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湖渔家习俗

发布时间:2009-06-09 00:00来源:系统 浏览量:字体【  
做为一种职业,往往因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会形成带有职业特点的风尚、习惯、礼节、审美情趣等习俗。那么,沱湖渔民有哪些习俗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渔民基本上家家是木帆船,吨位较小。造船要择良辰吉日,烧香、放鞭炮,顶礼膜拜后才拉锯行斧,断、砍、刨、削……造起船来。渔船造成了,又要择良日下水。渔船下水前,造船匠选用红布和绿布把船头扎起来,再在船头摆上牛、羊、猪等三牲祭品,然后举起斧头,大声祝福:“顺风驾船哟人丁旺,顺水撒网哟鱼满仓……”船主及前来贺喜的渔民紧接着大声喝彩。祝福礼毕,放万响鞭炮,新渔船徐徐下水。此时欢声雷动,氛热烈。
俗话说:水火无情,终年在波山浪谷中生活的渔民谁不希冀平平安安?因此,渔民在生产生活中就衍生许多“禁忌”。譬如,渔民忌讳“翻”和“沉”字,而把“帆”说成“蓬”,在席间吃鱼时,把鱼翻一下身,不能说“翻过来”,而是说“掉舵”;把“盛饭”说成“装饭”。再譬如,渔民的住家大船涨水靠岸时,船头不能对着陆地,而是与岸边线倾斜或平行,图的是个吉利,因为只有渔民办丧事时,船头才冲岸。
渔民的饮食很朴素,白天忙于捕鱼,早餐和午餐简单,只有晚餐才丰盛一些。鱼是主菜,渔民煮鱼味道特别鲜,他们杀鱼时,一开始就将鱼洗得干干净净的,剖肚将内脏摘除后即可下锅,不需再清洗,渔民说再洗鱼的鲜味就少了,腥味越重,煮出的味道才越鲜。渔民煮鱼味道鲜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河水煮河鱼”,渔民用水从湖中采集,提前放在一个大缸里,用明矾净化后,水清洌甘美,河水煮出的鱼鲜美无比。渔家的干靠鱼、干鱼皮、咸鸭蛋是一年四季的“储备粮”,干靠鱼沿船头船尾一串串挂着,晒得油亮亮的,成为渔家一道独特风景,闻着嘴馋;渔家的咸鸭蛋,色、香、味与众不同,船上鸭子全部采食湖中野生的小鱼、小虾、小螺,鸭蛋腌出后,蛋黄油红,入口流香。渔民常年出没风波,往往要用酒来驱风散寒,不论男女一般都能饮酒,而且酒量很大,至今还保持着用大碗喝酒的习惯。
渔民的捕鱼工具一般有簖、网(丝网和撒网)、罩、钩、叉、卡、笼(方笼和地笼)、小花篮、篾蹬子等。簖是主要渔具,其次是丝网、地笼、方笼、钩、卡,目前罩、小花篮和篾蹬子用的很少。簖和地笼以捕蟹为主,方笼、篾蹬子以捕虾为主,网、罩、钩、叉、卡、小花篮则是捕鱼工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渔民有“年关放生”的习俗。农历除夕之夜,渔民吃年夜饭之时,将所张之网的袋绳子全部解开,任鱼儿游走。待举家吃完年夜晚后,再将网袋重新扎起,这样做,是希望来年能捕到又多又大的鱼。
正月初一,渔民给渔船披红挂彩,在船头摆上猪头、大公鸡等供品,然后放鞭炮、焚香、敬财神,祈祷来年平安好运。正月初五是“王凤头”,这天,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祭拜河神,然后唱起嘹响亮的“渔歌”边行船,边开网,把鏊子放在船头敲得“咣咣”响,“睡”了一个冬天的鱼儿便被响声惊得四处游动,被网捕个正着,从此以后渔民就开始忙碌新的一年了。
世易时移,而今渔民的习俗也发生了变化,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机动船代替了木帆船,船上也“现代化”了,渔民船上装上了风力发电机,用上了电灯,新婚的小青年人手一部手机,家家船上有电视机、影碟机、液化灶、电饭煲,部分条件好的还装了电脑,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张学勇、阮持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