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镇有个三塘村,该村地处五河县最东部,与明光市接壤,属丘陵地带。据记载,三塘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村名由来,反映出以前当地人饮用水的艰辛。
早在东汉时期(大约公元前210年左右),这里居住着李氏、卢氏、夏氏三户,多年来,他们和睦相处,共饮一塘水。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这塘水已不能满足三户人丁的需求,经常出现用水困难。有一年出现大旱,饮水特别短缺。三户人家经常在一起抢水,和睦的紧邻关系一天天紧张起来。这时三姓人家中有一位年长者提出与其这样争下去,不如大家齐心合力去开挖池塘,达到每姓一口塘,分开用水。于是大家开挖了卢塘、夏塘、李塘三口塘,解决了当时的饮水困难,三塘由此而得名。
光阴荏苒,两千多年过去了。其间,三姓人家也多次迁徙,据载,现明光市古沛镇的大夏村就是三塘村的夏姓人家迁至的。卢姓人家迁至了明光市的浮山丁庄。只有李姓人家现仍居住该村。夏塘和李塘已寻不到当年的踪迹,只有卢塘现在在村庄的北头还隐约可现斑斑岩石。三塘村由于岩石多而深,用水一直是几千年来困扰该村的难题。解放后,政府为该村打了7米深的15口小井,供全村人饮用,缓解了用水难。但高温干旱仍然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只好到淮河里去拉水,或到别的村里挑水。2001年4月份,五河县委主要领导深入该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目睹了该村群众的吃水难,决定要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于是组织县水利局有关人员来村实地勘察,无偿为该村打了四口深达25米的水井。从此三塘村群众再也不为吃水问题发愁了。(张敬仁、蔡飞 整理)