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三湖民歌美

发布时间:2022-01-21 14:39来源:五河县政府 浏览量:字体【  
    与水相近的人们从来不缺乏智慧和灵气。行走在五河秀美广袤的大地,但见水天一色,东部丘陵起伏连绵,西部田畴阡陌交错,于远处近处,无意或有意之中,总有清新明快的小调入耳鼓,音色和之,犹如天籁。不管是田间辛勤劳作的农人、还是放羊、下学归来的儿童随口哼来即成一首欢快奔放的民歌,听着,听着,你也就融入了其中,感受到来自于民歌之乡的独特魅力。
    五河民歌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淮河中下游杰出的民间音乐文化代表,2006年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灵山秀水孕育民歌花开
    五河素有“皖北小江南”之称,建县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古时始称虹城。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五河民歌不仅县志有记载,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县志·古迹》记载了历史上经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渔歌北原牧唱……东沟鱼唱西坝农歌。”农歌,便是指民歌,在五河当地也称小调,多为反映地方风土人情,很具地方特色,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方式。
    五河民歌发源地当属小溪,有史而载五河民歌的盛行,最早见于明代天顺二年所修县志,清嘉庆和光绪年间又有续编。《五河县志·风俗》记载:“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民间插柳于门断荤腥茹素小儿作泥龙舁之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三月建辰……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由此可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活动,都有五河民歌的参与,五河民歌的历史可见一斑。    然而,如此历史悠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五河民歌,由于文革期间“破四旧”的文化影响几乎失传,一些老艺人不被重视不说,还被冠以下流罪名,一些老民歌被定为下流歌曲,因此很多老艺人不敢在公开场合唱民歌,生怕引来麻烦,一段时间里五河民歌销声匿迹。随着改革春风劲吹,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五河县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和老艺人促膝谈心、宣传政策,消除老艺人的顾虑,抢救濒临失传的曲谱,让他们走上舞台放声歌唱。经过前期收集,后期整理,五河民歌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才得以保存下来,并盛开出绚丽的花朵。其代表作《摘石榴》,2008年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一举夺魁,不仅为朱逢博、吴琼国内许多著名歌唱家所传唱,2010年2月,著名歌手祖海更将五河民歌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五河民歌由此誉满大江南北,蜚声国际,成为民歌大系中的一朵奇葩。
    五河民歌种类繁多,曲目丰富。经初步普查统计有180余首,基本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山歌、儿歌等六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特色。五河民歌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楚风吴骨滋养民歌奇葩
    五河民歌是在本土文化中产生,在不断的文化交融中发展,具有典型地域性文化特征,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那时候,五河民歌还没有受到政府的保护,只是作为民间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配以简单乐器和人的即兴表演方式存在。民间也有说是小戏剧,以故事性和演唱表演为主,因其短小究其本意便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种口头相传唱的歌谣。
    一个地域的文化形成总有其特定地理和人文环境,既是环境的造就更是文化交融的体现。
    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南北交汇,其语言、文化,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五河民歌同样也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有着本地区独特的韵味,既有别于江南的吴侬软语,也不同于淮北平原侉腔侉调。南北的融会贯通,促使五河民歌既有南方的柔美,又兼具了北方的豪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在五河民歌中,有很多反映男女爱情的小调,其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强的曲调。但因其地处淮北边缘,旋律中又包含着北方的粗狂,从而造就了五河民歌旋律上柔中有刚、刚柔兼济的风格。
    时俱进尽显民歌风采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五河民歌在明代从题材、体裁、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专门的祭祀歌已经存在,民间的儿歌、山歌口口相传遍及五河周边村市。世代流传的民歌中,都充分体现了五河特有的语言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
    五河民歌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赋予时代的特征。如:天井地区作为皖东北革命老区,在激情燃烧的年代,民歌的内容就随着革命风云的变幻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像《抗战走上新阶段》、《保卫苏皖边》、《骂蒋匪》等新时期民歌,在这个区域广为流传。而地处五河东南的小溪镇则以小调流行。小溪与淮河相邻,境内山丘起伏,风光优美,林果茂盛,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产生了如《摘石榴》、《打菜苔》、《五只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花赞》、《虞美人》、《探妹妹》等一些唱词清新秀丽的小调。地处五河西南的新集方向则以号子最为出名,人们在盖房子打坑基,下田耕地时,为了减轻劳动过程中的疲劳,就随着干活的节奏喊出号子,后经过加工整理演变成为民歌。其特点是粗放、豪迈,振奋精神,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号子:《淮河大堤长又长》、《金山银山收到家》、《起秧号子》、《牛号子》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歌,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更有一批深爱五河民歌的音乐作者有志于此,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创作的大量新民歌纷纷发表于各级音乐杂志上,如《沉甸甸稻穗做红媒》等一批新五河民歌,如今在民间广为传唱。
    传承发展永葆民歌活力
    五河在厚重的文化积淀,灿烂悠久的历史中,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五河民歌则以其独特风格,优美欢快的旋律,体现出五河的民俗文化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五河风情风貌。
    为保护五河民歌文化遗产,五河县近年来多次组织民歌手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安徽省首届农民歌会以及周边省市的邀请演出。五河县民歌专家还做客央视接受专访,《摘石榴》当场收录进《中国民歌博物馆》。五河民歌两次应邀走进央视,现场演唱《摘石榴》、《打菜苔》、《五只小船》、《八段锦》、《大米好吃要把秧栽》等曲目。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三次到五河县采风,制作的五个专题片二十多次播放,使得五河民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五河民歌发源地小溪,已经60岁的民歌传承人刘世英老人和笔者聊起民歌时感慨万千。她说民歌使她有了精气神,但是现在民歌传承出现断代现象,让她很揪心。59岁的霍家成老人也不无担忧的和我说起民歌的发展问题。他说五河民歌蜚声南北,给他们那一代人带来很多精神上的鼓舞和享受,民歌需要唱起来才有活力。高大鹏老人说,农村的广场舞和钱杆舞也给民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们正试着把更多的民歌小调融入到其中,使之能迅速传播,广泛影响。闲聊当中,三位老人即兴演唱了小溪当地新翻唱的民歌《摘石榴情歌唱不完》,表达了新时代生活的美好。
    为完善传承体系,五河县拨出专门经费对五河民歌老艺人、传承人进行保护、培养,实施五河民歌“一十百千工程”,即有一个全国知名歌手,十个优秀民歌传承人,100个五河民歌业余演出队伍,1000个业余民歌手。在每年一届的五河民歌歌会、五河春节联欢晚会、广场文化艺术节、清明传统庙会上,为县内的民歌艺人提供展示的舞台。五河民歌还走进小学生课堂,在县实验小学、五河三小建立民歌小歌手培育基地。
    有许多歌唱家和老艺人为五河民歌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1985年病故的五河民歌老艺人王开朗,幼时由于家境贫寒,从3岁起随父母走南闯北,靠卖艺、做小生意糊口度日。他从小闯荡江湖,接触和接纳了众多民间技艺,尤其是收藏众多的民间歌曲,被人们称之为“歌篓子”。还有马留柱和曹新云这两位蚌埠市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1981年是他们用优美的歌声,让五河民歌《摘石榴》进入广播、电视,为五河民歌插上了金翅膀,唱响全国和东南亚。“五河民歌给五河带来很多荣耀,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历史活的见证,对传承文化血脉、维护精神家园、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保护五河民歌这一文化遗产、完善传承体系方面,五河县做了大量工作,如实施五河民歌“一十百千工程”,在小学建立民歌小歌手培育基地,制作的五个专题片等。但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五河民歌的民间老艺人还存在担忧,这说明民歌的传承保护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丰富五河民歌的表现形式,提升档次和品位;一方面普及到群众中去,让普通百姓感受五河民歌的艺术魅力。我们相信,随着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传承的措施更加有力,五河民歌这朵淮畔的艺术奇芭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