11

9.3

9.8

10-18

1.4-1.6

1:2

1/14000

(18)

龙河

4.7

5.1

 

25

4-5

1:2.5

 

(19)

郜湖低排沟

10.7

49.7

52.2

6-22

1.5-1.8

1:2

1/5000

(20)

侯郜大沟

10.9

17

17.9

6-10

1.3-1.5

1:2

1/3500

6

龙潭湖

(20)

龙潭湖大沟

怀洪新河

8.7

17.5

18.4

4-7.5

2.1-2.4

1:2

1/10000

(21)

黑板桥大沟

3.3

12

12.6

8

3-3.5

1:2

1/10000

7

杨庵湖

(22)

玉带河-漴河

淮河

4.6

9.4

9.9

16-30

 

0-1:1

1/10000

(23)

杨庵大沟

9

39.7

41.7

4-9

 

1:2

1/10000

8

花园湖

(24)

小溪撇洪沟

淮河

8

15

15.8

8

 

1:2

 

9

申家湖

(25)

申湖沟

淮河

2.5

7.6

8

3

 

1:1.1

1/10000

10

井头湖

(26)

井头大沟

淮河

4.5

17

17.9

4-10

 

1:2

1/10000

(27)

樵子涧水库溢洪渠

3.2

40

 

8-15

 

1:2

 

11

柳沟湖

(28)

朱塘大沟

淮河

2.74

15

15.8

5

 

1:2

1/10000

(29)

柳湖大沟

8.7

13

13.7

8

 

1:2

1/10000

(30)

朱顶撇洪沟

10.1

70

104

8-10

 

1:2

 

12

浍北

(31)

董庙沟

怀洪新河

5

24

25.2

10

3

1:1.5

1/10000

(32)

沈塘沟

9

16.1

16.9

7

3-5

1:2

1/10000

(33)

潘赵高截沟

3.7

9.5

10

3

2

1:1.5

1/10000

(34)

周丁高截沟

3.8

10.5

11

3

2.5

1:1.5

1/8000

(35)

浍沱引河

9.8

32.6

34.2

6

5

1:1.5

1/10000

(36)

曹庙沟

5

16.5

17.3

5

4

1:1.5

1/10000

13

马拉沟

(37)

马拉沟

怀洪新河

13.4

52.9

55.5

8

3

1:2

1/10000

(38)

珠龙沟

9.2

20

21

8

3.1

1:2

1/10000

14

 

(39)

四陈排水沟

 

3.65

15.6

 

6

3

1:2

 

15

南沱河

(40)

团结沟

怀洪新河

5.52

15.05

15.8

5

2.1

1:2

1/10000

(41)

马沱沟

4.8

14.4

15.1

 

 

1:1.5

1/10000

(42)

张集运河

7.8

23.5

24.7

10

3

1:2

1/10000

(43)

施家沟

4.2

12

12.6

 

 

1:1.5

1/10000

(44)

直沟

10.2

16.3

17.1

5

3.2

1:2

1/10000

(45)

北赵圩沟

4.5

9

9.5

 

 

1:1.5

1/10000

16

沱湖东

(46)

胡集高截沟

沱湖

3.8

17.3

18.2

5-8

3.5-4.0

1:1.5

1/10000

17

沱湖东

(47)

黑鱼沟

沱湖

4.3

22.84

24

6

2.5-1

1:1.5

1/10000

18

漴潼河北

(48)

王小湖大沟

怀洪新河

2.8

7.5

7.9

3.5

1.7

1:1.5

1/10000

天井湖西岸

(49)

洪交界沟

怀洪新河

9.2

18.79

19.7

6

2.8-3.5

1:2

1/10000

19

朱圩洼地

(50)

朱圩大沟

怀洪新河

6

15.5

16.3

5

2

1:2

1/10000

 

 

 

 

附表五河县涵闸工程现状表

序号

闸名

类别

结构形式

所在位置

所在

乡镇

孔数()

闸孔尺(宽×高)(m)

闸底板高程(m)

堤顶高程(m)

设计水位

设计最大流量(m3/s)

外河(m)

内河(m)

1

新桥涵

箱涵

临北缕堤

临北

1

3×3

13.2

22.9

21.4

16.1

9.8

2

新桥站涵

箱涵

临北缕堤

临北

1

2.5×5.5

10.4

22.9

19.5

15

11.9

3

大王涵

箱涵

临北缕堤

临北

1

1.2×1.8

16

22.75

19.5

 

1.7

4

兰桥站涵

箱涵

临北缕堤

临北

1

3×3

10.4

22.5

19.3

13.5

12.8

5

三冲站涵

箱涵

淮北大堤

大新

1

3×3.5

11.5

23.3

19.3

14.1

13.7

6

三冲涵

箱涵

淮北大堤

大新

2

3×3.5

11.9

23.3

20.3

15.8

30.1

7

新集站涵

排灌

箱涵

淮北大堤

新集

1

2.5×2.8

7.5

23.5

19.3

14.1

20

8

安淮站涵

箱涵

淮北大堤

头铺

1

2.5×2.5

10

22.8

18.74

13.6

12.5

9

五河站涵

箱涵

淮北大堤

头铺

2

3.5×4

7

22.4

18

13.4

30

10

五河站进水闸

开敞

五河站前

头铺

3

5

10

15.9

 

15.5

50

11

船闸

通航

开敞

淮北大堤

城关

1

23×H

6.98

22

19.6

15.6

 

12

分洪闸

分洪

开敞

淮北大堤

城关

3

7×6.3

9.7

22

19.6

15.6

115

13

钱家沟站涵

箱涵

淮北大堤

城关

1

2×2.2

12.6

21.1

17.4

13.62

7.5

14

花园湖退洪闸

退洪

开敞

花园湖堤

小溪

27

12*H

14

21.73

20.38/

19.64

20.24/

15.5

3500/1000

15

申湖站涵

排灌

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