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一、总体办理情况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在全县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做好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一年来,县政府共承办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54件,其中议案3件、建议51件。所有议案和建议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答复完毕,办复率为100%,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为做好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县政府坚持县长领衔办理工作机制,由县长主办,分管副县长结合工作分工,对54项议案和建议进行领衔办理。先后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议案和建议交办会,推进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严格按照《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制度》,落实7个方面23项具体工作措施,确保办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各承办单位把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主要负责人安排部署,具体承办人员分级负责,确保办理工作全面完成。为确保议案和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县政府各承办单位在办理前,主动联系县人大代表,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准确理解意图,切实提高办理工作针对性;在办理过程中,积极邀请县人大代表参与调研,及时发现办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办理效率;在办理后,及时向县人大代表反馈办理情况。同时,县政府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县目标考核体系,根据办理情况对承办单位进行考核打分。
二、议案办理情况
2024年县政府承办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3件,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张良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张家沟综合整治》第1号议案。该议案由王学美副县长领衔,由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承办。
张家沟位于五河县境内,流域面积210km2,涉及新集镇、大新镇、浍南镇、头铺镇、小圩镇以及城南新区等,是五河县较大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条骨干排水内河。流域基本上全为洼地,绝大部分条件下需要进行抽排才能解决内涝问题,其北部的赤龙涧洼地、双河洼地和龙潭湖洼地较大部分土地地面高程低于外河水位,无自排机会。北段河道两岸筑有堤防与怀洪新河右堤形成了封闭圈堤,与怀洪新河右堤、淮北大堤共同保护着区域的防洪安全。
针对该议案,县政府计划分为两部分进行。今年,我县利用总投资2809万元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张家沟堤防加固工程,有效提高了张家沟沿岸防洪排涝能力,解决了堤顶防汛道路不通畅等问题,改善沿河两岸村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便利度,该工程于2024年4月开工,并于2024年8月底完工。
目前,县政府正在谋划张家沟中小河流及区域排涝工程项目,计划对张家沟进行清淤疏浚,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开展张家沟河流域排涝工程系统治理,全面提升张家沟河防洪减灾能力。该项目匡算投资1.6亿元,项目建设方案已上报,主要建设内容为堤防建设长度10.44km、河道清淤长度61.4km、穿堤建筑物及桥梁37座,重建泵站1座、流量28m3/s,涉及新集镇、大新镇、浍南镇、头铺镇、小圩镇5个乡镇。目前该项目的设计单位正在进行可研及初步设计的报告编制。
(二)张馨影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全县生活垃圾应收尽收》的第2号议案。该议案由苏永松副县长领衔,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乡镇等部门承办。
一是加快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全县农村共配备垃圾桶93000个,保洁人员1100人,电动保洁车1100辆,垃圾清扫、洒水、运输车辆70辆,建成新集镇、朱顶镇、武桥镇、浍南镇、双忠庙镇、小圩镇6个垃圾中转站和1468个垃圾收集点。今年以来,共计更换垃圾桶1250个、环卫保洁车600辆。二是积极推进项目运营。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合理布局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收集点,科学配置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各乡镇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日常监管协调工作;劲旅公司在每个乡镇配备一名业务主管,负责该乡镇区域内的垃圾治理工作。2024年乡镇累计清运生活垃圾约6.3万吨,经压缩后运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得到长效保障。三是切实加强监督考核。严格考核制度,考核采用镇村打分和主管部门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主要对路面街道、河渠沟塘、田间地头等公共区域保洁情况和垃圾收集转运情况进行考核。县住建局分别出台了《五河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监督考核方案》《五河县农村垃圾治理清扫转运考核办法》,采用主管部门随机抽查和乡镇交叉互查的方式,强化乡镇主体考核责任,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垃圾收集率,确保农村垃圾应收尽收。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政府付费直接挂钩。四是加大垃圾收集力度。环卫所不定期对城区生活垃圾转运单位垃圾量进行核查,确保垃圾应收尽收;积极配合经济开发区加大对园区企业边角废料进行收集,增加垃圾进场量。2024年城区共收运生活垃圾6.68万吨,较上年增长8.45%。2024年9月,我县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了城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该项目位于城南垃圾中转站南侧,占地面积约7.9亩,目前正在开展场地平整、施工前准备等工作,计划12月底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全面提升我县餐厨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水平,有力提升了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五是推进城南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总投入资金约1900万元,新建五河县城南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占地面积4619平方米,包括一座生活垃圾转运站、一栋综合楼以及垃圾水平压缩工艺设备及其污水废气配套设备等。目前,垃圾转运站、综合楼、垃圾水平压缩工艺设备、污水废气等配套设备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可实现垃圾转运设施设备日转运能力200吨/天、渗滤液处理处理规模30吨/天,五河县城南区域生活垃圾转运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三)刘辉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规划建设大型货车停车场》的第3号议案。该议案由徐立民常务副县长领衔,由五投集团、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承办。
五河县大型货车停车场项目计划选址在五河县创业路东侧,工业九路南侧,合新高铁线西侧,民兴路北侧,总用地面积252864.29平方米。资金来源为申请政府专项债券,由五投集团牵头,县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配合。一是完成规划设计招标。中标单位为中帆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43.99万元。二是完成规划方案设计。总投资概算2.8亿元,规划建设货车停车位2627个,配套总建筑面积31474.24平方米,其中:车辆管理所及驾考中心业务用房4410平方米,事故中队业务用房4410平方米,汽修中心2304平方米,配套住宿及其他商业用房约20350平方米。三是调研情况。截至2024年11月,我县货车车头保有量为13171辆。根据车管所监控平台数据,目前我县域内日均滞留货车约750辆,高峰时(即节假日)我县全域最大停车需求约2000辆。经过走访调研,绝大部分货车司机停车缴费意识淡薄,希望政府免费提供停车场所。但目前周边县市暂时还没有政府出资建设大型货车停车场的案例,部分社会资本建设的停车场经营状况较差,大部分依靠车辆维修、贸易等收入维持。四是资金筹备情况。因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受限,该项目未能纳入本年度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计划。综合以上实际情况,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该项目暂缓实施。目前县政府已安排县公安、交管等相关部门,充分挖掘并高效利用现有的停车场所和具备条件的支路两侧、闲置地块、尚未通行的断头路等临时停车场所;同时,加强停车管理,规范车辆停放,有效缓解了现阶段大型货运车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待条件成熟时及时推进大型货车停车场项目建设。
三、建议办理情况
县政府承办的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51件,目前已全部办复。其中:教科文卫类12件、城建环资类21件、农业农村类5件、财政经济类7件、监察和司法类4件、社会建设类2件。
51件建议中,“关于开通五河到东刘集镇公交车的建议”“ 关于适时调整农村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的建议”等27件已解决;“关于拓宽G344国道五河至东刘集镇段的建议”“ 关于五凤路小溪镇境内改道的建议”等4件已纳入规划;“关于加强法院、检察院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议”“ 关于加强对农村广播开展长效管护的建议”等20件已解决并纳入长期性工作。对于纳入规划和长期性工作的建议,县政府要求承办单位持续推进,积极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