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寺泗五灵凤县立中学革命的传说

发布时间:2009-05-15 00:00来源:系统 浏览量:字体【  
 
     泗五灵凤县立中学是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在五河境内创办的第一所中学。先后办学五年,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一度享有盛誉,被人们称之为“革命的摇篮”。
弥陀寺泗五灵凤县立中学革命遗址
   一、1941年6月,泗五灵凤县办事处改为泗五灵凤县政府,住五河西北农村申集。时五河境内已设沱东、沱西、五北等区和天井直属乡,但浍南淮北一带还有国民党流亡政府寄居黄圩西营一带。五河县城和新集等地为日伪据点。这年夏天,泗五灵凤县政府根据皖北边区党委的指示,为了扩大对敌占区青年的影响,培养革命干部和壮大抗日力量,由县长徐崇富主持,筹办了泗五灵凤县立中学。当时校址在五河县境沱西区钟杨集天主堂。参加筹建的还有副参议长李梓云,参议员熊冰然、王耀东、吴仰之等人。随即布置区、乡政府动员学生。以后学校校址设在浍南皇墩庙。此处在1941年秋,国民党流亡政府县长张纯熙曾主办一所两个班的五河县立临时初级中学,泗五灵凤县大队配合十一旅主力部队于11月开辟浍南时,这所学校就解散了。泗五灵凤县中就利用这一校址于1942年春节后开学。消息传出后,根据地和敌占区的知识青年纷纷前来报名考试,第一学期就招收100多名学生,开设两个班。县长徐崇富兼任校长,李梓云负责教务,王耀东负责总务。任课教师有李梓云、王耀东、吴仰之、刘华光、陆家骥、李养正等六人。学校校舍、黑板、课桌等所需教学用具,都是利有学校或借用群众的。教学内容仍沿用抗日前的初中课本。由于皇墩庙距离临淮关、新集等地日伪据点较近,考虑到师生的安全,经泗五灵凤县政府批准,于当年的清明节把学校迁到敌后根据地五河境内天井湖北岸的氵毛沱寺。校舍是利用原来古庙前后六间大殿和西廊房三间瓦房,后又扩建10余间草房。教室不够又先后在朱圩子、黑土地借用一些民房。晴天还经常把学生带到朱圩子西南角大树底下上课。学生宿舍多是在氵毛沱寺附近陈吕庄、樊杨庄、张姚庄借用民房或草庵子,学生身背被包,早出晚归。学校迁到氵毛沱寺后,学生逐渐增多。开设有师范班(当时分春师班、秋师班,后称文教班)、建设班、普通班,还开过行政、财会、妇纺等短训班。学生最多时达四五百人。1945年9月兼任校长的县长徐崇富调走后,由县长王业箴兼任校长,周正、潘冠三任副校长。先是吴光(女)任校党支部书记,后是张冰柯(女)任党支部书记(后改党总支)兼训育主任。巨佩之、王伟、黄辛白先后任教务主任。在这里任教师的有钱正英(女)、陆家骥、刘华光、方兰(女)、许先民、张耀芝(女)、王积谋、王积岳、董炜(女)、朱起葵(女)、田佳禾、王伯华、宋植、林群、李皖白、张道章、李梓云、吴仰之,学生留校任教的有冉有恒、张坦、黄林,学生留校搞文印后任教师的有王中谭,学生留校搞事务的有刘怀型、岳爱邦。总务主任先是周其林,后是赵敬轩。事务长先后是刘怀型、朱捷天、周庆。会计有叶农(女)、李学俭、岳爱邦、马正信。这所学校迁氵毛沱寺后称泗五灵凤县中学校本部。为了扩大招生争取敌占区青年,于1943年春又在淮浍之间陆家庙开办一所泗五灵凤县立中学淮浍分校,招收学生50余人。郑训任分校教务主任,钱正英(女)、王积岳、陆壁九任教师。同年秋,淮浍分校迁到浍河南岸徐家湾,学生100多人,开两个班。郑训回部队后由谢止戈任分校教务主任,钱正英(女)、王积岳、李叔明、孙德娴(女)、徐德林任教师。1944年秋淮浍分校师生一起并到校本部寺了。泗五灵凤县中创办不久,就在寺附氵毛沱近朱圩子办了一所附属小氵毛沱学,称朱圩附小。学生300余人,开七个班。附小校长先是王亦萌,后由张冰柯(女)代管,张绪功任教务主任,先后在附小任教师的有王碧兰(女)、张耀芝(女)、徐亚义、陈卓甫、郑曙光、陈贤谋、陈国久。抗日胜利后,解放战争打起来了。泗五灵凤县中于1946年初搬到泗南县的窦冲,改为苏皖边区淮北第四中学,校长是周正。1946年12月,由于情况紧张,学校师生退到洪泽湖边,在洪泽湖坚持了一个多月,根据上级安排,一部分到部队,一部分回上海或家乡暂时隐蔽。泗五灵凤县立中学虽然至此就停办了,但她播下的革命火种却一直在蔓延着。
    二、在泗五灵凤县立中学先后工作的教师20多人,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外地人,其中上海人较多。1944年前后校本部11个人,就有上海人8个。张冰柯(女)、黄辛白、钱正英(女)等人是奉上海大同大学地下党组织指示来淮北的。当时教师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一部分是爱国主义人士或地方士绅出身的知识分子,也有个别属统战对象的国民党员。还有三四个留校学生。这所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是泗五灵凤县境内根据地的知识青年,也有的是从新四军四师拂晓剧团、边区行署人民剧团或从部队转来的,或从地方抽来的基层干部,还有从敌占区的上海、徐州、宿县、五河城里来的。朱圩附小有一班纯是干部子女。学校党组织当时是半公开的。学校成立了党支部,文教、建设、普通班学生成立了三个党支部。那时教师没有工资,除供给膳食外,每月只发几块钱边币做津贴,每年发几丈土布或洋布做衣服。当地学生开始还交学粮,后来全由学校供给。学校师生同在一个食堂吃饭,粗细粮是按三七配搭的。校本部有时吃豆杂面,馍做的很硬,有的老师说像手榴弹。吃饭时菜也很少。淮浍分校开始吃的“神仙豆”,一盆除汤仅有几粒豆瓣子,端出来就闻有一股怪味,但师生没有一个叫苦的。后来为了改善生活,师生动手开荒种菜,生豆芽、磨豆腐,还喂猪、牧羊、养小鸡鸭。1944年校本部养了1000多只小鸡,结果只成活300只,年终来个“突击杀鸡”,师生美美地会上一餐。由于师生动手,学校所需蔬菜很快就能自给了。当时泗五灵凤县中学实行的教育方针是学习和抗战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学校同社会相结合。学制不太固定,有一年、二年的正规班,有几个月一期的短训班。开始都是全日制正常上课的,课程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历史、地理、生理卫生、体育和音乐。每天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早晚除小组讨论外都是自由支配的。教材都是老师自选自编的讲义。1944年始,学校改为半日制教学。上午上四节课,下午搞生产劳动。有时种菜浇水,有时到岗陈家挖白泥回来做粉笔,有时还脱土坯盖房子。这就不是几堂课了,从午饭后往往干到“日落熔金,暮云合璧”的时候才收工。教室里没有课桌,上课时学生都是坐在土坯、芦席或被包上,写字时“以腿当桌”。妇纺班还搞纺纱织布。另外,学校还组织师生参加当地的政治运动,宣传扩军、减租减息,办冬学,支援前线。当时抗日救亡口号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流亡三部曲》、《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不时在校园里回荡。这所学校的显著特点,一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是教学民主。教学中如发现问题就及时组织讨论。如校本部有个叫潘道泽的学生,作文写《我入学之动机》,说他将来既不想当大干部,也不想当小干部,能干个师长就行了。并说:“我想当师长,就能骑马挎盒子枪,回家人说我不简单,这样可以荣宗耀祖。”学校把这个问题提出让学生开展讨论,明辨是非,教育大家树立革命人生观。淮浍分校以马迅为首的一些学生认为白话文好,以盛锡绅为首的一些学生认为文言文好,引起争论。学校及时组织一次辩论会,老师总结后要学生每人都写一篇《白话文和文言文谁好》、《团结的故事》的作文,使学生统一了认识,大家都说白话文好了。学校还有一个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抓得较紧,纪律严明。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学校订了《团结报》、《反攻报》、《大众报》、《拂晓报》,组织学生阅读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和赵树理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学校还成立了学生救国会,开设图书阅览室,按期出壁报专栏。学校还成立了学生业余剧团。钱正英(女)老师编导《上冬学》剧本,曾带学生到农村演出。学生戚德云执笔编写的《伪军反正》、《于乃贵算命》剧本,还登上了《拂晓报》。学校纪律严明,师生行动一律军事化。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打被包上操,吃饭前站队唱歌。每班学生划分几个小组,每星期开一次生活检讨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一次学校搞反“扫荡”演习,学生晚饭后接通知投入准备,轮流站岗放哨,次日拂晓听东北角响起枪炮声,立即集合转移,学生就跟老师迅速跑到陈斜口南面隐蔽起来。傍晚集合点名,发现近处学生有过河跑回家的,第二天就整队当众进行严肃的批评。教师中也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淮北边区行署曾利用暑假把中学教师集中到淮北大柳家,由江凌、冯定、潘其、邱家起等人负责整党整风,学习中央发的22号文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过,学校也出现过一段历史插曲。在1943年,受淮北中学的影响,学校曾发生过一些“逼、供、信”,使十几位师生蒙受了不白之冤屈。1945年边区行署专员刘玉柱指出此是假案,应给平反。不久县文教科长张道彰在钟杨集就宣布给打成三青团的同学平反。“文革”后有人又提出此事,1980年5月,由当时的主持人张冰柯(女,现名张亦桦,曾任文化部对外司副司长)、黄辛白(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两人又从北京寄来平反书。这段历史插曲才算终了。
    三、泗五灵凤县立中学从1941年创办到1946年停办,在敌后坚持办学五年时间,先后从这所学校毕业(包括短训班)学生有近千人。在这里毕业或结业的学生,有任党政干部的,有搞财政经济的,有从事文化教育的,有就职医疗卫生的,也有投笔从戎的……这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干部,而且也为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准备了骨干力量。目前仍有不少同志在不同岗位上担负着重要领导职务,有的成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干部。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就在老师指导下积极投入扩军教育、生产运动、减租减息、开办冬学、支援前线等组织宣传工作,为完成边区政府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这些革命种子,在泗五灵凤县境甚至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推动了边区的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在边区的建设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所学校的故址氵毛沱寺,在1947年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已被破坏殆尽,成为废墟。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0年代末,在党的关怀下,在氵毛沱寺这个穷乡僻壤惨遭破坏的废墟上,重新办起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天井初级中学。当年泗五灵凤县长兼泗五灵凤县中学校长徐崇富同志(后任华东炮兵学院领导工作)1982年5月参加县委党史座谈会时,驱车来到天井初中,欣然命笔题联:“旧地重游,喜看古寺新貌;皖中少憩,且欣桃李芬芳。”这所学校在继承和发扬泗五灵凤县立中学优良传统上,又揭开新的一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